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myb 于 2012-6-20 07:16 编辑
随着我国食用菌企业的壮大,企业管理也有了不小的变化,诸如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市场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安全管理等等,引起了很多食用菌企业的重视,并且开始有了一定程度的创新和突破,一些食用菌企业已经不局限于请菌界名家讲课,还特意聘请一些国内管理高手做讲座,从而吸收一些先进管理经验和现代管理方法,这些为企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笔者感悟,唯独我国食用菌企业的成本管理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很多食用菌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没有实质性的突破。
管理学大师彼特•杜拉克说过:“企业经营者只要做两件事,第一是销售,第二是控制成本。其他的都不要做。”作为食用菌企业来讲销售和控制成本确实很重要,从我国食用菌企业的成本管理现状来看,比较落后的传统管理阶段在总体上仍占了主流。集中体现在:
一、虽然目前现代的先进成本管理方法和工具很多,但在中国食用菌企业应用的却寥寥无几
据有关资料显示,国内外共有成本管理方法和工具30多种,如:CMS成本管理体系、ABC作业成本法、ABM作业成本管理、BSC平衡计分卡、TCM全面成本管理、SC标准成本法、CD降低成本法、SCM战略成本管理、MB职能基础全面预算、供应链成本管理、目标成本法、职能基础成本核算、CQ质量成本、项目成本管理、CVP本-量-利分析……等等,这些管理方法都有其各自的意义和作用。但中国的食用菌企业有针对性地应用这些方法的却很少,绝大多数食用菌企业仍然延续传统的职能基础的成本核算和预算,建立和实施CMS成本管理体系的企业更是少的可怜,更让人费解的是近几年来中国的食用菌较大型企业都纷纷建立并实施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以及其他管理体系,但却不能建立一个成本管理体系。
二、在成本上仅有空洞的有想法,但付出实践很少
食用菌行业由于市场经济的深化和竞争的加剧,食用菌企业纷纷开始认识到了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也逐渐认识到了降低成本和削减成本的意义,这种认识在中国食用菌企业界是普遍的,但这种认识还处于初始阶段,真正付出实践、踏踏实实抓成本的仍然很少。很多食用菌企业缺少成本管理的职能部门,很少招聘成本管理人才,对居高不下的成本束手无策等等这些现象,都可以表明目前食用菌企业在成本管理和降低成本方面没有有效地去实施管理和控制。现在有很多食用菌企业竞争力不强,成本居高不下是一个重要原因。成本居高不下,有冗员过多、技术落后、管理不到位等原因。而企业对于市场竞争认识不足,缺少节流的观念,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三、管事后的多,管事先和过程的少 有许多食用菌企业的老板错误地认为成本管理是财务部门的事儿,这些食用菌企业在实施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只是利用会计人员在搞成本核算,它们只重视成本核算,甚至以成本核算为成本管理的核心,走进了以“算”代“管”的误区。会计人员进行成本核算,也是成本管理的基本内容,把成本费用归集好、计算准、为老板提供成本报表和数据、开展成本分析、为计划和决策提供依据,这些无疑都是正确的。但成本核算毕竟是成本管理工作的一部分,绝不能将成本核算看成整个成本管理。只进行成本核算最大的弊端就是事后控制,忽视了对成本的预先控制和发生过程的控制,这种成本核算的结果和报表中所反映的数字只能说明这些成本已经发生了,损失已经存在了,多了也就多了,少了也就少了;赔了也就赔了,赚了也就赚了。只好再研究下步如何控制,“亡羊补牢”罢了,对本期所发生的成本没有任何可以挽回的余地。所以说这种“死后验尸”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所以,这些食用菌企业应尽快转变管理方式,真正做到预防为主,防患未然,强化定额、成本动量、标准成本、预算和成本计划的管理与控制,在识别、确定、计算和消除不合理的成本动量上下工夫,尽快将事后控制转变到事先控制和过程控制上来。
四、食用菌企业花钱的人多,管钱的人少
