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从破庙里崛起的怪才
古田县是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犹以森林资源最为丰富。历史上不少文人骚客都描述过当时山多林茂的景象。
“郁郁层峦夹岸青,青山绿水去无声”(宋-朱熹);
“峭壁缘云危度马,丛林碍日乱啼鹃”(明-郭文涓);
据清乾隆版《古田县志》记载,境内“长林”“树森”,以天然阔叶林和天然针阔混交林为主。而据新版《古田县林业志》记载,全县地带性植被是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有林地面积260.2万亩,占土地面积的72%强,按现有41万人口算人均6.5亩。田地面积人均1.1亩。气候湿润温和,难得有大的洪涝灾害。应该说,这是一块得天独厚的绿色宝地。
然而历史上的古田,却从来只是一片蛮荒之地,直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仍然经济落后,民不聊生,所以有大批的破产农民离乡背井,四出佣食,或者漂流海外。因此古田又是闽东北的著名侨乡,迄今共有20多万古田籍华侨分布在世界各地。只要看这一点,就可知道古田人为了生存、发展所作的冒险和奋斗。
这种冒险奋斗的倔强精神,发展到了改革开放年代,在新的机遇面前,以一种特别的方式表现出来。她的40多万儿女,为了脱贫致富,历尽千辛万苦,闯出一条以食用菌为支柱产业的路子。八十年代初古田刮起的“银耳”旋风,经过新闻媒体的传播,不仅震撼了八闽大地,震动了全中国,而且引起了世界的关注。据不完全统计,自70年代后期至90年,全国各地报刊上发表的,有关古田食用菌的新闻报道,多达1000篇以上,其中犹以新华社记者刘国栋采写的《瓶子里栽银耳》,县报道组李仕坦的《古田县食用菌生产发展快》,以及人民日报刊登的长篇通讯《银耳之乡——古田见闻》最具影响力。仅古田真菌厂就收到7万多封各地来信。
我对古田银耳的认识,也是始于八十年代初。当时福建日报刊登了一篇关于食用菌技术员翁西应事迹的长篇通讯。翁西应是古田回乡知识青年,没有考上大学,但是在困境中奋起。刻苦钻研银耳栽培枝术,并将自己所掌握的技术推广到群众中去。他的事迹和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使我一度起了去拜访他的念头。遗憾的是还没等成行,就传来了翁西应被安徽某市以优惠待遇招聘走的消息。前不久我到古田,跟相识的朋友谈起他,这个曾经名扬一时的自学成才青年,如今默默无闻。家乡的青年一辈几乎都不知道此人了。
在古田食用菌技术发展上作出杰出贡献的首屈一指人物,当属姚淑先。
姚淑先是古田大桥镇苍岩村人。历任古田县食用菌厂厂长和食用菌研究所所长。福建山湖集团总栽等职。兼任中国食用菌协会理事,《中国食用菌》杂志副主编。他在60年代就潜心于食用菌研究。置身于一破庙搞草菇栽培。同时经过900多次实验,终于在1977年首试成功耳木分离法瓶栽银耳,继后又率先引进棉籽壳试种银耳获得成功,促进银耳在全县大批量生产。1978年,古田县银耳仅1吨多,到83年达到978吨;5年间竟翻了近千倍。
姚淑先不仅在食用菌栽培技术上有一套,销售上也是个成功者。1984年他到深圳创办金明食用菌厂,经过数年奋斗,如今已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国食用菌大王。1994年他的公司出口干、鲜食用菌产品3200吨,创汇1560万元,使中国的香菇贸易处于全球主宰地位。
在古田,姚淑先是个妇孺皆知的传奇式人物,许多人以与他相识或有过交往为荣,更多的人羡慕他的成功与财富。如今的姚淑先,拥有数千万资产。据说他在香港、深圳,福州等地都购置了房地产,著名的福州国贸大厦就有整整一层属于他名下。
但在古田,他除了一座祖传旧居,并没有什么固定资产,也没有企业,只是有时来收购食用菌,将家乡生产的食用菌源源不断地销售到国外去。
我无缘认识他,但也和古田人一样,非常敬佩这位山沟里走出去的食用菌大王。他今年65岁了,我想这一定是个具有惊人意志和高度智慧的老人。但我最感谢他的是由于他试引成功并推广了棉籽壳栽培银耳技术,这项技术的意义,不仅大大降低了银耳生产成本,使这种本来只供少数有钱人享受的珍稀食用菌,走上了千家万户寻常百姓的餐桌。更重要的是,取代了以阔叶树为原料的传统银耳生产方法,因此救下无数树木,对保护森林起着重大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