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老菇农 发表于 2010-1-19 10:41:41

我个人观点在食用菌栽培(全一册)第99页中已经有详细论述,有书的朋友可以看看,欢迎针对我的观点进行讨论

zzz139 发表于 2010-1-19 10:27:34

<p>从业N多年,在很多方面敢创新,自创一套,唯有这个问题.每一次生产菌种都像过独木桥一样,心是悬的,材料腐熟程度影响菌种遗传稳定,菌种材料影响遗传稳定,这种是感觉是长期栽培某单一品种留下的后遗症,菌种变异,一目了然,也都是吃过大亏之后才见识它厉害,同样转接的试管,放在冰箱,使用前后差一个月,就可以变成一种两不像的品种.现在,不敢随便引种,都是固定从一个地方引种,生产原种时,没有看到原种在瓶里出菇,对比外型,是不敢再接下一代.多数品种受外界环境影响不好判断退化和变异,以茶树菇为例,判断很容易,栽培面积大的,外观就两种形状,一种菇帽有皱褶,容易保鲜,菇柄柔韧,一种光滑,不容易保鲜,菇柄较脆.种性特征较单一,可比性没有.选定一种,稍有差别,不敢再做下一步.个人浅见,仅供参考.</p>

发酵罐 发表于 2010-1-19 11:41:57

<p>“食用菌学者对菌种退化是这么定义的:菌种退化是指数量不等的菌种个体的优良性状的变弱或丧失,使某一或某些菌种体丧失使用价值,菌株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可遗传的变化。”<br/><br/><br/>毛老师,“可遗传的变化”能不能有两个方向?比如我在冬夏两个极端的时间段里,频繁出入菇棚做观察标记,对那些出菇性状特别优良的个体做分离,尽管很难发现这种"个体",但我这种路线有没有价值,这能不能算作菌种选育的一种方式?因为从业时间短,实践上还没有答案。</p>

菇香飘飘 发表于 2010-1-19 12:11:08

新手学习。前来报到。。。。。。

曾经爱过 发表于 2010-1-19 15:46:06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曾经爱过</i>在2010-1-19 11:26:09的发言:</b><br/>
       
        请教一下:在显微镜下观察菌丝,&nbsp;可以看出它是优良种吗?谢谢
       
</div><p></p>

ffmushroom 发表于 2010-1-19 16:51:35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曾经爱过</i>在2010-1-19 11:26:09的发言:</b><br/>请教一下:在显微镜下观察菌丝,&nbsp;可以看出它是优良种吗?谢谢 </div>
<p><font face="幼圆" color="#0000ff" size="5">除非是菌丝体发生了严重的形态突变,这种极少见。目前做不到用显微镜鉴别是否是优良种;<br/>&nbsp;&nbsp; 目前比较先进的方式:STR标记(微卫星序列)鉴别菌种是否发生了基因突变,但能不能筛选得到适合的微卫星引物及原样本保存等问题和要求及其严格的条件约束,据我所知国内仅有福建轻工所蘑菇菌种站有食用菌菌种鉴别变异方面的资质,但也受到局限性(原样本问题);<br/>&nbsp; 日本研究出一种快速检验金针菇菌丝体突变的方式,用一种液体培养基培养,如果菌丝体发生基因突变,液体培养基会变蓝色。</font></p>

lsy6560483 发表于 2010-1-19 18:29:03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曾经爱过</i>在2010-1-19 11:26:09的发言:</b><br/>请教一下:在显微镜下观察菌丝,&nbsp;可以看出它是优良种吗?谢谢 </div>
<p>根本无法看出来。</p>

myb 发表于 2010-1-19 19:27:55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平菇叶</i>在2010-1-19 9:18:56的发言:</b><br/>先确定用于栽培的菌种是群体还是个体,确定探究遗传和变异的目标和方向。<br/>论坛上曾经多次提到过个体群体的说法,和者甚少,某<font color="#800080">著名</font>人士甚至不屑一顾。再次提及以待达人 </div>
<p>回老兄,<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12.0pt;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New"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New"Roman'; mso-bidi-font-family: 'Times New="New"Roman'; mso-font-kerning: 1.0pt;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退化”是一个群体概念,即栽培中子实体群体中有少数子实体与亲本不同,不能算退化,只有相当一部分乃至大部分个体的性状都明显变劣,群体生长性能显著下降时,才能视为菌种退化。菌种退化往往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菌种退化只有在发生有害变异的个体在群体中显著增多以至占据优势时才会显露出来。因此尽管个体的变异可能是一个瞬时的过程,但菌种呈现“退化”却需要较长的时间。</span></p>

myb 发表于 2010-1-19 19:31:1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发酵罐</i>在2010-1-19 11:41:57的发言:</b><br/>
<p>“食用菌学者对菌种退化是这么定义的:菌种退化是指数量不等的菌种个体的优良性状的变弱或丧失,使某一或某些菌种体丧失使用价值,菌株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可遗传的变化。”<br/><br/><br/>毛老师,“可遗传的变化”能不能有两个方向?比如我在冬夏两个极端的时间段里,频繁出入菇棚做观察标记,对那些出菇性状特别优良的个体做分离,尽管很难发现这种"个体",但我这种路线有没有价值,这能不能算作菌种选育的一种方式?因为从业时间短,实践上还没有答案。</p></div>
<p>想法很好!可遗传的变化”完全可能有两个方向,既然是基因型发生改变,不排除作为优良新品种出现的可能,在以后的帖子里我有说明</p>

myb 发表于 2010-1-19 19:41:29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曾经爱过</i>在2010-1-19 15:46:06的发言:</b><br/>
<p></p></div>
<p>镜检在一定程度可以鉴别菌种优良如否,如香菇镜检锁状连合频繁,锁状连合在菌丝间相距较近,且菌丝面分布均匀,一般均是高产和抗杂能力较强的菌株,香菇出菇的密度与锁状联合似有一定关系,另外多数种菌丝分支角度大的出菇率搞,产量高,菌丝分支角度小,产量低,出菇率低。</p>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查看完整版本: [讨论]食用菌菌种退化问题大家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