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资料引自翻译材料《荷兰蘑菇栽培》一书。
通常生产蘑菇的培养基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堆料的加热。通常在露天或有遮盖条件下进行,秸秆和畜禽粪被加湿成堆放置,每几天进行一次翻料。 第二阶段,是在有条件下进行的,通常是在菇房里的菇床上进行或隧道里散放。 在开始的几天里,将堆肥堆放成约6米宽的料堆来进行堆肥。整个过程需要6周的时间,每周进行一次肥料的翻堆。料堆的主要部分是处在厌氧性的条件下的。逐渐的会发现,直到将堆肥放入菇房,将料维持在高温对堆肥有好处。
1935年LAMBERT在美国分析了整个过程得出结论,准备堆肥的最好条件是将其处于通风良好的地方,堆肥的温度在50-60℃之间。这样可以使料堆变得窄小。之后不久SINDEN和HAUSER将整个堆肥过程缩短了,被称为短期堆肥。之后长期堆肥法被RIBER采用。现在所广泛使用的方法和时间介于两者之间。这意味着第一阶段要用2周,包括预先处理和对粪料进行湿润。尽管这是很庞大的过程。
在德国VON发现堆肥堆制过程还是会有不同结果发生,以致他找来完全不同的培养基来彻底取代堆肥。在以后的几年,配制出TILL培养基,由麦草.白色泥炭.钙化碳酸盐,棉籽粗粉,和大豆粗粉。将这些物质混合,加湿,播种,菌丝在完全消毒的条件下生长,发菌期较堆肥方式长一倍,且成本高所以从没有实际采用过。这项研究工作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对培养基堆制目的的了解,清楚地显示当堆肥过程被完全取代时蘑菇的产量会趋于平均。尽管在这一过程有灭菌处理,但不意味着整个的生长过程不用在完全消毒的条件下进行。因此体现了堆肥的作用。
在堆肥过程中,损失了大部分的原料,但是留下来的物质可以将这种情况弥补。这说明蘑菇可以在非消毒的培养基中生长良好,杂菌无法生长或生长缓慢。
德国VON的实验提供了熟料栽培双孢菇的一些信息,希望对你有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