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易菇论坛 - 食用菌论坛网!】首页English한글역日本语手机版论坛设为首页收藏
良工机械

易菇论坛 - 食用菌论坛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04|回复: 0

[原创]蔬菜滞销给食用菌界的反思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1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1-5-2 07:58:00 |显示全部楼层
 

易菇论坛首发】最近一段时间,全国各地不同程度出现蔬菜滞销导致价格暴跌的现象。甚至出现了菜农顶受不住压力而自杀的悲剧。联想到我们食用菌行业不时出现的菇贱伤农现象,我们不得不未雨绸缪,反思一下我们食用菌行业。

                                             

对于众多菇农而言,如何抵御市场风险仍是关键之关键。我们的食用菌合作组织,诸如食用菌协会,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等至今还未能普及,一些措施诸如农超对接等实施起来相对困难。普遍仍是一家一户的传统生产模式,如果出现食用菌价格下跌,各家各户都会承担着全部损失。

 

防范食用菌价格暴跌,既需要影响大、见效快的短期措施,更需要有长远的政策,从根本上走出菇价变动周期。因此,首先需要弄清的是,菇农更需要得到政府怎样的帮助?如果政府职能部门能加强商业与菇业合作,促进产销衔接;细分产销信息,拓宽销售渠道。这措施,如果能够得到有效执行,那么,很多菇农或许能够避免菇贱伤农现象的发生。


说句丧气的话,在现实菌界中,靠这些措施根本解决菇农的问题,却相当不容乐观。比如“农超对接”能够降低流通成本,可推行的十分不理想。目前,全国食用菌产品经由直采直销销售的比例低的相当可怜。一家一户生产食用菌,农超之间也难以实现有效对接。


实质上,无论是从农超对接、信息发布,都在执行环节遭遇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一家一户的食用菌生产方式。零散的生产方式让菇农和超市、市场之间的沟通成本居高不下,也让一些好措施推行起来相当缓慢。


应该说,农超对接、打破信息不对称,方向都是对的,然而,现在,菇农迫切需要的却是生产组织方式的升级,即从一家一户向现代化、规模化、组织化转型。食用菌生产如果不能完成企业化转型,就难以降低市场交易各方的成本。


照理说,这些问题完全能够按照市场自发的秩序完成,并不需要政府做些什么。但是,大多数的菇农仍然是个体户的生产就说明,或许因为有些制度的存在,制约了食用菌市场化的发展和升级。实现了规模化经营的菇户,他们建立的食用菌合作社与大中城市的超市对接,能有效避免了这种现象发生。


  菇农更需要得到政府怎样的帮助?不必要去细微地指导他们的生产和销售,这些通过市场都可以实现;菇农更需要的是,拥有参与市场交易的完整的权利和作为公民的基本保障,政府可以帮菇农寻找销路。其中包括组织指导大型连锁食用菌企业、食用菌产品批发市场等流通企业直接采购食用菌产品。


  蔬菜价格的暴跌,有权威人士觉得,日本地震并造成核泄漏后,“大叶蔬菜更容易沾染核辐射”的消息,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我到觉得这给食用菌大发展带来了很好的机遇,众所周知,食用菌都是保护性栽培,除黑木耳少数几个品种外,都在温室大棚进行,受核辐射的几率很低,我们菌界可以加大这方面的宣传,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不失为一种好的策略。

笔者前几天到长春市的大型超市调研,虽然传说的菜农手中的菜价低得可怜,但我并没有却觉到菜价下降。菠菜2元一公斤,卷心菜2.4元1公斤,问题出在那里?蔬菜供应要经过多道手续:先从田间到批发市场,再从批发市场到农贸市场,最后到消费者手中。我们食用菌也何尝不是如此呢?食用菌销售流通领域不畅通可能是主要原因。所谓的“菇贱伤农”,在食用菌产品整个供应链条中,总是菇农和消费者两头利益受损,中间商却毫发未损。当然食用菌批发商和菇贩也抱怨,食用菌销售中间的运费、包装费、人工费用、摊位费以及运输途中的损耗等费用如此之高,利润也低的很,商家无利不起早吗。我们的政府如果严格监管中间批发环节,畅通绿色通道,并对那些食用菌经销商一定的优惠政策。会出现这种情况吗?某些地方政府的不作为,指导调剂不力。对本地食用菌的栽培情况缺少基本的了解。未能充分利用手中掌握的公共权力和信息资源,对菇农种什么菇、种多少做出引导,为食用菌产品寻找销售渠道更是难有作为。盲目与信息掌握量少的菇农,加上不负责任的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导致了食用菌类似蔬菜价格暴跌这样的危机难免在食用菌行业重演。


 防止“菇贱伤农”现象出现,笔者认为还要从根本上改变菇农的弱势地位,增加他们在食用菌产品交易中的话语权。如果不能从体制上增加菇农们的议价能力,“菇贱伤农”不可能避免。在现有的定价机制下,菇价基本由经销商把控,无论是菇农低价售菇,还是市民高价买菇,利益基本不会遭受损失的只有食用菌经销商。他们可以通过压低批发价和提高交易价的方式来转嫁成本,而为之埋单的菇农和消费者基本不具备抗拒能力,我们的菌界同仁尤其是菇农是否尽快建立自己的行业组织,利用完善的信息协调机制控制盲目生产的风险,避免“菇贱伤农—减少栽培—价格升高—扩大栽培量—菇贱伤农”的恶性循环。还有要提高食用菌规模化生产水平,突破“一家一户”生产形态的局限。食用菌生产产业化水平过低,“一家一户”的生产模式本身就暗藏风险,菇农自身很难回答“种什么赚钱”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只能靠猜靠蒙,这种局面亟待改善。我们的涉菌职能部门也应该有所作为。参考文献略【作者myb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易菇论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易菇商城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