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菌界,很多食用菌企业的老板所强调是以资金、实力来换取技术,总认为有了这些,技术也会随之而来。为了走捷径,大搞引进技术这条途径,忽视了企业的自主创新。 要注意这个菌界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之间,同样存在着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技术引进是自主创新的基础和条件;但自主创新可以提高引进技术的效益。我国很多地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正是依靠技术引进起步,通过持续引进生产线和生产技术、管理知识,迅速缩短了与食用菌发达地区的技术差距,进而迈开了产业腾飞的步伐。
但是,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尤其是目前升级转型的关键阶段,如果仅仅依赖于引进技术,仍然主要靠廉价劳动力、资源消耗、和优惠政策赢得产业竞争优势,局限性就日益凸显。不仅如此,还会使我们菌人永远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受制于人。也就是说,我们菌人要掌握自己的命运,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个地区实现食用菌产业崛起的核心竞争力。经过几十年食用菌产业的大发展,我们食用菌产业实质已经具备了自主创新的必要物质基础和人才条件,更应该坚定不移地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食用菌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处理好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的关系是从我国食用菌产业长远发展着眼的一项根本战略要求。
我所调查的吉林省很多食用菌企业,一开始都豪气满怀,但几年后都灰头灰脸的倒闭,这些企业无一例外都是缺乏一批高素质技术人才,研究队伍、研究平台都没有,形成了引进一批技术人员,生产一批蘑菇;然后再引进一批技术人员,再生产一批蘑菇的情况。自己企业的生产技术和能力就这样废掉了。很难有自主创新,引进技术不等于引进创新能力,需要把自主创新作为推进结构调整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尤其不能指望投入大批资金,大搞技术引进就能提高创新能力。如果单靠引进技术企业很难形成自主创新。并且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许多关键的核心技术想要要不到
技术引进强调的是拿来主义,“自主”侧重的是“内举”。但自主创新并不意味着就是自己创新,关起门来,一切从零开始,埋头苦干。自主创新所突出的“自主”,不是要排斥任何外部的借鉴、支持。事实上,引进消化吸收也是自主创新,某种程度上还可说是自主创新的一条“捷径”。对引进技术是否从根本上内化的标志,在于我们是否借此打造出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食用菌新产品,并形成了自己的专有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是食用菌技术能力发展的结果,否则,即使是再多的技术引进也将无法缩短技术差距,无法变成为我所用的技术能力。只有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我们的食用菌产品才能有定价权,才能获得高额利润。
需要明确的是,这个菌界从单纯引进技术到引进与自主创新并举,把自主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不仅是食用菌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转换的结果,更意味着思想、发展模式的一次全方位变革和跨越,食用菌产业的自主创新是通过对生产力诸要素的物化使其发生质的变化,自主创新转化为从业者的技能,提高了从业者在食用菌产业生产中的能动性;自主创新使从业者生产对象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提高了食用菌产业生产对象的效能;自主创新优化了生产要素组合,使食用菌产业生产过程更加合理,食用菌产业增长的过程就是食用菌产业自主创新的过程。
食用菌技术创新是很多中国食用菌企业的软肋;技术引进是很多食用菌企业的硬伤。目前,我国食用菌行业可用资源大量减少,环境约束增强,气候变化影响加剧,供求矛盾突出,市场秩序混乱,劳动力价格居高不下,种菇比较经济效益下降,如何保障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健康、有序、稳定的发展,要有效应对这些挑战和问题,必须加强自主创新,不断提高食用菌生物转化率和资源利用率。及时由主要依赖资源投入、靠质和量的扩张实现增长,转向发挥人力资本优势,以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为主实现食用菌企业发展,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领域转移。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食用菌产业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