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论坛首发】食用菌专家学者和菇农是鱼水关系,这是不争的事实,在笔者接触的蘑菇圈里,菇农攻击学者专家的有之,但绝不在多数,大多数菇农还是很尊重专家学者,反之多数专家学者还是比较急菇农所急,需菇农所需的。但这个圈子里,也有部分人贬损菇农。我以为本不值得重视。他们本定“就喜欢语出惊人”。这种情况下人们不予理睬也就罢了,但难抑心中的愤懑,笔者呼吁贬损菇农要不得!
贬损菇农的那些说法可以归结为四类,一是说菇农的习惯不好,如不卫生之类;二是说菇农的心态不大健康,如自卑、猥琐等;三是说菇农道德水平低下,如势利、自私等。四是菇农观念落后,不接受新品种、新技术等。在我看来,这些情形并非菇农的本质特征;在一定条件下,呆在城市的圈里人也可以有这些特征。
从经济学来看,人的生活习惯与人的收入水平有关。记得多年前,城市人一些生活习惯也为人所诟病。他们住房面积小,房子里没有卫生间,所以一大早起床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提着马桶出门,要在大街上清洗马桶。想来他们也很无奈,卫生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现在一些农村地区食用菌发展起来了,菇农有钱了,有的菇农住房很宽敞,卫生习惯也变化了。城里人如果走到吉林省蛟河市黄松甸镇食用菌主产区,对那里的菇农生活也是羡慕不已。有的菇农在自己的炕席底下都能随手掏出2-3万元钱来。
至于菇农的心态,也很难说比城里的圈里人更不健康。诚然,由于大部分菇农的生活水平低,不得不为谋生接受一些菇棚劳累的活,这多少对他们的心态有影响。进城务卖菇看起来多少有点目光惶恐,显得不那么自信。但现在情况有了变化,开着小面包送蘑菇,心态就有了好转。我曾经多次到菇农家做客,很多菇农们性格都比较阳光,有的菇农还十分幽默,让我自叹弗如。有的菇农跟我开玩笑:我们吃菜是自己种的,没上化肥农药;吃的鸡肉、鸡蛋是笨养的,没有什么添加剂;喝的水是自己家的井水,好喝还不花钱……。比你们城里人幸福多了。
说到道德修养,我看城市圈里人和菇农不会有明显差异;如果一定要分出高下,我看菇农的道德水准说不定要略胜一筹。道理很简单。菇农多住在农村,在农村社会,尤其是相对落后的农村社会,人们之间关系的调整主要依靠道德;而城市社会道德对人际关系的调整作用可能不是最重要的,法律的作用可能更为重要。中国农村“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曾是普遍现象。道德这个东西越是在熟人社会,才越有约束力。有一次我到一位菇农家,这家正在扩建菇棚,左邻右舍帮忙的多达30多人,试想在城市的圈里人,你们能做到这点吗?就我自己而然,住在一个楼层里,邻居们几年都不认识。
所说菇农观念落后,不接受新事物也不尽然,有的菇农动辄投资几万元,毫无反顾的投身到食用菌这个产业中,不接受新品种、新技术,但那些伪劣菌种、虚假技术又有多少是城市的圈里人传播的呢?
说了上面这些话,当然不是说城市圈里人在道德修养和文明程度上和菇农没有差异,只是我不赞成人们过于强调城市圈里人和菇农的这种差异。所谓文明的确是一系列规则,其功利意义在于约束人们的行为,使人际之间的交易成本尽可能降低,以增进人的福利。人们越是交往频繁,交易的技术越是发达,人们的交易规则也就越成熟,人们也就越倾向于约束内心世界的邪恶的东西,文明的外观也就越突出。可以认定,文明取向是人类的共性。我国目前道德建设的突出问题是传统社会道德规则的约束力在下降,而法制社会的规则还没有完全形成。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菇农和城市圈里人文明程度也不会相差到哪里去。贬损菇农要不得!【作者myb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易菇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