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论坛首发】在我们食用菌行业,有知名度的专家学者很多犹如《西游记》中孙悟空,抓几根毫毛就能分身,在自己的本职岗外,到其它院校、科研机构、食用菌企业兼职,且领取的薪水不菲。对这个问题该怎么看?
我觉得最根本的还是体制问题,说食用菌知名专家学者见钱眼开,有便宜就占,可能有辱斯文。但在目前的体制,制度存在者严重漏洞的情况下,谁能保证每个专家学者都能洁身自好,做道德的楷模呢?即使有些专家学者自命清高,能谢绝各种兼职,但又有几人?有些食用菌专家成了演讲家,因为这确实比做学问、搞研究赚得多,钱也来得快。
食用菌是弱势产业,虽从业人士众多,但人才济济还谈不上,尤其一些较为年轻的食用菌科研教学人员,难以出人头地,薪资也不高,而他们付出艰辛的努力,却很难主持食用菌科研项目;相反一些在食用菌圈内有话语权的知名专家学者却能到处挂名,占尽无限风光,这种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赢者通吃、贫富不均的反差确实令人愤懑,但原因还是体制的问题,教学与科研的制度出了严重问题。少数食用菌知名专家学者之所以能“卖名”而市场广阔,是因为我国是行政权力主导教学科研活动。需要请一些食用菌知名专家学者来挂名,这也是政绩工程的体现。如此对外宣传脸上有光有彩,对上则能申请食用菌大的项目经费,何乐而不为呢?至于这些挂名食用菌专家学者究竟能为本机构的学术水平提升、教学质量的提高,就无关轻重了。
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涉菌高等科研院校真的遵循教学科研的规律,决策目的真是为了学术,为了学生,请挂名而不出力的食用菌专家学者来兼职,是亏本的买卖。这种亏本的买卖谁会做?谁愿意当冤大头?
在开放的菌界里,食用菌知名专家学者是稀有资源(冒牌的除外),他们也确实不应该属于某一个机构,他们的知识能由更多菌人享受本来是件好事。兼职现象应属正常,但关键是要有好的制度规范,要有食用菌学术共同体的自律。
另外需要菌界警觉的是一些食用菌伪专家的走穴,尤其是到食用菌企业指指点点,祸害无穷。这些年来,食用菌产业刚刚有点起色,就冒出了一些食用菌伪专家又“炒”又“炖”,使食用菌行业成为一潭混水,一潭苦水,一潭泪水。当下,再由食用菌伪专家走穴这根“搅屎棍”一搅,更加令正直善良之菌人惨不忍睹,欲哭无泪!
为了食用菌行业的健康纯洁,食用菌真正的专家学者要自尊自重,伪专家应当自杀自灭!这非情绪的宣泄,而应当建立长效的机制,好的制度。 “君子乐得做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小人也是没有办法才做了小人。尽管我们菌界同仁心怀悲悯,但还是要劝那些食用菌伪专家退场!参考文献略【作者myb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易菇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