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我国食用菌的发展,市场问题始终困扰着这个行业的健康发展,菇贱伤农的现象时有发生,我国著名食用菌专家黄毅教授曾对此有一句精辟的论述:“说明该农户生产量比较少,有时有货,有时没有货,也就是说栽培者生产量必须生产到一定的规模,才能够自己有定价权。我在上海自己开厂经历过,经销商需要的是长期稳定的货源当成头等大事,品质是第二,只要有稳定的生产量就有比较大的话语权,否则都是徒劳的。这也提示我们必须注意到生产规模和稳定性,小农作坊式生产和经营风险太大了,小农要承担市场价格变化风险,气候变化风险,技术风险,原材料涨价的风险等都得栽培者自己承担,所以我个人认为在技术成熟,能够稳定生产的基础上,根据自己技术水平,管理掌控的能力,依据当地气象条件,安排好生产,采取适当措施,提前或延长栽培期,尽可能做到均恒上市才是出路”。 “造成这现象的根源在于商品社会《物以稀为贵》的法则起主导作用。十几年来市场价格总是波浪上下起伏,向上走。市场决定价格,不是任何人可以左右的”。笔者十分同意黄老师的观点,但笔者试图用另一种思维考虑这个问题.那就是舆论导向与菇菌消费的关系问题.” 读了上面一段话,我感触颇多的哈,作为一名食用菌爱好者,并且我打算以后也要从事食用菌生产,我觉得现在的食用菌生产不能再像原来那样的小作坊式的生产了,那样不仅成本高,并且风险也很大!我觉得应该有所改革,应该倡导一种走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生产模式,现在有些地方的食用菌生产就做的很好,比如说福建的古田县,还有一地方,不过这毕竟是少数,对于地大物博的中国来说,还有很多地方的人们还没有意识到这点,我觉得我们应该在这方面加强宣传,尤其是我们的政府机构应该做好相关的工作!积极地走出去,引进先进的生产、管理、销售经验,把食用菌生产真正做好、做大、做出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