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易菇论坛 - 食用菌论坛网!】首页English한글역日本语手机版论坛设为首页收藏
良工机械

易菇论坛 - 食用菌论坛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07|回复: 6

贤人争罪 愚人争理(转)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12-6 08:41:33 |显示全部楼层
曾经以为每一件事件都需要说得清清楚楚,这样才能称得上正直清明。后来渐渐地知道,其实很多事情发生在一个特定的情形下,是无法在当时说得清楚的;如果一定要想说清楚本身就是一个妄想,这一点末学在《三季人》的故事中,得到过一些小小的启发。


《三季人》的故事,据说是与孔子的某位弟子的传说有关:


相传孔子的这位弟子,平日里最喜欢与人争论,一天他去拜访孔圣人的时候,在圣人家门口遇见一个穿着绿色衣裤的小童,小童拦住他问道:听说你的老师是孔圣人,那么你的学问应该挺好的,我现在想请教你一年有几个季节?回答出来了,我给你磕头,回答错了,你给我磕!

弟子想了一下说:四季。

童子说:错了,三季!


正当两人争论不休之时,孔子出来了,然后童子对圣人说:圣人,你来评评理!一年到底有几季!


圣人打量了一下童子:三季。


童子高兴的要弟子磕头,然后走了。


弟子不解,遂问师傅:师傅,您教我们的时候都说是四季,为何今日却说三季呢?


圣人回答说:你不见那童子不是人吗,它是一只蚱蜢变的,蚱蜢一年中只活春、夏、秋,它那里知道冬这个季节呢,你与它争论是没有结果的。


弟子这才恍然大悟,叩拜师傅的教诲。


贤人内求心境,故而能够在内求中净化心灵。愚人外求事相,故而任是非名利玷污灵魂;争罪的人,心境越来越平和宁静;争理的人,心情越来越郁闷烦躁;久而久之,争理的人心烦气躁,从心生病。而争罪的人,心境清宁,身心愉悦。


“贤人之贤,乃是明白天地之真理,宇宙之真相,知道“善恶有报如影随行”,明白“天地有司过之神”,不敢欺暗室无人。闻过而欣,欣则乐于改过,淡泊名利则不为名利所累,明白事实真相不因一人、一时不明而消亡。明白即使受不白之冤,必有己过在先,当下坦然喜乐接受。而愚人之愚,多为心中无量,为名利所累,如“三季人”本是自己有无知之处,却偏偏喜与人论高下,颠倒事实,正所谓“任己见昧理真”。


如果遇到“三季人”和“争理之人”,贤者实在是应该“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总是自己心不清宁才会遭遇这样的情景考验。应当如何面对呢?末学以为“忍”为当下第一功夫,《弟子规》说莫揭人短,不道人恶。唯有当下忍了,从内心里感恩忘怨真正做到“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接下来“退”为转境的第二要点,俗语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孟母三迁,为换境教子。君子贤者应当常亲近大德,效仿亲善师友,见贤思齐,《弟子规》云“能亲仁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


贤人争罪,改过成圣,转迷为悟,转苦为乐。君子患无道,而不患清贫;愚人争理,昧心强求,福转为祸,乐变为苦。纵然璎珞满身,亦难逃愚痴之果。是求清净智慧,还是要名利衣冠?各有其志,无从勉强!

主题

听众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12-6 09:43:49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老李就是犯了楼主帖子中的这些道理,与愚昧之人争吵本身就是愚昧,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2846

积分

金牌会员

发表于 2013-12-6 15:47:07 |显示全部楼层
那贤人已经死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12-18 09:01:16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东方慧恒 于 2013-12-18 09:08 编辑

