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菌人认可菌种复壮的有效办法是菌丝丛尖端的单菌丝分离,至于病毒感染而采用菌丝尖端切割就达到复壮目有相当多的异议,那么食用菌菌丝尖端提取的原理何在?我们不妨从食用菌菌丝的生长特点剖析一下。
食用菌的生长一般是由孢子萌发产生一短的芽管,菌丝从这个中心点向各方向均等生长而发育成一个球形菌落。菌丝体的生长点是菌丝的顶端,菌丝的衰老部位是不能生长的,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电镜观察技术,在观察菌丝顶端结构生长的机理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食用菌菌丝的生长,与其它植物极性细胞(如花粉管、根毛等)生长一样,是以细胞的顶端生长为特征,已经获得了形态学和细胞学的依据,其生长仅限在菌丝顶端的穹窿区域,在直径均匀的后部管状区域则几乎不再伸长。菌丝的顶端生长方式在上世纪就已被发现,随后很多菌物学家的研究证实这一点,并对此进行了进一步阐述,指出菌丝的生长速率在顶端最大,距顶lpm处壁的合成速率可能是50Pm处的50倍,而在伸长区的基部,生长速率可能降为零。在食用菌菌丝细胞中,微管与菌丝生长方向平行,因此,可能微管运输泡囊到菌丝顶端,顶端生长的调节点可能是合成酶的激活和非激活状态决定的,合成酶处于激活状态时顶端生长便被启动。细胞质的流动对生长来说非常重要,在正常情况下,菌丝中原生质流动很快,菌丝逐渐硬化的细胞壁和逐渐扩大的液泡压力,使菌丝内原生质从衰老的部位向顶端移动。这同时满足了菌丝顶端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的供给。如果把菌丝顶端从菌丝上切下,那么生长速度就减慢下来。
食用菌菌丝尖端的生长模式是一个梯度生长的,菌丝的尖端扩展最快,紧挨着菌丝尖端的那些就开始减慢了。1892年 Reinhardt就对这一些进行过认真的研究。这样的扩张模式(尖端生长)与膨压驱动的增长是一致的。
食用菌菌丝的顶端生长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包括泡囊、肌动蛋白、膨压、细胞壁等,其中最主要的影响来自于菌丝细胞壁。菌丝细胞壁的成分较为复杂,包含有见丁质(或纤维素)、葡聚精、糖蛋白等成分。它们相互连接构成的外部结构,将菌丝包被在其中。因此菌丝的顶端生长在很大程度上与细胞壁性质有关。当菌丝进行顶端生长时,菌丝顶端细胞壁必须维持一定可塑性,以便新的壁物质加入,使壁不断向前延伸,但同时又必须具有一定刚性,以抵抗胞内膨压,防止原生质从菌丝顶端喷出,我们所知道的大多数细胞扩张经历的机制被认为是菌丝细胞顶端延伸管延伸的尖端生长机制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