成本具有普遍性,“成本无处不发生,无时不发生,无事不发生,无人不发生”,只要有活动,只要有生产和经营的存在就一定会发生成本。大多数食用菌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现象,那就是只依靠财务人员去管理成本,其他职能部门和人员都没有成本管理的职责,这样又进入了单纯依靠财务管理成本的误区。他们误认为“钱”都是从财务部门出去的,都是财务会计人员花的,忽视了食用菌企业内部所有人员都在发生成本。成本管理是一项跨职能的工作,利用一个财务职能或几个财务会计人员和主管领导是控制不住成本的。因为,由于受专业的限制,财务人员和主管财务的领导对其他业务和作业流程不一定了解和熟悉。成本是在过程中发生的,这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设计、开发、采购、生产、销售和服务等过程的运作都会发生成本。由于财务人员的局限性,只能对一部分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不能深入到所有过程和整个系统中,导致出现管理盲区,如:采购过程中发生的成本是由采购人员去控制的,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成本是由生产人员去控制的等等,这些过程是财务人员无法控制的,财务人员对核算出的数据往往与作业和流程不能相联系。所以,单纯地依靠财务人员去管理成本是有局限性的,是管不住的,成本也是降不下来的,最终只能使管理的结果大打折扣,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所以说成本管理是一个跨职能的问题,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还要系统的去解决,食用菌企业只依靠财务人员去进行成本管理是不够的,各类人员都应具有成本管理的职责和意识,只有全员、全面和全过程的去管理和控制才能最终实现降低成本的目的。
很多食用菌企业的管理者还有一个错误的认识,就是财务部门金柜里放的钱是钱,生产现场的材料和设备、库房里存放的产品都不是钱。财务帐上差一分钱都不行,但现场却浪费惊人无人问津,库房里缺两万都没关系,照样能核销!!管理者对“钱”的存在形式的理解上有误区,把成本的概念变得狭隘了,导致了成本管理的弱化和软化。
六、缺少成本管理高手
绝大多数食用菌企业的管理层除对成本的认识有局限性外,还是想管成本的,成本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也想把成本管好。但是,节省成本和控制成本还没有形成企业文化,大家的成本意识和能力还不是很强,对成本也没有共同语言,食用菌企业内部的许多部门和单位的人员甚至还排斥成本管理,他们往往也认为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是财务的事,与自己无关,加之多年来食用菌企业内部缺少成本和成本管理方面的教育和培训,成本管理队伍始终没有建立起来,食用菌企业培养和产生的成本管理专家很少,“成本杀手”几乎是零,这样就导致了想管也没有人会管的局面。我们接触了很多食用菌企业的管理者,他们对这问题也很头疼,真的是一将难求。
七、研究产品成本的多,研究作业成本的少 有很多食用菌企业管理者,一说到成本就往产品和单位成本上去想,在管理的实践中主要也是抓产品成本,无论是核算还是分析,主要研究的对象还是产品成本,他们还没有认识和理解产品成本是怎么来的?产品成本是从作业成本中来的。因为,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中国食用菌企业的成本管理者很少去关注作业成本,脑子里就没有这个概念。如果不去关注作业成本,那么产品成本信息的准确性是让人质疑的,有很多食用菌企业把赔钱的产品算成了赚钱的产品,把赚钱的产品倒给算得赔钱了,成本就这样在算来算去的过程中被扭曲了,结果在食用菌企业产品决策时把产品方向给定偏了,使食用菌企业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八、研究省钱的多,研究竞争力的少
我接触过许多食用菌企业的高层管理者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他们都说过同样的一句话:“搞成本管理,不就是为了省几个钱吗!”。言外之意就是“省钱不如赚钱,没有什么意思”。很多食用菌企业的管理和控制成本的核心目的都是为了增加利润或减少亏损,很少有人去研究用低成本水平和成本优势去竞争,用成本去占有市场,也就是说想通过降成本提高利润的多;想低成本运营提高竞争能力的少。目前高价资源时代和成本竞争的时代已经到来,在这种没有把成本和竞争力相联系的成本观下,中国食用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令人担忧! 九、成本管理运动多,持续性的活动少 食用菌企业在成本管理过程中,只考虑如何降低成本,忽视了降低后的保持,又进入了能降低不能保持的误区。一味地降低成本,认为成本降下来了成本管理工作就结束了,把成本管理活动仅当成一种降低成本的运动,在成本降下来以后就放松甚至停止对成本的管理和控制,保持不住或不保持已降低的成本水平,没有把成本控制和成本管理当成一种制度性的活动持续的去开展,没有成为成本管理体系的日常活动。结果导致降低成本后的反弹,控制不持续,到头来成本水平还会提高。成本无时不刻不在发生,对成本的控制和管理也应该是不间断的、持续的,不但要降低成本,还要保持住已降低的成本水平,只有保持住已降低的成本水平,降低成本的工作才有意义,成本管理的结果才能满足预期的目的。只有做到了降低、保持;再降低、再保持,才能把成本降到尽可能低的水平。
