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易菇论坛 - 食用菌论坛网!】首页English한글역日本语手机版论坛设为首页收藏
良工机械

易菇论坛 - 食用菌论坛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不大不小菇

【歪菇事】:(9)冯贤林的启示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9005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2-12-1 09:52:36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张图片真是美啊,美得可以以真乱假了{:soso_e128:},仙境一般啊。有机会一定去拜访老焉,在随便看看美景。{:soso_e100:}

点评

不大不小菇  又割老鄢耳朵了。  发表于 2012-12-1 15:3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2-12-1 10:10:42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还是我1977 于 2012-12-1 10:11 编辑

我想早一天成佛........

点评

zhaiyonggang200  要成佛,先当和尚才合适  发表于 2012-12-26 11:22
不大不小菇  别以为聪明绝顶的就算和尚!  发表于 2012-12-1 15:34
不大不小菇  要成佛,先休妻,敢?  发表于 2012-12-1 15:3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2-12-2 09:39:04 |显示全部楼层
    90年代初期,为了利用号称竹海的宜丰奉新一带的竹加工废料,我们开始研究推广竹荪的栽培,当时的选点就是西塔乡。
    西塔是一个仅有3000余人的小乡,地处偏僻,环境良好,海拔较高,是一个很好的夏季避暑地。平心而论,这个地方与其开发林木资源,不如搞旅游休闲业,那里的山上到了秋季还是很多野生水果的,其中最负盛名的是猕猴桃。奉新是我们江西猕猴桃栽培的最大基地,但他们栽培的是中华猕猴桃,其实我觉得中华猕猴桃虽然驯化有年,但并不如同科属的京枣前景那么好,这都是个人的看法而已。京枣北方叫软枣,和常见的中华猕猴桃相比,表皮光滑是其最大特征。
    又扯远了,回到正题吧。
    我们宜春地区有个资格很老的干部,叫张亚懿,做过地委副书记。老头的爱人田阿姨曾经是我们科委的干部,所以老头和科研系统关系非常熟络。老头老了,实职不干了,还喜欢发挥余热,各县跑跑,下面都得给个好脸(这个和梁老师差不多,不过梁老师是技术指导,他是权力干预,热情相似,结果两般)。老爷子也不例外,就对这健康保养有兴趣,那时候食用菌兴起不久,老头子就到处找地方干部要他们支持食用菌。
    老爷子和我有些渊源,因为他走背的时候,在我父亲单位“疗病”。本家有个叔父,喜好杯中之物,老爷子走背时,这位叔父倒是个全陪。后来老爷子回宜春了,本家叔父还会偶尔过去喝几杯,因为患难之交的关系,叔父喝醉了呕吐加胡言乱语,老爷子和田阿姨也不以为杵。盖有这关系,我自小就见过老爷子,见面也不明白他到底任什么职务,就按辈分喊伯伯了。
    老爷子看中了西塔的环境条件,也不管那地方多麻烦,多么没有人才,先几年大搞香菇,结果因为没有人学会,一塌糊涂,折腾进去不少钱物。接着老爷子接受教训,不请外地草台班子的师傅了,叫我们亲自上阵,所谓亲自上阵,也就是两个人,老所长胡广芬和我。
    须知当年搞竹荪不比今天,那时候是短裙长裙红托,都是在实验室里做菌种都要大半年的。竹荪热开始后,各种品种方法技术涌现,竹荪制种的时间周期仍旧是相比下最长的了。现在,全国的竹荪,这三种的产量恐怕占不到1%,代之而起的是棘托竹荪,棘托竹荪虽然品质稍逊,但长速快,易栽培,产量高。于是,优质的长裙短裙红托就基本上堙没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2-12-2 09:43:02 |显示全部楼层
我很高兴在论坛看到贵州织金的红托竹荪了,那个才是上品,现在一些礼品包的内容,都是棘托竹荪,卖几百元的高价,纯粹是一种忽悠市场,要里面包的是老三种,那才是物有所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2-12-6 21:18:13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有了张老爷子的关系,乡里虽然万般不情愿,也得接下这个任务,不仅乡里,县里也不得不配笑脸。
    我第一次到西塔时,不说那九曲十八弯的路途多么辛苦,也不说住在上富镇那唯一一家小旅社是如何的脏乱,光是长度不足50米的街道和半天见不到人的冷清,就够我这种活跃青年喝一壶了。同行的同事F倒是兴致满满,面对窗外的绿树青山大谈宏伟蓝图。
    乡里本身就没几个干部,这竹荪栽培示范的事情,就着落在一个叫冯贤林的人身上,虽然名义上还有一个“领导小组”的组长,乡人大罗主席。罗主席没啥文化,也不真正管事,当然也没有什么事情可以管,同时也不愿意管。这冯贤林倒是一个精干的家伙,而且非常油,据他自己说是“见过大人物”的角色,比如我们这位张老爷子,甚至正职的地级官员,当然可能还有省里来的一些文人雅士——冯贤林觉得这些人应该是省级干部,至少不小于地区来的。
    冯贤林和我们见面的第一回,就给了我们一个下马威,大谈其前几年搞代料香菇的丰功伟绩,毫不客气的挖苦我们“一窍不通”,甚至说,乡人有句话,总结这个食用菌行业的特点,这句话就是:
要想富,上山去偷树;要想穷,多做香菇筒。

