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易菇论坛 - 食用菌论坛网!】首页English한글역日本语手机版论坛设为首页收藏
良工机械

易菇论坛 - 食用菌论坛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56|回复: 19

[原创]科研院校食药用菌科技成果转化何其难?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1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9-25 06:37:27 |显示全部楼层
 

易菇论坛首发】科研院校食药用菌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是目前科技界、企业界和菇农十分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它的难点既有成果转化固有特征的制约,又有成果本身质量问题,还涉及成果转化的机制、条件、渠道、中介市场以及成果使用对象的问题。笔者结合有关专家的观点就这些问题及其成因作下分析。以唤醒菌界人士的注意。

 在目前食药用菌产业高速发展的情况下,食药用菌知识或技术是否实现与食药用菌经济的有效对接,取决于食药用菌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进程。科研院校,特别是研究型科研机构,是现代食药用菌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科技研究开发集散中心。它在培养适应于现代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的同时,也产生一大批对我国食药用菌发展起重要作用的重大科研成果,并将其推向市场,服务于社会。然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我们科研院校的研究成果对食药用菌生产所发挥的作用还相当有限。据吉林省食药用菌协会统计,吉林省这几年有多项食药用菌科技成果问世,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不到10%,这一问题必须引起每一个食药用菌科教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和认真思考。

  难点之一:食用菌科技成果转化固有特征的制约

  科研院校的食药用菌科技成果一般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三类。尽管其形态各有差异,但转化过程都具有共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是转化周期长。食药用菌科技成果由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据有关专家统计分析:一项食药用菌科技成果平均研制周期为4~5年,示范推广期2~3年,稳定使用期4年左右。有些食药用菌科研成果从创新思维产生到成果的取得,再到生产中推广应用,需要几年甚或更长的时间。二是风险大和不稳定性。食药用菌科技成果的重要内容是食药用菌良种及其高效生产新技术。食药用菌在生长过程中既受自然灾害的影响,也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还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多种技术的组装配套以及多学科技术人员的参与,并需经过多重的不断修正与完善和艰辛努力才能实现,因而,风险性大,稳定性差,复杂性增加。三是社会公益性强,商品性弱。食药用菌科技成果转化的公益性主要表现在如何有效地提高食药用菌生产水平,满足社会对食药用菌产品的需求,受益于广大消费者。但由于使用成果的主体多为实力较弱的菇农,无力支付较高的成果转让费。因此,食药用菌成果研制者往往只能以无偿或无偿与低偿并存实现转化,甚或不仅不能获得应有回报,还迫使从本来就严重不足的科研费用中切出一块补偿转化成本支出。这样,既大大降低了成果的商品性,也削弱了成果转化的自觉性。四是转化条件选择性强。食药用菌科技成果大都是在实验室或试验基地中取得的,均受较严格的自然条件、资源条件和人为因素制约。要大面积应用于生产,亦需要与这些条件有较高的吻合度,否则,食药用菌成果转化就失去了基本前提。  

(作者:myb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易菇论坛)

主题

听众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9-26 22:32:58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蘑菇篓在2009-9-26 5:53:35的发言:
学术需要“百家争鸣”,但不需要诋毁。拿出自己的理论理论理论,也能让大家学习学习。

这里是互相学习和探讨地地方。应该争鸣,多数人在争鸣中会得到技术进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821

积分

金牌会员

发表于 2009-9-27 10:13:18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田鸿在2009-9-25 10:26:20的发言:

又一个神仙似的创新项目,就拿生物学转化率来说,1斤干料产3斤平菇——也就是楼上说的300%,请问,平菇不呼吸了?其呼吸强度是多少?所有的料都转化成采收的菇体了,那菌丝又到哪里去了?能量守恒定律还正不正确?再说,采用“通氧棒”“全程通氧”“缩短发菌时间10到20天”,请问,楼上的,平菇生长需要的氧气浓度是多少?你通的是纯氧还是过滤杂菌后的空气?从你的所谓“科研”来说,用所谓的“通氧棒”“通氧”,那肯定你是要每个菌袋都要插“通氧棒”,几个菌袋还可能,如果上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个菌袋,你怎样做?楼主在这而宣扬所谓的“科研”“技术”有忽悠人之嫌疑,楼主不要以“科技需要创新思维”来忽悠哈。科技需要创新,技术需要进步,但这种创新或进步不是楼主拍拍脑袋就能“创新”出来的。

