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食用菌有大小年之说,笔者认为与年头的干与湿有直接关系,下雨过于频繁或长期的持续干旱自然导致野生菇的锐减,我们常说的雨后天晴好采菇就是这个道理。
人工栽培的食用菌虽都采取保护性栽培,但受气候的影响也比较大。我们不难发现,黑木耳蔡培再怎么浇水也不如来一场雨水生长旺盛,外边阴雨连绵,棚内的菇也长势好。当然这都要有一个’度”。
水份代谢对食用菌栽培很有意义:食用菌体内细胞水份与外界环境的水份交换,保持了细胞内的水份平衡,同时也加速了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积累,有利于食用菌的生长发育和提高子实体的产量。实际栽培时,接种之前培养料有足够的含水量,在培养料的营养物质相当充足的条件下,菌丝体生长旺盛,吸收作用增强,同时消耗大量的水份,增强了菌丝细胞的吸水能力,因而造成培养料含水量的减少,一旦含水量降低,进入培养料的空气就增多,又加速了培养料水份的蒸发,此时,虽然限制了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但是细胞的吸水力却增大了,因此应多喷洒水以湿润培养料。喷水量越多(注意:喷水不能超过培养料的最适含水量)子实体的发生量就越多,同时随着子实体的长大,水分的散发量也越大,故应随时补充水份,因此,及时补充适宜的水份是促进子实体发育和提高子实体产量的重要措施。
水份对食用菌不同发育时期的影响:水份包括食用菌生活基质的含水量和栽培场所的空气相对湿度,相对湿度愈低(即百分率愈低)不饱和度愈大,因而蒸发和蒸腾作用也就愈大,栽培室和生活基质就愈容易干燥;相对湿度愈高,不饱和度愈小,蒸发和蒸腾作用愈小。由于大气湿度的高低是随气温的变化而有差异,因此凡是影响温度的因子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湿度的波动。
食用菌的不同发育阶段对水份的要求:在食用菌的菌丝生长阶段对水份的要求主要体现在生活基质(培养料)的含水量。湿度过低,会显著影响后期出菇,但湿度过高,会导致透气性不良,氧气不足,使菌丝生长受到抑制,而在子实体阶段除了生活基质的含水量之外,更重要的是空气相对湿度。但湿度也不宜过大,若长期处于高湿状态,则又会由于缺氧而抑制其生长,导致子实体腐烂,子实体生长阶段理想的湿度要求应是干湿交替,这样可促进优质高产。并明显减少杂菌感染率。尤其是菇的转潮期,一定要使栽培袋有几天干燥时间,让菌丝有个休养生息的机会,使菌丝充分积累营养后再喷水,恢复湿度。保持“干干湿湿,干湿交替”的原则很必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