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忙于写书,也是人生总结。今有感而发,写几段,与大家分享:
在学校:我从小学至今,登乌山无数,但每次登山,感悟多。乌山上没有土,只有形状各异的花岗岩,榕树的根却深深扎在岩缝中,顽强生长的榕树,经历数百年寒风酷暑,台风暴雨,依然挺立,成参天大树,使我浮想联翩。 我就想,如果我们能够像榕树根系一样,在学校里,在工作中疯狂地吸收相关多学科的知识,那你就能够一天天长“大”,哪怕今天你也许用不上,也许在将来某一天,就能够派上用场。知识越多,也越就越有趣,能够在人生跌宕起伏中安全度过,就能够在你所热爱的行业里运用自如。 在登山:将学校的知识运用于自己所兴趣工作的实践中,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成功,是人,都喜欢有成就感,这是人的共性。一点点成就,叠加起来,就是你攀岩山峰的梯子,登山需要靠大家的帮助,就得学会交流,有交流才会产生不同思想,理念的碰撞,有碰撞就会学生新的思维,相互弥补,使自己又登上一个新高度的平台。登高望远,看到远处又有一座山峰,那山比这山高,其实你离所攀登这座高山顶,还有一大截,你怎么知道上面没有无限风光在险峰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难道你甘愿丢掉前面的努力,从头越?这就是兴趣、悟性、交流、本分之道理。 再回首:知识来自学校,来自十几年寒窗苦读,来自像榕树那样深深扎入岩缝中广吸营养。一旦登上绝顶峰,一回首, 悬崖绝壁,别忘了是众人助你,才有“众山小”感觉。回馈于社会,知识有价的,价,除了金钱衡量价值之外,还有什么?我说更重要的是精神的富足,这才是人生所追求的的。到我这年纪大家都会体会到,什么比金钱更重要,精神富足,对否,朋友。 书写完后,我将慢慢走下山,“上山容易,下山难”,我看不见得,心态决定下山难与易。布衣百姓,最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