创新就是要有神仙一样的想象,“1斤干料产3斤平菇”已是不争的事实,是鲜菇而不是干菇啊!现在的关键是将这一技术推广到其他食用菌栽培中,希望与大家一起合作!“通氧棒”有多种形式,“上万、十几万”是不需要的!哈哈,如果你是种平菇的,我可以告诉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821

积分

金牌会员

发表于 2009-9-27 10:16:45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蘑菇篓在2009-9-26 5:53:35的发言:
学术需要“百家争鸣”,但不需要诋毁。拿出自己的理论理论理论,也能让大家学习学习。

谢谢支持!网络时代只有创新、只有学习、只有服务,没有权威!呵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821

积分

金牌会员

发表于 2009-9-27 10:34:40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mbbs.com.cn/dispbbs.asp?boardID=7&ID=17668
发了专贴!欢迎指导,O(∩_∩)O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821

积分

金牌会员

发表于 2009-9-27 12:54:22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lsy6560483在2009-9-26 22:32:58的发言:

这里是互相学习和探讨地地方。应该争鸣,多数人在争鸣中会得到技术进步。

这是论坛的真正目的!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017

积分

金牌会员

发表于 2009-9-26 05:53:35 |显示全部楼层
学术需要“百家争鸣”,但不需要诋毁。拿出自己的理论理论理论,也能让大家学习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9-25 06:38:04 |显示全部楼层
 

 难点之二:内因——食药用菌科技成果本身的质量问题

  分析目前科研院校获得的食药用菌科技成果,仅有少部分商品化程度高,转化快,甚至呈“不推自广”的态势。但大部分非物化技术成果的商品化、市场化程度不高,难以与生产对接,不易甚或不能转化,“推而不广”。究其原因,主要属食药用菌科技成果本身的质量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科研选题偏离于市场需求

  目前,我国科研院校90%左右的食药用菌科研项目来自于政府的各种基金资助,多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的比例较少,直接运用于生产的应用开发研究则更少。不是来源于市场与生产需求,不能直接运用于生产,这样,就导致了广大食药用菌科教人员的科研取向不是面向市场和食药用菌产业建设,而是面向政府。投入过多的“辛勤劳动”用于政府项目的申报、论证、检查、验收、鉴定等非研究工作。由于政府目前对科研管理的机制还不能完全与市场需求有效对接,部分立项“起点”就偏离了市场。再加之相当部分科教人员功利思想突出,“现得利”的潜意识占上风,热衷于项目完成后能获得符合目前成果鉴定程序的国内或国际“水平”的高低,而不重视是否能应用于生产;热衷于为评职称而赶进度、凑指标、写论文、多出书的脱离生产式的科研思维,而不顾及为生产需求赶进度,为食药用菌业增收创指标,为食药用菌技术改进“写论文”、“出著作”。这样的科研项目即使完成了也很难形成“过硬”的现实生产力,难以实现转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9-25 06:38:30 |显示全部楼层
 

