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主要取决于食用菌企业主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换而言之,中国从菌人员中最聪明的那些菌人,但我们看到是在菌界中所谓聪明的菌人都在忙于跟政府打交道,而不是一心一意在做企业?这会不会是中国食用菌落后的重要原因呢。
发展我国食用菌产业,我们不否认要推动政府采取更积极的措施,但我们的企业主更负有重要责任,他们更要在食用菌产区配置资源并进行区域分工(包括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形成一个更合理的价值链的分工体系。这样一个过程是一个巨大的财富的创造过程。
如今的食用菌界必将进行产业的整合。在中国菌界,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食用菌企业相当多,菇农更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但他们基本上都是游击队,怎样把这些游击队变成正规军?这就是产业整合的任务,把这些单兵作战的食用菌企业组成一个联合舰队。现在中国菌界还缺少具有领导力的企业。只有产业整合,才能提高我国食用菌整个产业的集中度,才能形成在价值链上更为合理的分工体系,才能做大做强我们的食用菌企业和创造出知名品牌。
能够领导产业并进行产业重组的食用菌企业,我们称为产业领袖的食用菌企业,无非是靠三大原因: 第一,是否拥有核心技术。第二是靠品牌。第三是靠供应链的管理能力,有能力为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承担起责任。可惜的是我们食用菌企业误入歧途的太多,不能不为之担忧。这几年,投资食用菌的大手笔越来越多,连煤老板都卷进来了,但首先,他们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研发滞后,中国的食用菌企业在广告营销上支出远远大于研发投入,这不是理性的发展。其次中国的食用菌企业虽然出现了“雪榕”“丰科”“榕诊”等等知名品牌,但明显偏少。有世界影响的品牌几乎没有,好多品牌只是地方品牌。再次我中国食用菌产业的供应链管理能力是比较差的,很多食用菌企业只能自己做自己的东西,而不会利用别的企业生产,还不习惯于和别人合作完成一项工作,因为不知道如何管理不属于自己的食用菌企业。
在既没有核心技术和品牌,又缺乏供应链管理能力的情况下,中国很多食用菌企业却有很大的虚荣心,总想把企业做大做强,但仔细考究,他们往往靠什么?首先是靠政府靠政策,我们政府我们的官员确实也有这样的雄心大志,但靠行政手段把食用菌企业做强显然是不会成功的。其次,有些食用菌企业老板靠资本运作整合产业,建立庞大的龙头企业。这种做法成功的可能性也不大,特别是内部融资所面临的问题,在一个不完善的资本市场上,食用菌企业通过多元化提供内部融资,但这个多元化一定是食用菌企业内部的,现在一些食用菌企业通过上市公司来做,他们之间的融资已经不是“内部”融资,这是违法的!这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 综上所述,我对中国食用菌企业提出几点谏言:
我国食用菌企业一定要加大研发投入,开发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真正靠此在国际上取得一席地位;用多种渠道打造中国食用菌的知名品牌;必须加强供应链管理能力,特别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自己的供应链管理能力;中国食用菌企业必须学会合作和价值分享。合作才能创造价值,合作带来共赢;是从多元化走向专业化。很多食用菌企业主仍在为多元化经营辩护,但现在可能没有资格向GE学习。我不能说多元化一定失败,但竞争越激烈,专业化的优势越大,多元化的劣势越明显。如今最多元化的不是中国的食用菌企业,而是中国的菇农,什么都种,但菇农现在变种菇专业户,变成职业菇农,我希望中国的食用菌企业主也能向菇农去学学;宏伟的战略目标绝对不能超出执行能力,不能高估自己的能力,食用菌企业战略必须有组织架构保证,必须建立食用菌企业的系统能力,而不是靠老板一个人的融资能力和谈判能力来实现战略目标;食用菌企业不能把政府关系当做核心竞争力。由于体制原因,很多的资源都控制在政府手里,做食用菌企业离不开政府,但企业与政府不可离得太远,也不可离得太近,可以跟政府做情人,但绝对不能结婚;中国的食用菌企业行为不能跨越道德和法律的底线;中国食用菌企业还必须控制经营风险,必须考虑有多大能力来承担失败的风险,千万不要把自己的决策建立在100%会成功的假设上。
该贴已经同步到 myb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