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好、读透、应用好——《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实践》
自14年11月12日《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实践》问世以来,仅短短七十余日,二千余册,已经所剩无几。预计春节前后就销售一空。 新书撒遍大江南北,不仅工厂化企业十本、五十本、百本地购买,全国至少还有百余平菇栽培者购买,我说:书中没有写平菇栽培,他们倒说:“黄老师你写的书,我一本都没有落下”。“我们是看着你的书发展起来的,。。。。。”,十余人都如此说,我听了很自豪,一辈子做了有用的事情。但我依然决定今后不再重印,还是留些时间陪老伴周游列国,所剩下的时间不多了。 新书卖得快,固然好,但也发现问题:不少人书读的不够精细,读不透。 昨天,有人问我台湾香菇短袋栽培木屑粗细问题?使用什么塑料袋?聚丙烯还是低压聚乙烯? 我说,你看书中照片,栽培包的木屑不是看的很清楚吗?说明不正是使用聚丙烯袋吗?他说:那聚丙烯不是很容易破吗?我说:看第44页图,不是有一个三格的小架子,增加红外线照射软化塑料薄膜时间。。。。。。。木屑的颗粒大小,应粗细相配搭,事先应经过长时间堆积发酵,软化,看第38、39页的图(从木屑颜色的深浅,就可以判断是否经过长时间的发酵)。
香菇栽培周期很长,为了保证“后劲”有品质,就应该使用部分粗颗粒,请看第19页。香菇菌丝和其他菌类最大的不同,在于菌丝具有很强的粘结度,能够将所有木屑颗粒联接的很牢固,这是其他菌类所不及的(读书过程中还应联想,思考和其他菌类的区别)。 他又问:第157页,台湾为什么使用黄豆粉,我说:可以上网查一下黄豆粉和麦皮的含氮量差距,两者品质,保管过程变质速率差异,就可以知道大批量会使生产成本下降,对企业有利(参观企业,每日生产八万只菌包)。 他又问:第160页栽培包面上有一个像碗一样的凹,怎么做成的,我说:使用冲压机冲出来的,只是将我们原本平的压料板改成碗状压料板,就可以了。我还说,注意,打栽培包的棒,不是像国内那么长,直接打到底,只打到一半,这和金针菇、杏鲍菇打包不同。从第159页图可以看出,短袋栽培包底部没有转色,而上半部已经转色,说明打孔棒仅是打到一半而已。那为什么只打到一半呢?如果和金针菇、杏鲍菇那样做法是不对的,因为这两种菌类栽培周期仅有55天左右,而香菇需要180天时间,为了保证不一下子爆发出菇,否则品质就不够好(以培育干香菇为主要栽培目标),所以在台湾采用打孔仅打到一半的做法,就是防止全面爆发出菇。而工厂化栽培目标不同,需要爆发出菇(第163页图),以培育新鲜香菇为主,才能够降低生产成本(电耗)。因此,同一种菌类栽培目的不同,栽培包制作工艺也不同。 因此,读者能够读好、读透、应用好《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实践》一书的知识,才是笔着最大的愿望。读它十遍,边读,边理解,温故而知新,就能够融会贯通用于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