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论坛首发】希望超市、尤其是大型超市指导食用菌企业的生产管理,变强势角色为与食用菌企业平等合作。这恐怕是众多食用菌企业和菇户的心声。
食用菌产品想进超市,对于食用菌企业最头痛的就是账期问题,一般超市资金结算期都在1-2个月,这对于食用菌企业尤其是菇农来讲,积压了资金很难周转。
超市渠道推销食用菌产品,需要提供一些相关证件如标准化执行、品质保证、信用风险、产品认证和税票等,所以多数食用菌企业只能“望市兴叹”。
如果食用菌企业营销渠道定位于超市,解决的方法就是修炼内功,要改变与超市谈判时“不对等”的现状,必须在食用菌产品质量、规模、品种、储藏、运输、营销等方面练好内功,使自己在超市这样的巨人面前,个子变得更大更强健。
目前不少食用菌企业及广大菇农更多的是在担任生产的角色,相关的销售资质还不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食用菌企业进超市的积极性。而且不少企业还不能开具税票,因此,可由食用菌龙头企业打包,由食用菌企业营销打响品牌,实现与超市对接。
食用菌龙头企业可引导菇户规范种植、标准化生产,通过产品回收并操作体系认证,打进超市。效果会不错。
食用菌企业还应积极在营销上下苦功,由龙头企业做营销先锋,申报原产地认证,设计新颖的包装,对产品进行全面的品牌包装,在各大超市中全面开花。
为了打破自身的局限,一些地方的食用菌企业可尝试“联合”。为了解决各自共同的软肋“规模小、销路不畅”,聚首商量组建合作联体,通过成立合作联体的方式扩大规模,丰富产品品种,实现信息、设施、谈判等资源共享。初步达成合作方式:各家食用菌企业与超市谈判,均以合作联体的身份出席,拿到订单后,分派给主打食用菌企业;在利益分配上,根据提供产品的食用菌企业在此产品上的得利,提取20%归合作联体所有,用于合作联体在市场开拓上的经费。
据有关专家介绍:“日韩食用菌产品基本是产销衔接。经由超市销售的比重达70%以上,而我国目前食用菌产品多数都有蔬菜批发市场、农贸市场销售,经由超市销售的比重只有15%左右,与国外差距较大,发展潜力也很大。
有实力的大型食用菌企业可巨资建现代化食用菌产品加工、冷链物流系统,并建立联接企业指挥中枢、物流中心、销售门店和专业合作社的信息管理系统,多层次与超市对接。
当然食用菌产品与超市对接,要克服“口径不合”的障碍,可以主打两种方式:一是扶持有实力、建有多品类基地、专业从事食用菌产品批发的流通企业、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发展,引导其前与食用菌生产基地对接(重点发展紧密型、半紧密型“公司+合作社”模式),后与大中城市大型超市对接。二是支持致力于扩大食用菌产品终端销售的连锁企业发展,引导其重点发展“超市+基地”模式。针对规模化、多品类的经营特点,支持其在大中城市、或以多个食用菌产区为片区,建设食用菌产品配送中心、食用菌产品冷链系统。实现菇农、消费者、企业三方受益。参考文献略【作者myb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易菇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