论坛xinnanqiu 说的很是经典也发过来方便后人查看:
一件小事有感
讲一件小事。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一个夏天,我回老家。走进村子,到我奶奶住的地方还要上一个土坡。大中午天,路上没有一个人,上土坡的时候遇见一个小孩,年龄也就2-3岁。理个宝盖头,浑身上下一丝不挂。一个人走在土坡上。我从后面赶上,看到这小孩,煞是可爱。便在路过的时候抚摸了一下小孩的头。没想到这小孩扭头随口就给了我一句:“日你妈!”,然后就回头自顾自的走了。
小孩的反应很让我意外,他那童稚的表情跟脱口而出的脏话形成鲜明的对比。我被他逗得不亦乐乎。
我老家哪地方,按地方志记载,说是“民风彪悍",的确一点不假。一个两三岁的稚童,在一个周围空无一人的环境里,面对一个壮年人,居然毫无畏惧,也算一奇。不过,静下心来想一想,我的抚摸是爱抚,但被这小孩理解为挑衅。到底是什么形成小孩的第一反应?
我们的童年是在什么环境下成长的?家庭环境、学校的环境、社会的环境,这些决定了我们对社会、对人、对各种事物的有了一个基本判断。这就是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包括交往模式的形成以及经验的积累。价值观一旦形成,基本就会伴随人一生。成年以后的生活经历,不过是童年形成的价值观的慢慢的修正过程,但要想彻底抹去童年形成的价值观,基本是不可能的。那些大学的教授,也许学富五车了,那些高官显贵,也许地位与当年有天地之别了,但是别想、也根本不可能抹去成长过程形成的意识痕迹。所以,我有一句非著名论断:农民在那里?就在象牙塔里的讲台上,就在庄重森严的府堂里!
现实世界里,我们希望和谐,但绕不过去的是现实利益的矛盾。竞争关系使人们只好把这个当成美好愿望。论坛里,我们把利益关系屏蔽了。可是我们是否具备与人和谐相处的意识、品质、能力与技巧呢?别人说一句话,你可能从好的角度去理解,也可能从坏的方面去理解。你的生活经历就决定你偏向于朝着某个方向去理解。如果你生活在一个充满尔虞我诈的环境里,你自然就会朝着坏的方向去理解。我抚摸了那个小孩一下,那个小孩回头就骂我一句,这说明什么?说明他生活的环境是缺乏关爱的,至少是来自家庭外成员的关爱。所以,那个小孩的反应,其实就是他对他所生活的那个环境的反应。而且,这种反应是没有任何伪装、矫饰的反应,是一种令人痛心 的反应!
再讲一件小事,那是我在工作地附近农村遇到的。我当时正在散步,迎面走过几个农民,其中一个农民喊了一个人的名字,好像是在喊我身后一个人的。被喊的那个人也应了。然后,我对面的那个农民笑嘻嘻的说了一句:”我日你妈!“,我立刻紧张起来,觉得一场打架立刻就要发生了。没想到,我身后那个只是回应了一句:”我日你**”(好像是另外一个女性亲属的称谓),声音中并没有察觉有愤怒的意思。俩人对骂了几句,开骂的人埋怨了被骂的人好久不联系啥的,然后俩人就勾肩搭背地走了。我楞了半天,才明白过来:原来他们是很亲密的朋友,因为这种亲密的情感无法用普通语言来表达了,所以只好用恶骂对方来做开场白。
用社会学的话说,他们两个人同属一个”首属群体“,故而建立的亲密的关系。所谓的”首属群体“,就是指家庭、亲戚、小学同学、邻里这些关系结成的群体。与此对应的是“次属群体”——人们走向社会后所建立的群体。在首属群体里交往,与在次属团体里交往,所遵循的法则是有很大不同的。西方人彬彬有礼,待人很客气,那是因为他们绝大多数交际行为是在次属群体里进行的。仅仅在一二十年前,我们的大部分人还是在首属群体里完成生产、生活的大部分行为的。与次属群体交往很少。现在,随着社会流动性的增强,网络的普及,与次属团体的交往大大增加。但是,我们对交往应该遵循的法则、禁忌、技巧却知之甚少,于是很多误会就发生了。当误会发生后,我们又缺乏理解、宽容、自省能力来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于是,就通过相互谩骂来发泄心中的愤怒。
其实,采用谩骂来发泄心中的愤怒,本身就是一种能力低下的表现。试想一下:如果别人对你有所伤害,那么你自己应当保护自己不再受伤害。怎么保护?对骂?论坛上,不论任何人,看到你在骂人,总会降低对你的评价,而不管你是理直气壮地骂,还是蛮横无理地骂。那么你骂人本身就是对你的再次伤害,还不说由此招来的对骂。所有网友应该铭记:骂人不是一种伤害对方的行为,而是一种自我伤害的行为。骂不还口——这就是对付骂人的最得体方法。如果你再客气一点,诚恳一点、彬彬有礼绅士风度一点,你就好比在刺蒺藜旁边摆放了一盆玫瑰,两者的素质以一种悬殊的对比呈现在大家面前,只要不瞎的人都会做出判断,这才是对骂人行为最好、最严厉的惩罚!
当然,对于我们有些网友在发言时出现的一些不冷静
不理智行为,也不要简单地跟人的品质相联系。我的第二个故事就是想说:在次属群体里交往,我们都缺乏经验、技能。这是一个社会大背景、一个历史背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12-18 09:02:56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东方慧恒 于 2013-12-18 09:09 编辑

(易菇论坛原著:xinnanqiu)