当前,我国食用菌企业面临着市场压力日趋增大,竞争越来越激烈,食用菌企业的成本管理又相对置后,成本管理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这就要求中国食用菌企业的成本管理必须变革,要重新构建成本管理系统,建立并实施一套科学、有效的成本管理体系(CMS),以提升和强化成本管理的职能,完善成本管理制度,改变成本管理现状,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实现全员、全面和全过程的成本控制。
综上所述,中国食用菌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必须亟待改变,否则会成为影响食用菌企业发展的瓶颈。那么导致我国食用菌企业这种成本管理现状的原因何在?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食用菌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对成本和成本管理认识、重视度不够。在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初期,由于市场竞争不太激烈,利润空间也很大,发展速度也比较快,导致众多食用菌企业忽视了成本管理,绝大部分食用菌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们都把销售放在第一位,只要产品能销出去,只要能取得效益,无论代价有多大也不考虑,成本的矛盾没有显现出来或不突出。自然漠视了成本管理。 二、食用菌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接触到先进的成本管理理念和方法较晚。同医药或其他行业相比,先进的成本管理的思想、理念、方法和工具,甚至有很多食用菌企业到现在都很少接触,更谈不上应用。 三、食用菌企业成本管理的意识明显不够。由于中国的食用菌企业在成本方面的学习力和理解力不强,总怀疑这些先进的方法是否适合于中国的国情和本企业的实际情况?比如说,采用ABC作业成本法如此麻烦;采用BSC平衡计分卡如此复杂,系统这么庞大,担心用这些方法来管成本会不会反倒提高了成本?中国的食用菌企业都处在发展阶段,大家都在急功近利顾眼前,缺少战略思想,更缺少战略成本的考虑。 四、中国菌界成本管理没有形成氛围,人才较缺,这个菌界没有产生一批有丰富实战经验的成本管理高手,导致这些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理念没有多少人传播、不能融入我国食用菌企业的企业文化和有效实施。
解决问题的方法:食用菌企业要节流,也就是要降低成本,这关系到食用菌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关系到企业产品竞争力的增强,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关系到企业员工的根本利益。企业的方方面面、上上下下都要围绕成本的降低下工夫、做文章,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节约一点原材料、一度电做起,成本就在每一位员工的手中。食用菌企业都在紧紧抓住成本这个“牛鼻子”,加强各项管理,增强市场竞争力。降低成本才能增强产品的竞争力。不断强化员工的成本意识,完善了以“降本增效”为中心的管理体系,并采取岗位盘算、班组核算、过程倒算、装置结算等措施,把成本指标细化,分解到人,逐级签订业绩合同。成本管理工作要注意处理好各部门的责、权、利之间的关系。食用菌企业在成本管理中一般都按照三级核算的要求,将各职能部门的成本目标以成本管理责任制的形式确定下来,这是非常有效的管理方式。但是在确定责任单位的责任时,也应该授予各责任部门一定的成本控制的自主权。成本管理不可能象生产管理、工艺管理那样实现高度的自动化,因此成本管理的方式也就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执行者的行为一般都会对成本管理的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实行成本的自我管理,是很有必要的,它可以更好地发挥各责任部门和个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取得较好的成本管理效果。此外,还应将成本管理的效果同各部门和个人的经济利益结合起来,使员工感觉到自己在成本管理工作中的努力与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把成本管理工作变成自觉的行动。
当前,中国食用菌企业面临着市场压力日趋增大,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食用菌企业的成本管理又相对滞后,成本管理的问题必然逐渐凸现出来,这就迫切要求中国食用菌企业的成本管理必须迎难而上,构建成本管理系统,建立并实施一套科学、有效的成本管理体系(CMS),以提升和强化成本管理的职能,完善成本管理制度,改变成本管理现状,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实现全员、全面和全过程的成本控制。注:本文由毛玉帮编辑整理,其中引用了相当多CCA中国成本协会主席姜伯昊先生的一些文章及其观点。
该贴已经同步到 myb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