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民致富的昂贵菌类松茸曾因检出农药残留,被国外拒收,甚至在机场被当场踩碎。“天然的松茸咋也不安全了?”记者了解到,其实,在这场农残危机背后,有一个让人懊恼的故事。
按理说,松茸这种长在海拔3500米以上高山林地的野生菌类,是非常健康的绿色食品,其本身是安全的。有关人员追溯问题源头,发现毛病竟然出在农民使用的包装袋上,盛松茸的袋子、箩筐曾装过农药,农民顺手就再次利用了。
就是一只简单的袋子,让鲜松茸的出口价从200美元 公斤一路跌到25美元 公斤,跌得农民心痛,市场震惊,只这一个举动,让菌业被动受过。
有一个片段让人为之动容:一个50多岁的老农民步行了20多个小时的山路,来到收购点,哆哆嗦嗦地从怀里掏出3朵用草纸仔细包好的松茸。大家一看,又心疼又惋惜———这些松茸因为用草纸包过,已经不达标了。
农民在采摘松茸那一刻是无比幸福的,这样的二次污染,作为缺乏相关知识的他们来说,当属无心之过。其实松茸产地已经给农民派发了专门的松茸包装袋,惨重的教训也让农民对食品安全问题更加警醒。
由此推及到各种农产品安全问题,也许还有不少可以“翻案”和反思的问题,也许就是一个很细微的环节松懈,满盘皆输。如果从源头规范种植、采摘、收购,统一清晰的严格标准,对缺乏相关知识的农民培训,每一个环节都严防死守,一个包装袋引发的“出口地震”将再难出现。(新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