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sdyl 发表于 2010-1-19 20:27:04

<p>学习了,感谢myb老师的无私奉献!</p>

jph6060 发表于 2010-1-19 20:51:39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myb</i>在2010-1-19 19:43:17的发言:</b><br/>
<p>老弟不必这么想,论坛版主你是称职的,不在你所说的理论差,方便的时候您可自己选择副版主,配合你!</p></div>
<p>&nbsp;&nbsp;<br/>&nbsp;&nbsp;是的, 发酵罐老师不要推辞, 我们支持你.&nbsp;</p>

buyitj 发表于 2010-1-20 08:31:41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脱毒灵</i>在2010-1-20 8:17:17的发言:</b><br/>&nbsp;&nbsp;&nbsp; 菌种好坏决是栽培的成败!没有好菌种,技术就是空中搂阁!<br/>&nbsp;&nbsp;&nbsp; 毛老师提出讨论菌种退化问题切中食用菌技术之要害!<br/>&nbsp;&nbsp;&nbsp; 本坛是中国食用菌唯一的技术论坛,上万网友大多都奔技术而来,我其诚地希望本坛各路有识之士都来参加关于菌种的讨论,特别期侍一个菇农都能够运用的菌种捡测方法的出现,或者支持一位有志者去建一个菌种捡测鉴定中心!大家只要把有怀疑的菌种往那里一寄,即可获得结果,免去制种者仍致菇农无穷的风险!<br/>&nbsp;&nbsp;&nbsp; 毛老师放下700贴不容易,拿起这一贴重千斤!<br/>&nbsp;&nbsp;&nbsp; 期侍这个贴成为论坛第一贴!<br/>&nbsp;&nbsp;&nbsp; 更期侍那些长期从事菌种退化研究的专家和学者能为制种者、栽培者拨开退化之迷雾!找到一种捡测和预防的方法,那将功德无量! </div><p></p>说得好!

脱毒灵 发表于 2010-1-20 08:51:01

&nbsp;&nbsp;&nbsp; 在我国,做食用菌技术的人都制过菌种,一个安仁镇菌种厂300多个,全国制种厂达数十万个!但诺大一个中国,至今竞没有一个菌种捡测机构!<br/>&nbsp;&nbsp;&nbsp; 我从70年开始制种,八、九十年代曾是本地制种业之龙头,但目睹各地菌种厂关于菌种的纠纷,官司!发现全国竞没有一家菌种厂所能避免,感到由于缺乏权威捡测机构,菌种好坏无法鉴定,连法官判案都是糊涂案,认定制种业仍是风险最高的行业之一,在上世纪未主动放弃制种业务。自用才去自繁,朋友要了只送不卖。<br/>&nbsp;&nbsp;&nbsp;&nbsp; 据我所知,目前制种者的心理基本上还是鲁迅先生笔下阿Q,都说自己菌种好,但都不知自已的菌种为什么好?<br/>&nbsp;&nbsp;&nbsp; 中国的制菌者是可怜一族,每当纠纷和官司发生,他们都必定是失败的一方!政府和法官拿你做替罪羊没商量!<br/>

lizp_black 发表于 2010-1-20 10:42:25

可以建立菌种退化的检测机制。通过一定的化学方法检测,加显色剂。优良菌种的颜色与退化菌种的颜色是稍有区别的。

香菇人 发表于 2010-1-20 10:23:03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脱毒灵</i>在2010-1-20 8:51:01的发言:</b><br/>&nbsp;&nbsp;&nbsp; 在我国,做食用菌技术的人都制过菌种,一个安仁镇菌种厂300多个,全国制种厂达数十万个!但诺大一个中国,至今竞没有一个菌种捡测机构!<br/>&nbsp;&nbsp;&nbsp; 我从70年开始制种,八、九十年代曾是本地制种业之龙头,但目睹各地菌种厂关于菌种的纠纷,官司!发现全国竞没有一家菌种厂所能避免,感到由于缺乏权威捡测机构,菌种好坏无法鉴定,连法官判案都是糊涂案,认定制种业仍是风险最高的行业之一,在上世纪未主动放弃制种业务。自用才去自繁,朋友要了只送不卖。<br/>&nbsp;&nbsp;&nbsp;&nbsp; 据我所知,目前制种者的心理基本上还是鲁迅先生笔下阿Q,都说自己菌种好,但都不知自已的菌种为什么好?<br/>&nbsp;&nbsp;&nbsp; 中国的制菌者是可怜一族,每当纠纷和官司发生,他们都必定是失败的一方!政府和法官拿你做替罪羊没商量!<br/></div>
<p>老脫你说.发现全国竞没有一家菌种厂所能避免官司,这话不妥. 我生产菌种三十多年.就没打过菌种官司.</p>

