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故纳新是指人呼吸时,吐出浊气,吸进新鲜空气。现多用来比喻扬弃旧的,吸收新的,不断更新。我国的食用菌企业亟需吐故纳新,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诗中说得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我国的一些食用菌企业在取得短暂的辉煌之后,有的着手思考新的布局、如何大发展问题。然而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摆在他们面前,某些食用菌企业出现了虚胖“症状”:机构庞大、人浮于事、苛求多元化、盲目乐观、不顾实际的产能扩张……。我们常说翅膀是梦想的翅膀,可是这些食用菌所谓的大企业越来越胖,已经开始无法飞翔于蓝天!如今随着国内经济及菌界大气候的影响,已经有一些食用菌企业因一身赘肉而在竞争中逐渐被淘汰,被遗失在菌人的视野中。
当今菌界危难之时,食用菌企业大有必要消除身上那些赘肉以求瘦身图生存:把苟延残喘度日,效益低下,自身能力不强、技术低能的人员“礼送”回市场;这些腾出来的地方则正好可以到更广阔的人才市场上去“抄底”,把食用菌行业内的更优秀人才聚拢到企业麾下。在用人理念上吐故纳新,这既是对食用菌企业的负责,更是对员工的负责。
对于菌界同仁而言,每个菌人灵魂深处都会安眠着美丽安祥的天使和英雄主义的雄狮。问题的关键是:他们该怎样唤醒内心的天使翩翩起舞,该如何激发英雄主义雄狮威风凛凛。一个菌人没有业绩,不见得他没有多少水平,也很有可能被放错了位置。那就不妨让这些菌人到别的食用菌企业中重新寻找自己能发挥才能的更佳路径。
对于食用菌企业而言,企业成长发展也不可能自始至终由同一群人来完成的,因为良好的食用菌企业应该成为一个组织有其成长的内在规律,在食用菌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及其他资源匹配。当这些食用菌企业以夫妻店、父子店、亲戚合伙、朋友入股等等形式起步时,这种灵活自如的经营机制与体制在企业的创业初期是可行的,这是因为由于他们彼此信任、目标一致,因此,容易结成“利益共同体”,从而同甘共苦,而使食用菌企业得到稳定、快速发展,这个时期一个动辄高标准高规格的菌人也许是难堪大用的,但随着食用菌企业的越做越大,这种运营机制与体制越来越阻碍食用菌企业的发展,尤其是当越来越多的食用菌企业要谋划上市,面临更大挑战的时候,如果还是原来的班子,那么食用菌企业只能错失良机。也许很多菌人都非议“飞鸟尽,良弓藏”的做法过于功利,实际上食用菌企业管理就是讲究功用的。我们的食用菌企业必须始终强调人企匹配、人岗匹配。因此食用菌企业对人才的吐故纳新迫在眉睫。
谈到吐故,食用菌企业对员工的淘汰应该是面向所有人员的。比如,每个食用菌企业也都有这么一些人:他们或者是食用菌企业的元老功勋,或者是和老板在打天下时曾称兄道弟患难之交。但是当食用菌企业发展到某一阶段,他们更愿意躺在荣誉的温床上沾沾自喜,甚至居功自傲,对于这些人可以挥泪斩马谡,但是更恰当的处理应该是为他们铺就黄金小路送他们离开,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也可借鉴,可以通过赠与股权、经济回报,让他们把位置腾出来给更合适的成员,让这些新成员“有责有权有利”,以更好的为食用菌企业冲锋陷阵。其实,非独这些食用菌企业元老,就是老板本人也必须顺应时势不适则退,交给更有能力的去打点,否则市场会抛弃整个食用菌企业。
说到纳新,当前整个菌界陷于危机关头,会有一大批优秀的菌界人才在寻找自己的未来。食用菌企业可以利用减裁人员腾出地方的契机,大举进行招聘,把食用菌行业内的优秀人才聚拢到自己的旗下。一旦菌界形势逆转,这些人才将帮助食用菌企业走向辉煌。吐故纳新既有效的整合了食用菌企业内部资源,同时也实现了食用菌行业内的优秀资源集中。新的人才给食用菌企业带来生机与活力,这正是食用菌企业应对当前困境的良策所在,有句话说的好“天下人才尽入彀中,未来谁与争锋?”
中国的食用菌企业要想摆脱束缚自己发展的重重“枷锁”,从而更好地“疗治”阻碍自己发展的致命“硬”伤,作为食用菌企业的决策人就必须勇于先从自己的思想深处和灵魂深处“下手”和“开刀”。一方面要不断地“解剖”自己的思想,让自己的观念与思路经受市场“大浪淘沙”的“洗礼”与“炼狱”,另一方面还要与时俱进地引进现代化的企业运营理念,抛弃唯亲是举的用人模式,大胆启用新生力量与各方贤能,该“收”的要“收”,该“放”的要“放”, 吐故纳新才能百折不挠,稳中求胜,这样食用菌企业才能生机勃勃蒸蒸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