    别说这冯贤林口无遮拦,“要想穷多做香菇筒”的事情并非他瞎编,而是彻头彻尾的实际,我们自己是心知肚明这是怎么一回事的。
    记得前面的【歪菇事】5里面,谈到推广香菇的故事么,事情就是在那个时期发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2-12-6 21:47:16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奇,见鄢老师的美故事,急待下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2-12-7 21:05:36 |显示全部楼层
    在食用菌论坛里说种香菇的问题,真正做的人其实都明白,就是某次我回答网友的话,食用菌不是简单行业,不是暴利行业,不是轻松行业。
    87年,老所长胡广芬正式退休,主管部门派来接替的是一个原任计划科科长的闵嗣文,此人的上任,成为我所的扫把星,我们研究所的衰败就是始于此人。我今天在这里指名道姓的说,欢迎闵嗣文有种去法院起诉,闵嗣文至今还活着,官至正县级调研员。
    闵嗣文其人本是很有家学底蕴的,其父是江西农业大学的老先生,但天道无常,闵嗣文堕落成为了一个无耻贪官、科技骗子,恐怕不是遗传学能够解释的了。当然本文主要不是讨伐闵嗣文的,因此,只是通过点明闵嗣文的人格与后面我要说明的问题留下伏笔。闵嗣文宜春大学没能毕业,就因为组织“反革命党派”而身陷囹圄。到今天,知道这个事实的证人也有仍旧健在的。另一方面,无巧不巧,与闵嗣文一起蹲监狱的有我的中学老师吴声浩,所以闵嗣文的学历是没有毕业的物理系毕业生。当然这并不妨碍闵嗣文有较高的智商和生花的妙笔、善辩的口才和无常的信念。恰恰因为这些强项,一个聪明不朝正处使的人,在其发配到山沟铜鼓县时,居然搭上炙手可热的林业局长的大千金,这为他日后的飞黄腾达奠定了基础,也造就了他对我们江西食用菌行业的破坏力的非比寻常。
    闵嗣文官至正科后,岳父已然退休,能够对他伸出援手的是其岳父的故交Y,Y其实也行将退休,但闵嗣文非常敏锐的预感到权力越来越不受限制的时代,爬官是多么的重要,老所长的退休,让他看到了晋升的希望。而他当然得逞了,这个结果就是,改写了江西食用菌行业在全国的地位,扭曲了江西食用菌发展的历史。
    老于官场的闵嗣文,当到这个研究所所长之日,并没有对这个行业有什么了解,他很快通过一些卑鄙的手法大炒人事,消除老所长的影响。当然,同时闵嗣文也不会放过一切迎合上级意图的机会,食用菌行业的发展正当其时,官方又有张老爷子这样的热心人推波助澜,80年代末的拔苗助长式跃进,给山区农户和乡镇企业带来了一场人为的灾祸。
    前面【歪菇事】5里已经说过,在宜春近郊几十公里,我所承担了两个乡镇的推广普及工作,这从技术推广角度说是稳妥的,但当时的宜春地区下辖10个县市,除丰城樟树高安外,都有比较大的山区面积,而官方的雄心壮志(也就是闵嗣文们提供的报喜不报忧的参考意见的结果)是要通过发展袋栽香菇达到相当水平的致富脱贫。
    实际上,官员常常本来只是一念之差,无如中国大地最不缺乏闵嗣文这种官员“专家”,一味迎合,绝不提任何有价值的参考反对意见。我这里说闵嗣文是“专家”,这光环至今还戴着,那就是“国务院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这么个头衔,每月工资之外多出100元的红纸钞。闵嗣文从87年到我所上任,90年就成为“专家”,今天看来,是学会种菇都未必够好,这里面的猫腻,透露出我们作为知识分子身处的无穷悲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5203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2-12-8 08:07:32 |显示全部楼层
