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论坛首发】 如今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自然引起不少地方政府的关注,不时兴起一股股推进食用菌规模经营的浪潮,不可否认,食用菌生产总归要向规模经营的方向发展,专业菇农借此可以增加收入。但食用菌发展规律同农业其他发展规律本质是一样的,不会自辟蹊径搞出别的什么花样。扩大每户菇农的经营规模,才有可能获得比较高收入。
虽然食用菌规模经营是必然规律,但现在的食用菌规模经营发展似乎难说自然和健康。我们仍然不时看到一些地方政府在“忽悠”农民种菇,吉林省这样的事例每年都有发生,某县一偏僻小镇,当地政府竟推动上百户对香菇栽培毫无所知的农民搞什么半熟料地栽香菇,结果造成一片绿海,菇农苦不堪言。近闻又有一乡镇搞什么百棚花菇生产,而且还是在吉林省西部地区,这里缺资源、缺技术、缺香菇生产的小气候条件,我敢断言,这又是一场悲剧。刚刚与某大县的一位官员通了电话,去年耗资巨大的棚膜工程,所种的食用菌无一例外损失惨重。等等这些,强制菇农实现食用菌规模经营。当地政府干预的实在太厉害。按我的预测,在未来几年里,只要菇农逐步适度上点规模就不错了,太快了可能会麻烦重重。我国局部地方可能快一点,但总体上还应有节奏,不能太快。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对食用菌发展的热情似乎过了头,恨不得在几年之内让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辖区实现“大菇场化”。很是让人担忧!
食用菌规模经营的发展如果不能和市场发展步伐相适应,可能在总量上减少菇农收入,而不是增加菇农收入。不少地方出现的规模经营食用菌“大户”往往是城里人,是城市资本在食用菌领域的投资。他们搞了大菇场以后,可能会支付当地两笔收入,一是地租,二是雇佣农民种菇的工资。现在的地租比较高,其中一部分是所谓“规模收益”的转化。而我们知道,食用菌行业是竞争性行业,利润率平均化过程终归会蚕食高地租,目前这种热头上的高地租不会维持太久。一旦竞争激烈,种菇“大户”不能得到资本的平均收益,就会“土豆搬家”。这几年,各省各地已经有了这样的情况发生。
食用菌规模经营的发展如果不能和其他条件相配合,还可能减少食用菌产品总量,加剧食用菌产品市场的供求紧张局面。从理论上说,“大户”经营食用菌会以利润最大化为原则,管理、技术等等原因,难以搞精操细作,难以追求产量最大化。小菇农则不然,他们可能精操细作,这种情形可能导致食用菌产品总产量的差异。食用菌规模经营当然会产生“规模收益”,但这种收益主要可表现为成本的降低,并不是产量的提高。
我们还担忧少数地方政府借发展食用菌规模经营之名,行圈占土地之实。一些地方政府把土地集中起来后,借“食用菌科技示范”、“设施菇业”、“观光菇业”的等名目,在土地上搞了许多永久性的设施,为土地用途的转移埋下了伏笔。还有少数地方政府大量圈占农民的土地以后,干脆不认真种菇,就在等待时机转移土地用途,试图获取更大的利益。长春郊区不少菇棚的被征占,获利最大的还是那些政府官员足以说明这点!
笔者认为:搞食用菌规模经营尊重菇农意愿。政府还是要耐住性子,不要太着急。决不能理解成经营规模越大越好,食用菌规模经营大小要决定于自然条件、社会化服务的配套条件和生产资料的性能,以及经营者自身的素质和管理水平。
在食用菌这个产业,要找出什么好事情是政府“管”出来的,还真不容易。过去几十年里,政府过度干预菇农的生产经营行为常常没有什么好处。在食用菌规模经营这个问题上,地方政府也应力戒过度干预。一定要循序渐进!参考文献略【作者myb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易菇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