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欢迎光临易菇论坛 - 食用菌论坛网!】首页English한글역日本语手机版论坛设为首页收藏
良工机械

易菇论坛 - 食用菌论坛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17|回复: 10

冷看食用菌大企业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1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2-11-28 08:07:17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yb 于 2012-11-28 08:10 编辑

随着雪榕、菇木真等等食用菌大企业的一个个兴起,菌人们在疑问,未来的菌界会是大企业一统江湖吗?笔者观点是未必!

在某些菌界同仁看来,成为食用菌行业龙头的大企业应该算是功成名就了,但是许多曾经优秀的食用菌大企业,正是在这个位置或者大致相同的位置上走向衰落的。在成为食用菌大企业之后,许多食用菌企业不知道需要新的增长模式,他们依赖原有路径改良,左突右冲。结果,原来在高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掩盖的矛盾就会显露,轻则增长速度放慢,重则陷入衰退。食用菌大企业再成长中容易陷入迷糊阵。

某些食用菌大企业认识到食用菌的单一品类很难支撑大规模企业的持续增长,开始走多元化之路,食用菌多元化之路走也是应该的。但是,用以往抓机遇方式做多元化,使有限的资源捉襟见肘,结果,那些大企业原有的专业化却被削弱,多元化的领域又大而不强。中国的很多食用菌大企业成功更多地是抓机遇的成功。这种成功不是自己太强,而是对手太弱、太慢。在这种菌界大环境下,作为食用菌龙头老大的大企业一般也不是专业化的强者,只是跑在了最前面的,可是自己误认为很强。没有强大的专业化做根基,到处捕捉机会,结合在哪里也没有优势。以多元化进入一个领域,就要迅速在这个领域形成核心竞争力,继而主导这个领域,否则,到处淘金,到头来首尾难顾,处处挨打。

某些食用菌大企业紧盯对手的竞争策略,加剧了同质化,害人害己,他们驾信“打败对手,市场就是自己的”的理念,这些食用菌大企业在成功后,仍然延续紧盯对手的竞争策略,忙跟随,拼价格,结果营销、产品和能力等越来越趋同,这些食用菌大企业看似有规模而实质上回报率不足,利润低下,害人害己。食用菌市场上消费者的需求是食用菌企业创新的根本源泉,革命性产品总是源于更深层次的需求,甚至是存在其潜意识中,他们有时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食用菌优秀的大企业必须拥有大境界、大视野、大胸怀、大格局,只有再度创新,引领行业,才会逃脱被洗牌的命运。

某些食用菌大企业的老板凭着当年靠着高度的市场敏感,事必躬亲,逐步成为今天的食用菌龙头大企业。其管理模式也是随之形成,目前主要有家族式、生产式等,这些以快速发展为导向的突击队式管理模式,对小规模作战非常高效,但却不能指挥规模化大企业的发展。

等到食用菌企业度过了高速成长期,其企业动力越需要来自体系的力量,越是常规的发展,越是需要体系的科学的和严谨的东西。一旦失去了高速增长的掩盖,各种问题就会集中爆发。管理跟不上规模发展,下坡路就隐隐可见。曾经支撑食用菌企业从小到大的增长模式,很难支撑大企业的持续增长,食用菌大企业必须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对战略和模式进行滚动调整和系统升级,才能避免误区,突破发展瓶颈,实现持续增长。

据笔者了解,某国内著名的食用菌大企业,目前市场份额萎缩,如今正陷入尴尬境地。衰退之快几乎是在一夕之间,为什么会这样?

这个可能和它所处食用菌行业有很大关系。我国食用菌产业这几年发展非常快,未来趋势如何,其实非常难预测。有资料显示:“未来三至五年,食用菌行业的竞争更加白热化,价格下跌是必然。”多位行业分析师共同认为。据食用菌协会数据,2000年时我国食用菌产量尚不足700万吨,2011 年产量却达到了2200万吨,行业饱和可能提前到来。我认为上述观点并非全面。作为食用菌大企业,在产品功能还很强、市场还占据明显优势的时候,更容易形成思维定势与历史依赖,很难舍弃原先优势领域与资源,进行突破性创新,结果导致战略转型困难,这应该是主要的。

