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高中毕业无奈返乡 努力奋发积极向上
1968年12月30日,我高中毕业,回到了故乡,叫返乡知青吧。因为在此之前,已经有大批北京知青来山西插队落户,我村就有来自北京的20名知青落户,我们返乡也就在意料之中,虽没有感到丝毫意外,但也实在是无奈之举。
回村的第二天,我就下地劳动了,那一段的工作就是在墓山前修小水库,刨土、垫坝、打夯。打夯时,要14个人参加,其中有一个唱夯的,当时唱夯的好手一个是叫长五的,一个是我的童年伙伴叫和和的,都是两个大个子,大个子一般是挑头的,我打夯时也是挑头的时候多。唱夯时不但要风趣幽默、见什唱什、随机应变,可提高大家的兴趣、乐趣,减轻疲乏,而且要层次分明、悠扬顿挫、节奏感明显,这样大家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大家也许是出于客气,就让我也试一试,再三推辞不掉,一唱见分晓,众人四分五裂、夯干七上八下,根本不能干活。看来,任何一项看似简单的工作,都需要实际的参与和积累。
当年回村参加生产劳动,是国家大势所趋,也没有什么怨恨怨言,也只能是车到山前必有路了,就跟着形势走一步算一步吧,反正什么时候也积极参与就是了。咱除了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外,业余时间也要参加社会活动啊!记得第一件事就是主动申请参加所谓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其实就是冬天组织的文化娱乐活动。我虽然没有这方面的天赋才能,但还是硬着头皮申请,其实这就是老梁一生不得安生、喜欢折腾的本性。当时宣传队排演的节目就是那几个样板戏,什么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我在剧里担任过的角色就是沙家浜里的基本群众、红灯记里粥棚里喝粥的老头,在智取威虎山里倒是担任过一个重要角色,就是长腿孙达得,咱个头高啊,里面就是一句台词,“报告,情报!”,咱也是老踏不上鼓点,当时的导演,计应哥只能无奈地摇头。
老梁在剧中担任不了角色,可在剧外还是有影响的,就是咱与剧中的头号角色搞上朋友了。剧中担任李铁梅、沙奶奶等角色的XXX也是回乡知青,是河边初中学生,说起来是校友。那是咱老梁第一次正儿八经的搞对象、谈朋友,好像也没有什么花前月下、窃窃私语。只是第一次见面还没有说话,就感到这位女孩子有气质、有素质。交往后,还真是心地善良,对咱老梁是言听计从、百依百顺。说实在的,我们那时候可是心地单纯、真心相爱,毕竟是刚刚20岁的小伙子,18岁的小姑娘啊!不过,我们这段缘分没有维持多久,我的母亲坚决不同意,原因不是女孩子不好,而是另有家庭原因。就在1969年的夏天,痴心的女孩子一家就移民离开了本乡本土,记得离开那天,正好老梁要去忻县出差,一路上与女孩子还真有难分难舍的感觉。
老梁第二次主动出击就是找到大队科研组的负责人,当时革委会副主任,绪召哥,咱有全村唯一高中生的牌子,咱一说,绪召哥就同意。到了科研组,可以说是英雄有了用武之地。当时,科研组就是要搞科学种田,具体项目就是玉米双交种和高粱杂交种的生产,简称制种。咱当时主动申请进入科研组,而且也喜欢搞点技术性工作,干活实在、工作积极,因此不但得到当时革委会主任、副主任的重视,也很快得到顶头上司满清爷的赏识,就将科研组的核心技术工作,花期相遇监察的重担交给咱老梁了。
记得满清爷当着母亲面也夸奖过咱,母亲闲谈说二娃的脚大,满清爷实际是话中有话地说,脚大走路稳当踏实啊!这句话是母亲告诉我的,母亲很聪明,知道满清爷对咱满意,特意回来跟我讲的。当时村里的革委会主任是国茹哥,有次,他发现了咱的小笔记本,上面记载着许多农业技术方面的资料,就专门给咱留言:芝荣,看到你的笔记,知道你真正爱上了农村的工作,祝你在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之类的话语。芝荣是咱在参加工作以前的名字,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就改成了枝荣,对此,咱以后抽机会详细解释。
当时,我在科研组的日常工作就是每天记载高粱叶的生长速度,雄性的和雌性的同时记,然后统计、计算,如果生长速度不一样,花期有错开的危险,就给父本或母本浇水施肥吃偏饭。老梁这项工作感到有兴趣、卖力气,每天早晨就上地观察,晚上再将20多个观察点上叶片生长速度统计出来,数据定期报给领导参考。
老梁这项工作,既体面又神秘,当然也引起一些人的嫉妒。咱当时的二娃子,村里又没有背景、没有关系,这样的美差竟然给他了,而且还是领导经常表扬的积极分子。于是就有那么几个人故意和我过不去,几个农村孩子的恶作剧咱倒不在意,在意的是一位我当时的好朋友,文化程度也较高,竟然与那几位同流合污,我就有点茫然、有点迷惑了。以后,咱老梁大学毕业,分配到地区农业局后,这位昔日的同学还想重新拉拉关系,但咱老梁只是不亢不卑地接待了一下,他看看没趣,也就再没有多少来往了。
当然,咱的技术神秘性、工作的积极性,小伙子的文化素养、身体素质,肯定也会引起女孩子的注意。在此期间,咱也发生过一点精神罗曼蒂克,与一位女孩子有过一点心灵感应,她单独拜访过咱的科研基地,也与咱单独进行过交谈交流,但那只是心灵的瞬间,没有什么肢体的接触,而且很快就烟消云散,恢复正常的同学、同志关系了。 后来,这位女孩子也上了大学,来了北京,至今我们也保持密切联系,她也是咱故事会的忠实听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