鸡腿菇
多年前的珍稀品种,随着栽培技术的快速普及推广和产量的提高,越来越多失去其珍稀的特点,早已走上了普通消费者餐桌。鸡腿菇既是一种腐生菌,又是非常典型的土生菌,“无土不生”是鸡腿菇重要特性之一。鸡腿菇的另一特点是具微毒性,据资料,个别过敏性体质的消费者,食用鸡腿菇后有呕吐、腹泻等轻微中毒症状,尤其酒菇同食时,发生程度偏重。但我们在10多年的开发实践中,尤其在山东某基地调研时,尚未发现有该现象发生,说明所谓“中毒”现象,仅是极个别的。该问题同时也可质证鸡腿菇的鲜美风味,河豚鱼的鲜美无比与其毒性是成正比的,尽管鸡腿菇不能与之同日而语,但道理是相通的,因此,建议食用时尽量不要作为下酒菜肴,即可有效避免中毒现象的发生。
在分类学上,鸡腿菇属鬼伞科鬼伞属,也就是说,鸡腿菇与农村田园篱笆、废草堆等处夏秋季节随处可见的“狗尿苔”属同一类真菌,其栽培难度不大,但由于具有子实体易老化开伞、并且开伞后极易自溶等生物特点,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市场鲜销的时效性,大大降低了货架寿命。近年发现各地大型超市开始有鸡腿菇上柜销售,但大多是保鲜加工并真空包装的,为验证其保鲜处理的效果,我们曾在济南某超市购回鲜菇,欲做不同温度的处理试验,但遗憾的是,当打开包装袋后,即有一股明显的硫化物味道,据分析,该种鸡腿菇极可能是用含硫制剂进行漂白、护色的,所谓的“保鲜”也只是利用其真空缺氧阻止代谢和超市展示柜的低温条件,并且,该种鸡腿菇的洁白度明显超过了鸡腿菇本来的原白色,因此,基本可以断定是采用了含硫制剂进行过处理,使得原本无公害健康食品变成“有毒食品”,实在是太不应该的。
鸡腿菇现有菌株中,按其子实体洁白度可分为两类,即分别为原白色和洁白色;其子实体个头也有大中型和中小型之分,这里指的是在相同栽培管理条件下的区别,但近年来屡屡发生的“炒种”现象,却宣传鸡腿菇有丛生和单生之分,其实,这种子实体的丛生或单生现象,完全是由栽培条件决定的,而其主要条件就是覆土层的厚度,以及覆土材料的颗粒度,当覆土材料按要求制备、覆土厚度在1~3厘米时,任何菌株均易出现从生或群生现象,当覆土层达到5厘米以上时,则发生单生菇的概率要高得多,甚至即使想培育丛生菇也不是很容易解决的技术问题;另一因素即是覆土材料的颗粒度,除草炭土外,就地取材自制覆土材料时,均要求边晒边破碎,然后过1厘米筛,其中0.5~1厘米大小的土粒约占比例为40%左右,多为0.4厘米以下以及土粉;但是土粒偏粗大或上下不均匀时,覆土层内孔隙度较大,使得鸡腿菇菌丝大量充斥土粒空间,最后出现“冒土”现象,便易出现丛生菇或群生菇,若覆土材料适宜、颗粒均匀、并按要求进行覆土而且并达到一定土层厚度时,则会按要求发生单生菇。
鸡腿菇子实体的洁白度,也是其重要的质量指标,但即使同一菌株因管理技术或条件的不同,其产品色泽也会大相径庭,其中主要制约因素是湿度(水分);众所周知,鸡腿菇出菇期间,一般是不允许对子实体直接喷水的,即使是空气湿度也不应过高,一般要求在85~95%之间升升降降,即所谓“干干湿湿”的状态,如湿度过高或一直保持95%以上状态,即使是高白度的菌株,也会在菇体顶端出现“水渍黄”,影响商品价值,一定范围内,湿度偏低时,子实体白度越高,但是必须掌握合适的“度”;如果幼菇生长在低于70%的湿度条件下,尽管洁白度正常或有所增加,但将会在七、八分熟时即开始大量翻卷鳞片,严重降低商品价值。
Cc168:大中型菌株,菇体原白色,出菇温度8~30℃,菌丝抗性强,菇潮集中,个头大,适宜鲜销及烘干加工,生物学效率一般在100%左右,试验最高产量超过180%;菌种经脱毒处理后,采用“爆发出菇技术”进行栽培管理,第一潮菇生物学效率可达80%以上,为市场鲜销或烘干加工的主栽菌株。 Cc833:白色、中小型菌株,可适应10~30℃出菇条件,菌丝抗性强,现蕾整齐,潮次明显,便于管理;生物学效率一般在100%左右,适应棉籽壳、木屑及秸秆基质,采用“爆发出菇技术”,技术的核心就是采用调配基料营养和延长菌丝后熟期,头潮菇即可获得80%左右的产量;该菌株的最大特点是菇体洁白度高,相同栽培条件下,商品价值可提高15%左右。适合超市鲜销或制罐加工。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