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公虫属鞘翅目,郭公虫科。其为黑木耳的主要害虫之一。在黑木耳的主产区都有发生。
【形态特征】
成虫雄体长10~14毫米,雌14~18毫米,全体深蓝色具光泽,密被软长毛。鞘翅上横带红色至黄色,头宽短黑色,向下倾。触角丝状很短,仅为前胸1/2,赤褐色,触角末端数节粗大如棍棒,深褐色,末节尖端向内伸似桃形。复眼大赤褐色。前胸背板前较后宽,前缘与头后缘等长,后缘收缩似颈,窄于鞘翅。鞘翅狭长似芫菁或天牛,鞘翅上具3条红色或黄色横行色斑,足蓝色5跗节。幼虫狭长,桔红色,3对胸足,前胸背板黄色几丁化,胴部柔软,被有淡色稀毛,第9节背面具1硬板,腹端附有1对硬质突起。
幼虫头部白面扁平,腹面突出;触角3节,上唇及唇基明显;腹部10节,具尾突。
【发生规律】
郭公虫成虫多在耳杆下面的遮阴处活动,成虫和幼虫均能钻入耳杆皮缝中啃食黑木耳菌丝,并能从耳基处啃食,喜欢啃食湿润的黑木耳子实体,还会危害耳杆上的干木耳。
郭公虫1年发生1代,成虫常常聚集在耳杆触地处越冬,幼虫于4月上旬开始化蛹,5月中旬陆续羽化出巢,此时有少量越冬成虫在耳杆上危害。6月幼虫在耳杆上啃食耳片,7-8月新的成虫形成。成虫取食植物补充营养后,开始交尾、产卵。1龄幼虫也会寻找并钻入火红拟孔蜂的巢室,取食火红拟孔蜂幼虫,直至结茧化蛹。室温条件下,卵期约6-8天,幼虫期约260-280天,蛹期约40-50天;雄虫寿命约28-30天,雌虫寿命约35-40天。
【防治方法】
1:清除耳场附近的砖瓦、石块及其他杂物,消灭越冬成虫,并在耳场四周喷洒500倍的“耳虫金钻”药液,减少虫源基数。
2:在成虫羽化初期,在耳杆上及菇场四周喷洒上述杀虫剂,防止成虫蔓延。
3:发现耳杆内有幼虫危害时,可以用600倍的“耳虫金钻”稀释药液装在大桶中,将耳杆放入药液中浸泡4-8分钟后取出,可有效杀死耳杆内的幼虫。
4:郭公虫有趋光性,5-7月在成虫发生盛期,夜晚可在耳场悬挂“食用菌专用杀虫灯”进行诱杀。 【本文作者 袁世平 13329888068 病虫害防治QQ 9694307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