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2-11-29 08:55:52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梁故事会 于 2012-11-29 18:10 编辑
哈尔滨的老纪11月16日参加了徐州的全国食用菌会议,11月21日参加了漳州的全国蘑菇节,11月23日到江苏灌南考察了工厂化生产,11月26日又专程到陕西杨凌考察了国家13个部委重点扶持的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基地。11月28日,特意从杨凌来到忻州与我会面,要交流他的所见所闻。 下午三点,我如约准时到达他们下榻的忻州铁路招待所。他一见面就说, 梁老师,你前时写了食用菌工厂化路在何方,我此次一路上看到听到的是工厂化哭声一片!
老纪是一位热心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民间人士,也可称之为志愿者,今天与老纪同行的也是一位热心于生态农业的基层企业家,我们有共同的理念和语言,我自然是意识流所到之处,口无遮拦,畅所欲言了。
我说,工厂化哭声一片,是现状,也许是策略,如果现在还是歌舞升平,笑声一片,那结果就是欲哭无泪了。
食用菌工厂化是发展的方向,但现在的工厂化很多是官场主导,官样文章,没接地气,没有底气。如果说,企业缺乏成熟的管理团队,缺乏成熟的技术团队是内部原因,那么只走官场,不看市场,互相残杀,无序竞争就是外部原因了。
发展模式上,要多元化,就是大企业和小菇农并存; 技术工艺上,要两条腿走路,就是既要与时俱进,既要重点发展老大哥的工厂化,也要审时度势,根据市场、根据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小兄弟的野生化。打虎还需亲兄弟,工厂化、野生化是兄弟俩,在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中必须携手共进。野生化延长了工厂化的产业链,开辟了新的市场,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更大,也许可以拉老兄一把,或为工厂化的一根救命稻草; 野生化出菇要规模化发展,就一定要搞工厂化生产菌种、菌袋,工厂化发酵原料,工厂化深加工。现在工厂化生产过剩,正是野生化乘虚而入的大好时机,工厂化可以助小弟一臂之力。 这样既帮助了工厂化,也充分整合利用了社会资源,促进了野生化的发展。
现在市场开拓是野生化发展的瓶颈,这需要时间,需要有识之士、仁人志士,需要炒作、运作。
老纪,一位基层的小人物一直在东奔西走,不辞劳苦,为工厂化的困境寻找出路,为野生化的发展摇旗呐喊。我说,老纪啊,你这种精神很感人,起码感动了我,我这里和朋友们随心所欲的高谈阔论,只是我的人生乐趣,也是一种修身养性、养心健体的方式!你大可不必当真,实际上我们这里说说也无济于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