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myb 于 2013-7-23 08:20 编辑
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作为颇有活力的我国食用菌产业国际化也必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目前在我们的菌界已经显现。例如2012国际食用菌菌种研讨会在漳州举行;连续举办六届的中国蘑菇节是我国首次以蘑菇为主题的国际专业行业会议。有美国、俄罗斯、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爱尔兰、南非、日本等多个国家的众多外宾参加;第十八届国际食用菌大会于2012年在北京召开,会议邀请到了美国、荷兰、英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的知名专家介绍食用菌资源等领域的最新进展;国际蘑菇学会主席格雷格西蒙多次走访我国,这是对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高度肯定。进入2013年,第七届国际药用菌大会将于北京举行;中国食用菌协会还将组团出国考察,进一步考察国外现代化食用菌技术体系建设,考察国外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了解从源头开始涉及各个环节的食品安全检测工作,了解国外食用菌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及市场监测预警机制;学习国外现代化生产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及如何培育品牌等等。
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些国外的食用菌巨头们纷纷进入中国来抢占市场份额。据了解:日本千曲化成株式会社将向中国提供原种,派专家现场指导,让中国的客户获得最大利益的菌种及技术;日本菌蕈代表团已来我国有关部门访问,就日本优质菌种进入中国市场探讨;日本、韩国、欧美、台湾地区的设备生产厂商和菌种供应商也正在进军我国工厂化生产的物资市场………..一切一切这些外国食用菌企业与国内企业展开面对面的竞争,其发展势头甚猛。随着它们在中国食用菌市场的布局完善和成熟,必将成为中国食用菌企业最大的挑战。
另一方面,进入2013年,我国食用菌众多食用菌企业尤其是工厂化企业,由于企业混战、恶性竞争,导致整个食用菌市场秩序混乱,全行业微利甚至亏损,食用菌产业整体效率低下。在国内食用菌市场面临增长乏力、逐渐饱和的情况下,有些中国食用菌企业有了走出去的冲动和压力。选择“走出去”,进入到一个个充满诱惑力的市场。一方面有利于食用菌企业自身加强与国际市场的融合与接轨,另一方面则有利于进一步增强食用菌企业综合实力,最终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国际化”,时至今日也已经成为拥有雄厚实力的某些中国食用菌企业未来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正是这种外在的刺激及食用菌企业发展本身的一种需求。
据海关统计,2011年我国出口食用菌产品52.0万吨,与去年相比出口增长了5.87%;创汇24.07亿美元,比上年增加了37.77%。这是不是就表明我国食用菌企业已经走上国际化呢?对于国际化这个定义,很多菌界同仁也许都有不同的理解,但我个人认为只是简单的理解为把食用菌产品输入国外市场是片面的。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是食用菌资源配置的全球化,是一种食用菌资源配置方式的改变,即充分利用、合理配置全球食用菌资源,生产出成本低、质量最高的食用菌产品。这种食用菌资源配置全球化由众多的因素组成,如:食用菌生产全球化、食用菌市场全球化、食用菌技术全球化、食用菌人才全球化、食用菌资金来源全球化、食用菌品牌全球化等等。 这一步究竟离中国食用菌企业有多远,的确需要深刻衡量一番。远不是将简单的蘑菇出口那么简单。
食用菌企业的国际化不是下山摘桃子。对任何中国食用菌企业从国内型企业向国际型企业的转变而言,就是一场蜕变,或化蝶,或死亡,只有这么两种可能。所以, 除了拥有了国内现有的显赫名声和有限的富余资本外,中国食用菌企业在国际舞台上所需的资源整合与对接中是否已经做好了准备?!此时我们也不禁要想:今后透过中国食用菌企业国际化的脚步声,在若干年后,中国是否也会有享誉全球、技术世界顶端、并有充分制定国际规则的能力的食用菌大企业来?
食用菌中浓缩着文化,每种菇都有其所在地域、民族的深厚文化背景。中国是个食用菌生产“大国”。而食用菌生产“大国”这个概念就是首先就是一种可供挖掘利用的巨大菌物资源。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比较低廉,中国的菌物资源也相当丰富,中国有着巨大的食用菌消费力市场,这些都是中国食用菌行业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中国是个食用菌“老国”,泱泱大国5000多年的中国文明,带着神秘的东方色彩,带有浓重的历史渊源,这些根植于特定背景下的中国食用菌产业和品牌,本身就有着无法比拟的品牌特性和品牌认知优势。诸如“常山猴头”、“古田银耳”、“庆元香菇”“东北黑木耳”等等带有很强民族特色或者由特定地域情况所决定的国际食用菌行业中,中国食用菌企业本身就着无可比拟的优势。而如何在新的全球经济环境中,整合具有中国特色的食用菌优势资源,积极实现食用菌品牌资源的转化,成为全球消费者认知的市场优势,则是中国食用菌企业目前应该面对一个现实问题。打出食用菌文化品牌,全面开展食用菌文化营销。这是我国食用菌企业走向国际化的“优势”所在。
当然,我们清醒的看到,中国食用菌企业国际化进程相当缓慢,总的格局并没有得到较大的突破,中国食用菌企业国际化之路任重道远。施行“国际化”道路更不会一蹴而就,而是一种战略跨越和突围,需要认识和突破障碍。诸如先期如何进行全球食用菌市场布局?需要率先进入哪些国家/市场?选择什么样的方式进入?如何解决国际化进程所需的菌界人才、渠道、资金等方面问题?……,这些问题在考验中国食用菌的实力和规模的同时,也考验着中国食用菌企业家们的胆识与智慧!我们应当根据每个食用菌企业的特点及自己的独特经营理念和实际情况,在国际化时选择一条最适合食用菌企业本身的道路。尤其是在国际化经验缺乏的发展初期,既要获得国际化的利益,又要把风险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随着中国食用菌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在分步骤和分阶段的渐进过程中,逐渐积累经验和人才,最终实现全面的国际化。
当然必须强调的是,无论是否选择“国际化道路”,都是为了中国食用菌企业的发展,而不是为了喊个“口号” 、博一个“面子”、搞“政绩工程”而盲目的“走向世界”。中国食用菌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已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作者毛玉帮 本文已发表在【全国食用菌】杂志2013年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