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毅老师作为我国食用菌界的老前辈,其技术精湛,德技双馨,但仍需要到论坛学习;香菇人老兄种香菇技术炉火纯青,也不时到论坛充电。笔者感悟,如今的菌界进入学习型菌界,知识水平薄弱者不学不行,知识水平高者也同样不能懈怠,更需要抓紧学习、继续学习。多方面求知。
也许有人说,我知识水平差,需要补充学习,这无可厚非,但那些知识水平较高甚至被菌界成为大师级的人物也需要学习,是不是有故弄玄虚之嫌?那么我要说。在如今菌界大力推进学习型菌界的大背景下,知识水平高的绝不能懈怠。这个菌界知识水平高是相对的,高不等于绝对高,我国古人就有了“学无止境”意识。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所谓知识水平高要看和谁比,参照系不同,知识水平的高低标准也不一,有的甚至不仅谈不上高,还可能变成了低。有的菌人在本企业、本单位甚至本地区其技术水平可能鹤立鸡群、无人比肩、堪称菌界大家甚至权威,但放眼到菌界的更大范围、更广地区则可能相形见绌;有的菌人在食用菌某个领域可能是学富五车,但在其他相关学科领域则可能捉襟见肘甚至一窍不通;有的菌人与普通菌人比可能是佼佼者,但与食用菌专业人士比则可能是门外汉。常言说,“无知者无畏”。这是因为一位菌人的知识面较少,不知道的领域很多,因而说话做事才会胆大妄为、狂妄自大。而真正有学问的菌人,在知识的追求上往往永远不会满足。正如著名的古希腊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的一句名言:“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
食用菌生产技术本身涉及许多农业科学领域的知识,如微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栽培学、气象学等等。比如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在此基础上还需具备制冷、机械、建筑、保温等工业技术。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涉及生物技术、环境控制技术、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是多学科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综合性学科,对人员、设备和管理有着很高的要求。随着对食用菌生理生化研究的深入,在生产中还要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生化手段,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食用菌的内外品质。食用菌企业的运行机制是否可以保证工艺技术的准确到位,正确实施。企业化的运作特点决定了食用菌企业生产需要懂经营、善管理的经营人才,需要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生产实践的专业技术人才,需要了解市场、营销能力强的销售人才,需要具备食用菌生产经验并适应企业生产作业的技工人才。这方面,我们菌人需要掌握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
我们还要看到,即使菌人们现在知识水平高并不代表将来高,我们一定要强化知识恐慌意识。居安思危,以更长远的眼光看待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水平,我们往往就会发现知识水平高只是暂时的。如果不抓紧学习,不在学习和工作实践中不断充实自己,就难以与时俱进,甚至难以在这个菌界立足。如今食用菌技术更新很快,说目前呈知识爆炸式增长的趋势不过分。相对应的知识水平老化的速度也不断加快。终身学习已经成为菌界潮流。始终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紧迫意识,才能跟上菌界快速发展的潮流。
我们常常称某些菌人学识渊博,知识面广,但我要说这个菌界面广不等于点上深,要有“学贵在精”意识。也许我们菌人在学习上很勤奋,掌握了很多的知识,但抿心自问,我们对自己所学的知识是不是掌握得深?研究得透?随着我国食用菌产业分工日益精细化,各类相关学科知识更趋专业化,对精和深的要求只能更高更紧迫。不客气的说,目前中国食用菌界这几年发表的学术论文够多的了,可是真正对菌界产生深远影响的却是凤毛麟角。在食用菌基础研究方面,我们更是缺少自主创新,知识面广是必要的,但知之精、知之深则更重要。如果我们菌人只是津津乐道于那些浅层次的、表面上的多,甚至热衷于用多来包装和炫耀,而不肯在精和深上做文章,就势必被食用菌产业大发展的滚滚浪潮所淘汰。
最后我要说的是我们菌人的知识水平高并不等于用得好,做菌人要强化学用结合之意识。知识水平多而高是好事,但如果仅仅止步于此而不善于进行生产实践,不会联系实际,那知识水平再高有什么用?食用菌这个领域,强调的是理论联系实际,破解各种现实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和课堂。当我们菌人因知识水平高而沾沾自喜时,千万别忘乎所以,更别忘了真知来自于实践这个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