 2、多数食药用菌科研成果不能直接应用于生产

  一是科研院校食药用菌基础应用及应用开发成果构成“头重脚轻”,要实现转化,则包括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向应用研究及开发研究成果转化,应用研究向技术开发的“实物”性成果转化,实验室开发类成果向中试、示范推广转化等等。更何况有相当部分成果本身就“先天性”不足,实现转化的难度可想而知。二是科研成果偏于产中研究,产前、产后配套研究缺乏。目前,科研院校食药用菌科研成果多是在食药用菌生产某些重要问题或关键技术环节上有突破,甚至是重大突破,体现出较高的学术和技术水平,也恰好吻合于目前的成果评价体系,能获奖或获得重大奖励。但这些成果多半不是可以直接应用于生产而获得经济效益的完整技术。因为一项完整的可直接应用的成果,不仅仅要在关键指标上达到高水平,还必须根据生产实际的需要解决许多常规的技术、工艺问题,这些问题往往非常繁琐、非常辛苦但又不能体现水平,科技人员多不愿从事的工作。固然“产中”阶段的成果实现转化可能会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但如果不配套,则成果本身的效益大多难以实现,可行性较差。三是成果利益的负效益导致“一多二少”的现象普遍,即小成果多,“硬”成果少,重大成果少。由于目前科研院校成果的有无及其排名与职称的晋升、津贴的多少、荣誉的大小、以及各类人才的衡量标准等利益挂钩,因此就出现了争先恐后想当课题(包括支课题)的主持人,最后获得一个关呼本人利益的成果的普遍现象,形成了食药用菌科研“转包、分包”的“怪圈”:科教中心区(已成为科研项目“寡区”)“重量级”人物(已成为科研项目“寡头”)牵头“领取”国家或省部级投资额度不算太少的重大课题,然后将项目“肢解”为数目不少的支课题(有时是出于无奈,有时是平衡地区关系,有时也是需要这些“基层”科教人员干一些实实在在的研究)。这样“一包”的主持人与参加人(多为支课题主持人或称“二包”的负责人),少则10~20名,多则30~40名。每一个支课题的“二包”一般多为地方“重量级”或代表性人物(或地区性科研项目“寡头”),参加人也少则有一、二十名,还不包括有些由于诸多客观原因(资历、年龄、学历等)排不上名序但属真正“干活”的科教人员。这样纵向仔细分析,一个大课题的“一包”责任人的主要任务就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财力来协调“二包”之间的科研关系,协调下达科研项目的上级部门与本课题组的关系,真正能进实验室搞研究的时间和财力就不是很多了,但实际上他“切掉”的“肉”(即课题经费)往往是相当“肥”的。“二包”责任人尽管在大课题中它是参加人,但作为支课题的主持人,项目完成后又可单独报奖,往往还是本地区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他也可能是参照“一包”的模式,首先又从本来就不富裕的课题经费中切掉一大块“肉”,然后将支课题内容分解成由若干责任人完成的“小课题”。而自己本身的责任也就自然而然的与“一包”相似了。最后,留给真正搞研究的“人”与“肉”相当有限。这样,一个大的科研课题,经过层层转包,课题越分越小,项目挂名越来越多,落到实处真正进实验室或实验地搞科研的经费少、人不多,形成了“拿钱者”有名“不干事”,“干事”者无名少钱难“干事”的局面。食药用菌科研项目这种名不“转”而实际“转包”的现象还不同于建筑业的“转包”。建筑业每转包一次分流的费用是相对较低的,可渭“支流”,而科研项目每转包一次“抽油”量较大的,相当于长江、黄河的大掘口;建筑业最后留给盖楼的费用是主要的,而科研项目留给最后“干事”的经费是相对较低的,多则是总项目经费的1/3~1/2,少则可能是1/5~1/4,甚至更低;建筑业转包从上到下看是“宝塔型”,而科研项目则是“倒塔型”。正因为如此,目前好多科研是“项目大”、“成果软”,水分较多。要么成果太小,无法配套,根本不能转化;要么转化难度很大;要么即使转化,收效不大。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特别是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9-25 06:38:48 |显示全部楼层
 

 3、食药用菌研究和开发经费不足

  主要表现在项目经费较少。一个国家级食药用菌科技攻关项目经费就200~300万元,一个支项目多则十多万元,少则3~5万元。省级科研项目多则十多万元,少则2~3万元。这么少的经费科教人员往往用于争取项目、课题申报、论证、检查、验收、鉴定等往往要花掉全部经费的50%~60%,甚至还高,再加上科教人员日常工作开支约为课题经费的10%~20%,真正用在课题研究上的经费低于40%。还能指望有多少经费能留给成果转化。其三,用于成果转化的经费严重不足。尽管我国近年来启动了食药用菌成果转化资金专项,但对每项成果转化的经费支持力度较小,多为30~50万元。据某知名专家多年科研管理的统计分析,一项食药用菌科研成果要实现目标转化所需费用一般是研究经费2~3倍,甚至更高。谁还爱干哪些“没钱”、“利益少”,又辛苦的成果转化工作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易菇商城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