闵嗣文堕落成为了一个无耻贪官、科技骗子,恐怕不是遗传学能够解释的了,---变异了,鄢老师咬牙切齿也改变不了,如同前面的“风景”过一段时间相信还会重修于历史的车轮碾压之后。大可淡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2-12-11 17:16:25 |显示全部楼层
    想当初,老所长在宜春经营多年,桃李遍植,但真正能够修成正果的比例不高,这与食用菌生产管理技术的特征是分不开的。
    食用菌生产简而言之叫种菇,但种容易,种好很不容易。一方面是因为一些技术既有条件要求又有操作要求,并非短期教学能够达到满足应用的需要。另一方面,食用菌技术包含了一些现代理论,如果文化水平太低,又缺乏自学能力,那么即使学习操作,也往往不得要领。此外在教学方面,由于地方话等语言障碍问题,可能教学者的意图也不容易传达给学习者。(为什么在论坛里我们从不推荐远程学习培训,主张跟班边做边学,就是这个道理,并非不肯推荐,当然,很多所谓教学单位,实际上也很虚假)
    一般行政干部,是不可能明白行业特点的,那么作为公立研究所,特别是基层公立研究所,是有义务为行政官员的决策提供这种包括支持与反对双向意见的。可惜,能够说这种意见的老所长不仅退休了,而且完全被排斥了。闵嗣文排斥开老所长后,老所长径去了上海治病,一个身经百战的老学人积劳成疾,倒恰闵嗣文的鼠肚鸡肠得以治疗困扰多年的胆结石,其时胆囊接近穿孔,不得不进行了胆囊切除。
    闵嗣文在迎合张老爷子意图的同时,忽然发现自己实际上非常空虚,要在七八个县市铺开香菇栽培是门都没有,即使在宜春本地(即今袁州区范围)也是人才捉襟见肘,不得已,厚着脸皮把老所长请回来。老所长心系自己创下的家业,也顾不得闵嗣文之前的无礼,旋即回来,但事已至此,如弓在弦,制止是不可能了。
    老所长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强调各示范点不能没有人具体负责技术,老所长多年培养下来的人,有些已经具备担纲指导的能力了,对于本来按部就班的普及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这种拔苗助长的大跃进,这些人也就显得杯水车薪了。这样一来,一些同样希望迎合上级意图做出些样子以图升迁而又没有条件的乡镇领导来说,唯一的途径是去福建。当然这个大家能够理解,木屑袋装香菇技术起源于福建,,去那里请人也不为无理。可惜的是,和现在杏鲍菇工厂请福建师傅的情况如出一辙:真正有技术能力的自己正在做,他不能扔下自己的去为你服务啊,所以一些半桶水们倒是大行其道。其后数年,我陆续了解到,几乎没有一个请外地师傅的点是盈利的(当时成本低价格好)。
    那时最有名的笑话是某乡镇请到的一位师傅,因为买不到白糖(当时配方都加糖,现在已经不必了。)而犯愁,有乡民说糖和盐和尿素、碳铵看起来都是白花花的,应该差不多吧,这师傅也完全是晕乎的,就说也许可以吧,要不就试一试?这话传到上付吴吉芝老先生那里,老先生赶紧托人带话说万万不可,结果那边已经做下一锅用食盐代替糖的料了,当然那是没有可能成功的了。这个故事就说吴老先生讲给我听的。
    闵嗣文的老家,就是奉新,而奉新就成了重灾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2-12-13 16:27:54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有不少拿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在“指导”菌业,结果是乱上添乱,胡里滥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易菇商城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