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2-12-16 17:38:41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梁故事会 于 2012-12-16 17:40 编辑
昨天,收到鄢定明先生寄来的《草菇保温棚栽培手册》,粗粗浏览一次,感慨良多。
草菇,在我的蘑菇生涯中,也是有许多故事的。我最早接触草菇是在1982年春天,真正实干是在1985年夏天,在北京,用棉籽壳发酵,自然气温培养草菇,在空房内,在院内土坑内,每百斤原料出菇30斤左右。 后来在1986年春夏之交,香港中文大学生物系组织学生体验蘑菇生产,参观了一家位于沙田附近的草菇厂,泡沫板搭建菇棚,层架式,废棉、蒸汽后发酵。老板两口,又雇佣一位工人,老板开车送草菇到市场,老板每月可盈利10000港币。86年7月回大陆度假,返港途中,又在农科所朋友带领下参观了深圳的草菇场,规模比香港的大多了,产品主要输港。再后来就到了2004年,北京上庄蘑菇园内有南方人建永久性草菇房,层架式,废棉,蜂窝煤坑道式加热, 巴氏消毒(后发酵),四季出菇,市场售价在10元左右。2005年, 2007年我都有意发展建立北方草菇生产基地,试图再用草菇废料种双孢蘑菇,种种原因没有完成。我的草菇经历和故事,在《菇海耕耘录》内均有记载,这里不再多言。
这次有幸拜读鄢先生的草菇栽培手册,不但勾起我多年的草菇情结,也激发了我的内心情感。
鄢先生这本手册的最大亮点就是没有一句废话、套话、空话,全是自己的实事实录,真实总结感悟,与时下司空见惯的那些天下写书一大抄大相径庭。
读手册前言,鄢先生敢于说破皇帝新衣,他讲到在职技术人员大多缺乏理论知识,从事教学和科研的专业技术人员长期脱离生产第一线,也不能对草菇生产进行真正有意义的指导,更是直指社会通病。
手册后记,更是实话实说,眼前一亮。“没有什么具体的标准,…没有现成的参考资料….,所有数据都是凭记忆总结,所有的摸索都没有完整严格的重复,所有的结果都是凭经验判断….。”是啊,正是这些,才是这本手册的精髓。
读了鄢先生的草菇手册,我不由地再感慨几句,实践出真知,磨练出人才,食用菌产业发展到今天,就是一门实践的产业,没有生产实践,那些高高在上、冠冕堂皇的套话、空话、假话就见鬼去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