曾经爱过 发表于 2010-1-20 11:17:34

感谢毛老师的详细答复,那就是说镜检可以基本看出菌种的优劣了?那可以看出菌种退化吗?谢谢&nbsp;

脱毒灵 发表于 2010-1-20 08:17:17

&nbsp;&nbsp;&nbsp; 菌种好坏决是栽培的成败!没有好菌种,技术就是空中搂阁!<br/>&nbsp;&nbsp;&nbsp; 毛老师提出讨论菌种退化问题切中食用菌技术之要害!<br/>&nbsp;&nbsp;&nbsp; 本坛是中国食用菌唯一的技术论坛,上万网友大多都奔技术而来,我其诚地希望本坛各路有识之士都来参加关于菌种的讨论,特别期侍一个菇农都能够运用的菌种捡测方法的出现,或者支持一位有志者去建一个菌种捡测鉴定中心!大家只要把有怀疑的菌种往那里一寄,即可获得结果,免去制种者仍致菇农无穷的风险!<br/>&nbsp;&nbsp;&nbsp; 毛老师放下700贴不容易,拿起这一贴重千斤!<br/>&nbsp;&nbsp;&nbsp; 期侍这个贴成为论坛第一贴!<br/>&nbsp;&nbsp;&nbsp; 更期侍那些长期从事菌种退化研究的专家和学者能为制种者、栽培者拨开退化之迷雾!找到一种捡测和预防的方法,那将功德无量!

myb 发表于 2010-1-20 07:33:18

&nbsp;
<p>2、原种与栽培种</p>
<p>退化了的菌种在原种和栽培种生产过程中也有异样发生,虽不及母种那么明显和多样。在原种和栽培种的异样主要表现有(1)接种物萌发缓慢,萌发出的菌丝稀疏、纤弱、无力;(2)菌丝吃料慢;(3)菌丝体外观不丰满,色泽暗淡;(4)生长缓慢。</p>
<p>(一)&nbsp;&nbsp; 子实体生长异常</p>
<p>退化了的菌种出菇阶段的异常表现比较好观察。常见的现象1、出菇提早或推迟,菇型变小,菌盖变薄。2、菇潮不在集中。3、转潮变慢,或潮数减少,甚至出一潮菇后不再出菇。4、产量明显降低。5、畸形菇增加。6、栽培体发菌期菌丝连接不够紧密,出菇期易散,菇香味变淡</p>

myb 发表于 2010-1-20 07:33:55

&nbsp;
<p>一、菌种退化原因分析</p>
<p>1、遗传学因素:菌丝在生长过程中自身发生自然突变,其自发突变率为6/13<sup>3</sup>,即每366个细胞平均有一个细胞发生自然突变。如此推算,一个2.5立方厘米的接种物(原种和栽培种块)将会有突变细胞1.56×10<sup>4</sup>个,即15600个。由此可见,出菇期形成的子实体之间,遗传学上是有差异的。同一品种的不同菇体组织分离物之间遗传学上的差异已经由分子遗传学研究所证实。所以组织分离物也不能得到与亲体完全一样的菌株。可见出菇前的营养生长越多,这种差别越大。正是基于这个原理,国内学者一直在提倡严格控制转管次数,严格执行母种、原种、栽培种的三级菌种制度。对选育成型的优良品种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的定期检测和纯化,而不是无限制的繁殖和使用。</p>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查看完整版本: [讨论]食用菌菌种退化问题大家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