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食用菌区域发展规划正在成为地方战略。特别是近几年来,食用菌区域发展规划出台的趋势更为明显。至今,全国各省菌协几乎都有自己的食用菌区域发展战略。给人以遍地开花之感。从老牌食用菌强省福建、浙江,到山东、河北、河南以及崛起东北各省都在构建食用菌区域发展战略。
为什么食用菌区域战略遍地开花?一个最“正统”的答案,是为了食用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众所周知,长期以来,食用菌区域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是中国国情的基本特征之一。如何合理实施食用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布局,一直在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稍微回顾一下我国食用菌区域战略的发展史,从食用菌发达的南方省份开发到南菇北移,各地食用菌区域战略的重心是有区别的。经过了这几年的努力,食用菌区域协调发展布局已经基本完成。这对于未来各食用菌区域的经济发展,会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现在许多人困惑的,各地食用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不是科学, “一窝蜂”式的食用菌战略规划有所质疑。确实值得思考。
从理论上讲,中国食用菌国土空间很大,各地的情况很不一样。包括食用菌资源禀赋、区位因素等条件,各地都相差很大。这就决定了不同区域间不能用同一个思路来指导发展,要有不同的战略。有一个问题要注意,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发展食用菌的基础、条件不一,发展食用菌产业需要多点支撑。所谓“多点”,即是处于不同约束条件下的各个区域,如何形成自己独特的食用菌发展战略,又如何形成自己的比较发展优势。
各区域的食用菌产业发展,需要有自己的发展战略。在这当中,不能排除一些地方,对国家政策、资金支持等,有太高的期待。来自国家的政策、资金支持,当然对一个地区某一阶段内的食用菌产业发展,或有比较明显的推动作用,但长期而言,这些要素并非支撑一些地方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
概而言之,对待新一轮食用菌区域改革的密集“规划”,应持积极的、乐观其成的态度,认识到其中的深刻意义。当然,也要注意的是,当下的食用菌战略规划,要以食用菌产业发展的规律和各地特点制定规划目标。毕竟,区域的食用菌产业发展还是要遵循规律本身。一个区域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最终格局,是依靠市场逐渐形成的,而不是靠规划出来的——这不是在说规划的低效,而是指过多依赖人为规划,也有可能导致问题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