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七月,我撰写了一篇【从“煤老板”投身食用菌产业说起】的文章,介绍了山西煤老板
李秋娥由"煤老板"变身"菇老板",建成了山西省规模最大的食用菌生产企业,搞蘑菇种植和深加工的事迹,那么一年多了,李秋娥到底境况如何?我在始终关注着。
据最近的媒体报道:李秋娥的蘑菇厂前后投入就开支了近一亿,回报却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第一年不懂,种出的好蘑菇只卖10元一斤,品种差的只能卖两三块,一年下来,抛去开支,只挣了2000块。第二年,虽然情况好转,但也不尽如人意。谈到几年来的发展,李秋娥对记着说,因为有炼焦和卖煤的收入,保证了她在做菌类食品加工时的持续投入,否则已经死掉几次了。“资金是最大的问题。我不是没想过找煤老板融资。我在煤焦行业混了这么多年,认识的煤老板里有钱人多了,他们困难时我也帮过他们,可现在需要帮助时就一个也找不到了——他们看不上种蘑菇,觉得回报太慢,都不愿意投资。”李秋娥抱怨道。看来,李秋娥老板真真切切陷入了困境。真是为钱消得人憔悴啊。
李秋娥三年前就开始转型投资于食用菌产业,为什么现在企业还处在的痛苦的磨合之中, 李秋娥买专利上了一条蘑菇加工的生产线,可以生产蘑菇的罐头、速食小食品和营养品,设计年产量3500吨,自己的企业也成了华北地区食用菌加工的最大企业,难道这条路子错了吗?。笔者自认为李秋娥战略眼光还是不错的,为什么却陷入困境?
资金断流是一个问题,正如李秋娥前面所讲述的,还是有些煤老板他们看不上种蘑菇,觉得回报太慢,都不愿意投资,民间融资不行,银行贷款也不行吗? 正如他们反映的:“按理说我们有500亩的大棚,一个亿的固定资产,拿来做抵押还贷不到款?可实际上就是贷不到,银行就不贷给我们。”是这个地区政府与银行太势利的原因吗?
据报道,作为一个名声在外的转型煤老板,李秋娥几乎每天都要应付记者和各种评比,去年底一个记者做完采访,要求她给报销1万元的差旅费,她想了想觉得有道理,就老老实实地给了,但那人转头又来要更多,李秋娥只好说,公司真的没钱。这个问题说明了什么?
“种蘑菇太复杂,就像养小孩。”李秋娥说公司花费了10万元提供免费培训,带动了周边1000多户农民一起种蘑菇,但产品还是供不上。公司150多个员工几乎都来自本村和附近的村子,因为条件差,“外地人来了留不住”,而同样无奈的是,即便是本地工人也难办——他们大多原本是煤焦工人,对种蘑菇既不感兴趣,也不开窍,“外地人来了拼命学,学会就走人,本地人是白学还不想学,学也学不会”。这又说明了什么?
据了解,李秋娥办公室书架的角落里放着一幅“奋斗”字样的条幅,但已落满灰尘,废弃不用。现在,她的桌前挂着一幅字,上面写着“天道酬勤”。最好的时光已经远去,这是如何造成的?
提起山西煤老板,那是有钱人的象征,他们从事的煤炭作为特殊稀缺商品,不需要太多的营销理念,煤老板很少去学什么现代企业管理。仅仅一个“黑心”就可以了,这会不会是投资食用菌产业最大的劣势?
还有大多数煤老板财大气粗,一掷千金。如果将其秉性转移到食用菌企业中来,效果能好吗?
食用菌产业属弱质产业,受自然和市场风险双重影响大,周期长、利润薄,需要大量占用资金,特别是流动资金涉菌企业项目建设中,往往对固定资产投资给予重视,出现一些投资规模较大的食用菌企业,但对后续经营中所需要的流动资金认识不足,导致项目建成后,发生了流动资金不足被迫停产或季节性生产,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再好,经济效益无法保证,结局肯定是开花无数,结果很少。这会不会是主要原因?
食用菌这个产业的复杂性,绝不是用钱可以砸出来的,如果大环境滞后,也绝不是做个大的食用菌企业就一蹴而就的,而需要培育食用菌产业群,规范行业标准法规,或许才能带动食用菌产业的振兴。山西煤老板李秋娥投资食用菌陷入的困境或许说明这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