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易菇论坛 - 食用菌论坛网!】首页English한글역日本语手机版论坛设为首页收藏
良工机械

易菇论坛 - 食用菌论坛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86|回复: 1

[原创] 谈菇农菌种买忧现象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1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0-3-29 17:33:40 |显示全部楼层
 

易菇论坛首发】说起菇农增产增收的困惑,容易想到食用菌产品“卖难”现象。但随着高效食用菌规模化推进,菇农增收的瓶颈正逐渐由产品“卖难”转向良种“买忧”。一些地方的情形表明,高效食用菌产业从规模扩张走向内涵增长,顺应菇农的“良种期盼”成为一道新课题。


  菇农选菌种,比挑女婿还上心


  “你家菌种买了吗,从哪买的,什么价?”这是笔者下乡到食用菌产区调研最常听到的话。听到这样的对话,原来是菇农们在相互打听菌种的信息。


  “现在买菌种,哪个不像挑女婿那样上心?”某地一位黑木耳种植大户说,5万袋能赚多少,关键看菌种,一只黑木耳母种5元钱,需要用300只。用好菌种能出4000斤干黑木耳,能买8万元,甚至更高,但菌种上出了差错,出不到2000斤干木耳,那就赔惨了。


  近几年,吉林省黑木耳生产规模迅速扩大,但菌种仍以各家自找门路为主,凭经验和供种单位的信用关系。


  “绝大多数菌种来自外省,很多黑木耳菌种经销商都在做这种业务。”一位知情人透露,有的菌种经销商在卖菌种的同时,也承诺技术指导,甚至还有的收购产品,但菌种渠道参差不齐,也潜藏着风险。去年,部分耳农从外省一家菌业公司进了3000只菌种,结果流耳问题严重,污染也高,耳的质量也极差。耳农们找到这家菌业公司找个说法。这家公司推说是技术管理失误和天气因素影响,耳农们则认为是菌种质量问题,带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纠纷。


  “买忧”和“卖难”,其实是道“连环扣”


  良种期盼,瓶颈背后是商机


  据我了解,仅吉林省黑木耳种植一项,全省绝不会低于6亿袋,仅母种就需要300万只以上,还有平菇、香菇、金针菇等。多么大的市场!而目前所有菌种需50%以上都从省外购进。很多业内专家认为,对引进菌种要重视解决“水土不服”和防止退化的问题,即使是好的菌种,也应避免过度竞争现象。


  菇农的“良种期盼”热,既折射了高效食用菌产业亟待突破的瓶颈,也昭示了其中的巨大商机。加大与高效食用菌产业相适应的良种科技储备和原始创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科研部门的大量努力,但前景却极为可观。【作者myb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易菇论坛】

主题

听众

1909

积分

金牌会员

发表于 2010-3-29 21:42:49 |显示全部楼层
俺们这里今年一家菌种场做了五万斤菌种卖给农户,二十天了大部分不萌动,现在还在打官司呢,唉,做菌种咋风险这么大呢,本来自己还想做这一行的,真的风险有些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易菇商城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