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食用菌专家学者,不少菌人往往嗤之以鼻,在专家就是砖家盛行的菌界,作为食用菌专家学者其实也有难言的苦衷。
我的老师李茹光教授是菌物学大家,1947年就为副教授,但1983年才被评为正教授,住在2室一厅的楼房里,水泥地面,无任何豪华的装饰,除了满是菌类书籍的书柜,17寸的黑白电视机伴随了李老的一生,清贫的李老最后去世在敬老院里。
去年去世的著名真菌学者宋启印教授,虽生活相对宽松,但为了学校增系劳累奔波,直到患重病前的一天还在工作岗位上,去世的前十天还参加了省菌协召开的会议。
头几天同我的师妹见面闲聊,刚刚评上副教授的本应该意气风发,但却高兴不起来,评上副教虽然涨了点工资,但也就几千元,上有老下有小,生活仍很拮据。相反她的一位大学同学毕业后经商,住别墅开豪华轿车,十分风光。市场经济已经深入整个菌界,交换成为经济生活的主导方式,食用菌专家学者拿什么来交换金钱呢。
食用菌行业的专家学者是在食用菌行业、某一食用菌学术领域、某一食用菌特殊技能等专一方面,被同行认可、被相关食用菌从业人员认可、被相关部门认可的人物。更多的是,他们学识深厚,著书立说,被人们所敬仰和崇拜。如今,食用菌专家学者已经祛魅, 成为世俗菌界的一个职业圈。在这个圈里面,确实两极分化十分严重,在食用菌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有些食用菌专家学者良心被金钱泯灭了,在淘金狂的野心驱使下,造就了很多财富,成了菌界富翁,但这仅是少数的,我发现更多的食用菌专家学者仍在无奈地生活者。他们多数很清贫。
食用菌专家学者是人不是神,他们也需要养家糊口和自身的尊严,在一个商品经济的菌界,如果食用菌专家学者过于寒酸,那么,哪里还有专家的尊严。就算是微博的报酬,一些地方食用菌企业的大老板还在盘剥者他们。今天的菌界,开放而又充满诱惑。要想让食用菌专家生活在世外桃源,是不现实的,也没有必要。因为食用菌专家学者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
这今年,部分食用菌专家学者确实道德素质下降,沦为金钱拜物教的奴隶。很多食用菌专家学者从菌的目的就是为了讨生活,这当然是应当的事情,没有人可以高尚到不用生活。但是,食用菌专家学者这种职业又与一般的职业不同,他们的道德修为和学术能力直接关系到整个菌界的未来素质。但是,这种说法有很虚,没有立竿见影的政绩和效果。崇拜实用主义的食用菌专家学者,将很多职业道德丢弃了。当然,必须指出的是,这是与菌界扶植的力度不够有关,一些食用菌专家学者还得为五斗米而折腰。
食用菌专家学者自己应当有一种身正为师,德高为范的气势,不管贫富都应当这样,一些食用菌专家学者就想着满足自己的私欲,一个老鼠坏一锅汤,还有的老鼠色胆包天,玷污了食用菌专家学者的灵魂,他们应当自重和自尊。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话被用来形容食用菌专家学者的奉献精神。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奉献之心和回报之心应当对等,付出和回报对应,才能长久,而不是喧嚣一时。食用菌专家学者也是一种职业,是一些人谋生的途径,应当给予他们应有的利益,尊重他们的正当利益诉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