这个菌界无数结果表明,食用菌行业真正创造性的、突破性的、颠覆性的创新,在原有成功的食用菌大企业中,通常很难实现。所以,对于食用菌大企业长期发展来说,在未来情况不明、看不清行业走势的情况下,越是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达到市场巅峰的食用菌大企业,越是应该采取适度多元化的做法,通过产品、业务、经营模式等方面的创新,为应对菌界未来非预期变化做好准备。此时,试图借助精确预测、通过事先规划,应对不确定未来竞争,其实是很难见效的,更应该在创新性探索与储备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也许菌界同仁要说,那些食用菌大企业对研发的投入不够。据报道,某食用菌大企业研发费用524万,占母公司营业收入的4.3%,同比增长56.9%。这家企业的研发投入可以说是行业第一的,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可谓是砸了“重金”的。但问题是,为何投了这么多钱不见成效呢?在我看来,食用菌大企业升级转型更难。在中国菌界的优秀食用菌企业,真正经过时光洗礼,能够一直停留在榜单上的,其实少之又少。做大的食用菌企业不少,但做强的大企业并不多。人在成功的顺境中可能无意识中会变得自以为是,食用菌企业也如此。食用菌企业一旦做大,就容易陷入一种不可救药的过度自信。

事实上,食用菌企业做大甚至成为行业领先者后,在原有业务基础上的规模进展,并不会对企业效益提升及未来生存产生显著影响,而一旦出现非预期的新情况,则可能危及企业的生存。很多食用菌大企业都是栽在这上面。尽管投入了大量研发资金,但它更多关注的还是原有业务基础上的渐进式的改进和创新,而忽略了食用菌市场上出现了 “最坏的情况”。方向错了,纵使研发投入再多也无济于事。食用菌企业越大,目标市场也越大。而要锁定那么大的目标顾客群,将消费者的兴趣都稳定在自己的产品上,显然是非常困难的。从某种程度上说,无论食用菌企业做多大,最后总是会遇到瓶颈的。所以,转型是所有食用菌企业都不能回避的一课。
食用菌企业在制定战略的时候,规模定在什么位置、锁定怎样的目标市场,非常重要。面对多元化的食用菌市场的消费需求,想用单一的功能锁定整个食用菌市场,并且以为企业目标市场可以一直无限增长,这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在食用菌企业成为行业老大的时候,其所面对的挑战也将是最大的,食用菌企业的市场总是会被新的竞争对手蚕食。这个时候,能否正确判断市场趋势是一方面,即使知道趋势走向,能否适时转型也非常重要。困难在于,如果市场趋势与食用菌企业原有优势不匹配,或者说与食用菌企业的“基因”不相符,升级转型就会显得非常困难。

此时的痛苦就在于,食用菌大企业选择做多大的市场。目标的设定,决定了食用菌大企业的战略和做法。如果食用菌大企业并不执着于老大的“江湖地位”,继续专注于功能性领域,那么尽管市场份额可能会萎缩,即便它最后变成一个规模小点的食用菌企业,不在行业当老大了,但继续盈利并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也并非不可能。黄毅老师在易菇论坛发的文章   “看图说话(161)二十年只做一件事”很有看点,兴宝机械的发展史足以证明这一点。但如果此时食用菌大企业仍想维持老大的地位,就有可能遭遇市场争夺战,结果大家拼命抢市场,最终也许产量是维持住了,但盈利却下降了。要知道,一旦开始走上了降价路线,对原有品牌溢价的伤害将是无法修复的。如某食用菌大企业公布的:2010年底上市时,金针菇、真姬菇和白玉菇的毛利率分别为40.07%53.82%55.51%。一年过后,三种菇的毛利率纷纷下坠,分别为39.61%32.24%43.14%。今年,毛利率严重缩水,三种产品毛利率分别只剩15.83%15.82%10.55%,其中,金针菇毛利率缩水程度高达60.49%

我国食用菌这几年发展很快、竞争激烈,很多食用菌大企业都在做多样化,一会搞这个,一会搞那个,就怕市场风向突变而自己错过机会。比如某食用菌大企业某项目原计划生产真姬菇,拖延一年后,临时更改为生产白玉菇,今年5月份,该企业又终止该项目。而对于相对稳定成熟的食用菌行业,尽管食用菌各类产品变化并不是很大,可市场竞争依旧激烈,主要是因为信息透明,大家学习仿效很快,“你能做,我也能做”。结果同质化严重,山寨现象蔓延,食用菌大企业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面对以上情况,食用菌大企业首先要想的,是如何做出自身特色,锁定特定顾客群,而不应该将规模当成食用菌企业的首要目标。因为在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如果大家都想做规模,成为行业老大,那么肯定会陷入价格战。这样的结果,是谁都想做大,但谁都做不大;谁都想赚多,但谁都赚不多。大未必佳!更为可叹的某些食用菌大企业把陷入困境的原因归结为政府,但抿心自问:你这些大企业从政府中到底获得了多少政策?多少补贴?从全球化的原材料优势,以及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中获得过多少好处?不敬畏规律,不“替天行道”,而是大把大把圈钱圈地,总沉湎在繁荣的虚假表象中,最终会造 “天令其亡,必令其狂”,走向“自废武功”的道路。我觉得某些食用菌大企业是到认真思考自己发展战略的时候了。当今我国食用菌大企业的战略危机一直是影响食用菌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大问题。没有好的战略思想,再大的食用菌企业也会毁于一旦。有些食用菌大企业的发展战略就是“摸着石头过河”,河里一旦没有石头,只有被河水冲走。有的食用菌大企业只知埋头拉车,不知抬头看路,走一步算一步,到头来往往是车到山前,方知此路不通。而那些靠拍脑袋寻求发展的食用菌大企业,今后恐怕连拍脑袋的机会也会失去。

