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遇到了瓶颈,就出去转了转。
目前市场上需求最大的并不是新技术的应用,而是标准化的经营管理。菇农种植食用菌已经有了技术基础(新菇农需要生产技术指导),需要的是稳定的销路和长期的采购商。
经过沟通,客商标准化、政府标准化、农户们认为的标准化三者差异巨大。行业协会虽然经常举办,但资金链无保障,每次都要会员掏钱,人们有抵触情绪,菇农参会的可能性更小。
经过和协会、菇农的交流,协会愿意成立这样的培训机构,目的是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收取培训费,兼顾在企业和菇农间赚取差价、服务费。菇农希望多交流,希望提供免费的技术指导、免费的服务信息(在收费培训方面我还没有做,正在准备问卷调查)。
棉籽皮价格上涨,今年以玉米秸秆为主,技术成熟区种植面积并没有太大萎缩,约占原面积90%。得到的另一个信息是,有利生物有机肥料(发酵肥料)推广,看重取代尿素、复合肥,价格低,只要和原来产量相当并不重视高产。农户也希望把自己的产品宣传成有机产品。
综上所述,在增产、改善品质等技术投入上政府、企业、农户并不重视,政府要的是政绩、企业要的是低价格高品质,农户只要成本、价格。泥土和破砖烂瓦建造的菇棚、人们急功近利不谈生产只问价格、协会绞尽脑汁讲赚钱不讲食品安全,一些菇农和协会希望客商和政府提供免费的资金支援,大家对消费者需要的健康、美观的安全食品概念模糊,搞不清谁是受益者,不是干事业的基础。
这些情况,反映出食用菌从业人员的浮躁和技术发展的停顿。
行业需要一个交流信息的平台。包括由企业向农户传达消费者需要什么产品,什么标准的产品,农户应当怎么做?农户希望企业能够为我们做什么,需要些什么样的技术,需要向外界传达什么信息?政府通过这个平台又能做什么文章,能够对食用菌行业提高到什么高度?
这个平台怎样自给自足、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