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双孢菇栽培模式应该变通一下了》
偶然读到《易经》中的一句话:简易,变易和不易;唯一不变的是:“变”。 变就是发展,发展就会提高生产力; 不可否认张树庭教授改变当时双孢菇生产一次发酵模式,引进二次发酵技术给国内蘑菇生产带来的巨大效益;同样不可否认广大的福建菇农推广漳州栽培模式给中原地区蘑菇生产带来显著量的飞跃。
但随着推广范围的扩大,相应蘑菇栽培模式也需要“因时而变”、“因事而变”。
近来观察发现在内蒙、东三省和西北地区,全盘引进的福建漳州菇房栽培模式就需做些改变。
其一:北方地区气候干燥,漳州式菇房层层设对流窗不利于保湿。要氧气 没了湿度,要湿度 没了氧气,调节难度加大。
其二:北方地区适合双孢菇生长的适温时间短,漳州菇房对自然温度依存度大,缺少升降温配置,在有限的时间拿不出相对中原地区的高产量。 目前北方地区多数双孢菇基地处境堪忧。
北方地区要发展双孢菇生产就必须结合自身地区特点,趋利避害,变劣势为优势,找出适合本地的栽培模式。 下面提几点建议供参考:
1:北方夏季昼夜温差极大,地下水温度又低,仅9-10度,我们可不可以利用9-10度的地下水做冷媒进行冷热交换使菇房降温,实现夏季6-9月的反季节双孢菇生产呢?
2:北方相对湿度小,但地下水层位置低,可不可以把菇房做成半地下式的,即保湿又利于蓄热蓄冷。少开窗口定向送风呢?
3:漳州式菇房冬季加温是个难题,北方可不可以将屋顶做成采光模式引光加温,棚内吊层黑膜遮光,棚内上下的温差通过小风机循环调节呢?
总之要千方百计探索出适合本地的菇房设施和栽培工艺。
前期技术必须引进,因为我们不了解;后期技术必须变通,因为我们要可持续发展。北方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稻草牛粪草炭土很多;人工成本也不高;同时国内的双孢菇市场每年的6-9月是个空白期,只有少量的工厂化蘑菇和青海的高原蘑菇在供应,内蒙、东北和西北等地区恰恰应该抓住这个时间差,变通工艺,完善设施,走好反季生产双孢菇之路。
上述建议只是一家之言,供参考 安广杰 201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