所以,食用菌大企业在发展中,即便不做行业老大了,变小了,其实也未必是坏事。更何况,真正长寿的,其实不一定是食用菌大企业,还是适者生存。就如同黄毅老师介绍的“兴宝机械二十周年庆典,老板从一个修理自行车的小伙子,成就了今天的事业,应 征了一句老话:一个人一辈子只要专心做好一件事。就能够做的很好很好”,其实兴宝机械做的是一个非常专、非常小的食用菌机械局部市场。但后来,它做大了。在我看来,从整个菌界的角度看,持续发展应该靠众多食用菌企业,而非依赖少数食用菌大企业,这样的产业结构才是最稳定的。因为从生物演化的规律来看,巨大的物种、最顶端的物种,往往会因为食物稀缺而消亡。市场也是如此,做得无限大的食用菌企业,终会面临食用菌市场需求、消费者购买力不足的现实危机。

真正的健康向上的菌界,不是几条大鳄鱼在水中翻滚,而应该是多样化共生:食用菌大企业和中小企业、菇农在整个食用菌产业链中相互关联,是大河和小河的关系,处于共同的奋斗之中。有众多的食用菌小企业、菇农、少数的食用菌大企业,这样的格局才是稳定的。

主题

听众

1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2-11-28 09:41:30 |显示全部楼层
毛老师,你没有看见第25期易菇论剑屏蔽了吗?大企业得罪不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3052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2-11-28 14:16:41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学习,值得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6140

积分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2-11-28 17:14:54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2-11-28 17:39:55 |显示全部楼层
不大不小菇 发表于 2012-11-28 09:41
毛老师,你没有看见第25期易菇论剑屏蔽了吗?大企业得罪不起。


 楼主的担心不无道理,如果一个论坛没有基本的职业操守,一味为权贵说话,成了他们的“托”, 充当他们的“打手”“旗手”。那这个论坛肯定会走上衰亡。易菇论坛需要兑现的是我们众多菌人的知情权,写作权、话语权。激浊扬清责无旁贷,需要勇气胆识,当然我们也要拒绝张狂鲁莽,更不要“笔”下无德,以免不小心被人家当枪使,发的每一个贴都须实之又实,慎之又慎。希望我们的易菇论坛能坚持自己的宗旨,进一步发展壮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9879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2-11-28 19:07:53 |显示全部楼层
同样是淀粉,作为小农,真怕别人跑得太快.以南方的木薯为例,跑得慢的种木薯,跑得稍快的开淀粉厂,跑最快的再做粉丝,粉丝包含其他的什么红薯粉之类杂七八的东西(美名泰国米线),更枉论预糊淀粉.菌界的红薯粉丝在哪里呢??西红市作酱外还有钱途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2-11-28 20:55:11 |显示全部楼层
我要做模型机中的战斗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6万

积分

版主

发表于 2012-11-28 21:28:28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梁故事会 于 2012-11-28 21:29 编辑

“冷看”,这个词用得好! 旁观者清,旁观者明!!要多元化发展、多模式互补,工厂化、野生化携手共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2-11-28 21:39:02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一但完成上市,完成了圈钱目标,哪里还有心思就做企业,更何况混乱的管理,原始股东都等着限售股解禁,卖了股票换钞票了。食用菌这种行业不要惧怕大企业,大企业只要一环出现问题,带来了损失是很可怕的,小企业只要在管理上下功夫,把产量和质量做上去,照样有我们的生存之道,孔子曰:“欲得其中必求其上,欲得其上必求上上。”只要自己努力,认真做好自己的事,食用菌这行业还是会有前途的,毕竟中国的市场足够大,容得的下千万家的中小企业,现在的饱和也就是相对在一、二线城市出现,更多的三线,县乡镇多少还看不到工厂化的产品,只是市场还没有培育出来,随着城乡一体化推进,老百姓的文化程度逐步的提高,我相信老百姓的菜篮子里逐步都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的食用菌品种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264

积分

金牌会员

发表于 2012-11-29 22:05:54 |显示全部楼层
大企业、中小企业,其实可以和谐发展。大企业走精深,吞食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市场生产一部分量物,起到缓冲,同时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物资供应及研发更有力的生产设备等,来促使中小企业的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易菇商城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