古人的智慧,真是博大精深。余喜读古书,每到精妙处,无不击节感叹,感古人的智慧,叹自我的浅陋。恨不能穿越时空,跪拜于古代智者 的床下。当今世界是一个浮躁的时代。诚如不大不小菇所言,古风之不行,已经很久了。不过也不是古代的智慧就毫无用处了。
人生在世,不能不争。否则,谁会给你安排一个锦绣前程?恐怕连生存都是问题了。
人生在世,又不能不让。犯而勿校,责己恕人,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很多时候,恕人即使恕己。
这争与让的关系,有点糊涂了不是?没关系,我们姑且把争当成目的,把让当成手段。这种形而下的东西更容易被人接受。下棋的高手,总是在你不争的地方落子,把不重要的地方让给你,到最后,你就会发现四面围城,而你深陷其中,不得不束手就擒,推盘认输。
曹刿论战,让齐国三鼓而不动,等对方三鼓而竭后,一鼓作气战胜对方。
晋文公做流浪公子时,受惠于楚成公,在楚成公的要挟下,许下了将来如能继位,且战场相见,当退避三舍的诺言。后来两国因为宋国的事,果然兵戎相见。晋文公果然履诺,退避三舍。楚国的大将虽然跟踪过来了。但双方也为避免战争,也达成了协议。只要晋国放过曹、卫两国(原来跟随楚国的),楚国就可以退兵。晋国为了让楚国进攻自己,就让曹卫两国明确表态跟随晋国,断绝楚国。楚国咽不下这口气,最终发动进攻,被晋国打败。这就是历史上的城濮大战。晋国的让,取得道义的制高点。又略施小计,诱敌来犯,同时取得战场的胜利。接着,晋国又把战俘、战车献给已成傀儡的周王,从周王那里取得专征专伐的权力。在位只有九年的晋文公,因此成就了晋国百多年的霸主地位。事后看来,晋文公的争与让,又何止天地之殊!
郑国的武公遇到大麻烦。他老妈偏爱小儿子,总想把王位让给他。虽然武公最终继位了。但国家这种局面,一旦有大变,母子联手,武公的后代就地位难保了。郑武公的办法就是:“让”。母亲要求超过制度的分封,武公给了;弟弟又西边与北边两地区的城邑两属于自己,郑武公还是忍了。接着弟弟又把两属的地区划归自己专属,且扩大范围。郑武公还是忍了。到最后,母子勾结,举旗反叛,郑武公此时才一举荡平。为国解除后患。郑武公的让,未免阴险刻毒了些。可亲情伦理的束缚下,要考虑国家长治久安,也没有啥好办法。
在论坛上,大家没有什么根本利益冲突,无非就是一些口舌之争,风头之争,面子之争而已。那些阴险刻毒之让是用不上的。不过也没必要为无谓小事的争来争去。我提倡的网友不妨也”三让“:自己有过,一时不明,不妨先让一让,此为一让;对方有过,也许无心,不妨让一让,此为二让;对方之过,也许知愧能改,不妨让一让,此为三让。有人如受人三让,还不知进退者,必成众矢之的。即便没有群起攻之,其道德情操,在众人心中,已在下三烂之列,又何劳您玷污口舌?事情果真到了此种地步,想想当初的三让,又何尝不是使对手无从自辩自解的无懈高招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12-19 10:08:46 |显示全部楼层
苏轼
《题西林寺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12-19 10:14:21 |显示全部楼层
不同角度看问题 ---转百度作文

不同的角度一本《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 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鲁迅
有两人看到一颗快死的树,一个只是看到了活不了的树,而另一个却看到了树木可以作为柴火的价 值。
是什么让他们两个人对同一颗树的看好有 着如此大的差异?对,是他们各自看问题的心态和角度不同,一个以 悲观的心态看待问题,而另一个,是怀着乐观的心去看待问题的,悲 观的人,在每个良好的机会里看到的总是不幸;乐观的人,却在每个 不幸中都能看出良好的机会。这就告诉我们,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 待问题。 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自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也大抵如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面 对同一件事物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面对潺潺的流水, 孔老夫子高呼: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慨叹时间的飞逝; 而诗仙太白品味的却是“轻 舟已过万重山”的快哉;地理学者郦道元面对三峡记录的又是“猿鸣三 声泪沾裳”的悲凉。
所以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会各 异。 有不同的心态,自然会产生不同的结果。面对同一个情况,良好 的心态总是指引着我们走向乐观的方面, 而不好的心态只会使事情变得更加糟糕。在大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 67 岁时,他的实验室在一场 大火中化为灰烬,损失超过 200 万美金。但第二天早上,爱迪生看 着一片废墟说道:“灾难自有它的价值。我们以前所有的谬误、过失 都被烧了个干净,我们又可以重头再来了。”67 岁,眼看着自己几乎 是耗费一生的心血付诸东流,面对这样的灾难,换了其他人都会感到 命运的无情甚至绝望,而爱迪生却有着乐观向上的心态,可以昂然面 对灾难,他更有那种睿智,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待,他从灾难中看到 了其存在的价值,看到了“从头再来”,看到了新的希望。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一句话“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 美的眼睛”。只要我们换一种心态,换一个角度,思考的方式就会不 同,体会到的情感也就会截然不同。在当今社会中,人们总是在抱怨 着各种情况,发泄着各种不满,总是觉得房子太小,车子不好,工作 不称心,压力太大,但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说:如果拿橘子比喻人 生,一种是大而酸的,另一种就是小而甜的。一些人拿到大的会抱怨 酸,拿到甜的会抱怨小;而有些人拿到小的就会庆幸它是甜的,拿到 酸的就会感谢它是大的。所以说善于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并及 时将自己的心态调整到最佳,那么伴随我们人生的将会是更多快乐, 同时与之俱来的也许还有更多的机遇。 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心态去看待问题,你会发现,再次面 对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你心中的天空永远是蓝的,飘荡着些许白云, 你嘴角也会挂上一抹浅浅的微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易菇商城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