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宜昌食用菌协会 胡文会 2004-5-26
为了解决食用菌生产中存在的无公害问题,湖北省宜都市湾市食用菌天麻繁育场场长刘厚荣,通过多年试验研究,摸索出一套“减少投资,降低成本”生产无公害食用菌的新技术。这种新技术是在“选用优良脱毒菌株,采用无公害天然培养基,生料生产食用菌3级(栽培)种,出菇期间不喷洒农药”等科学生产管理措施实现的。现介绍如下。
1.品种来源 栽培品种为“EP318”平菇脱毒菌种。这个脱毒菌种是湖北省宜昌市四○三里区食用菌研究所于1995年6月在本地1棵已砍伐的榆树蔸上采集到的重8500克的野生平菇,经孢子分离自交融合耐碱性驯化培育而得。尔后通过不同温度(高低温度刺激)、不同环境(干燥缺氧)、不同条件(恶劣气候)、不同基质(棉籽壳、木屑、玉米芯、稻草、麦草等),采用生料不添加任何辅料和营养物质,在“营养贫乏、适者生存”的条件下进行栽培驯化出菇,迫使极具生命力的菌株脱颖而出。然后采用“克隆”和封闭式的无菌脱毒技术再行驯化选育,从而培育出健康、健壮、极具旺盛生命力的优良食用菌脱毒菌种。这种脱毒菌种的优势在于超越了原始菌株原有的生物学特性,其抗性增强,适生性、抗逆性、抗病性、抗粗放性明显提高,增产效果也十分显著,增幅达30%~50%。
2.菌种生产
2.1 母种、原种生产 选用“纯天然全营养高氮型颗粒状脱毒菌种通用培养基”的配方和方法一次性制备,经食用菌种包衣剂混合包衣后,盛入培养容器。母种培养容器选用18毫米×180毫米的玻璃试管,装料后棉塞堵封试管口;原种培养容器选用250毫米或500毫升生理盐水瓶,装料后棉塞堵封瓶口。分别放入“苏泊尔”家用压力锅内灭菌40分钟,取出冷却至30℃以下时用新“四不型”食用菌无菌接种器,不用电、不用蒸气、不用酒精和不用药物免熏蒸灭菌,直接在接种器的操作平台上随机进行母种、原种全流程全开放式接种。接毕,置20~25℃洁净环境遮光培养,约8~10天左右菌丝长满培养容器。
2.2 栽培种生产 无公害培养基配方①棉籽壳80%,麸皮10%,玉米混合粉5%,草木灰或炭化谷壳3%,白糖1%,石膏粉1%,固氮菌肥0.5%;②棉籽壳40%,杂木屑35%,玉米混合粉10%,米糠10%,草木灰或炭化谷壳3%,白糖1%,石膏粉1%,固氮菌肥0.5%;③玉米芯75%,麸皮15%,玉米混合粉5%,草木灰或炭化谷壳3%,白糖1%,石膏粉1%,固氮菌肥0.5%(含水量均为65%左右)。
配制方法 按上述配方比例称料,置拌料场地干拌混匀,加水调湿至培养料含水量65%左右,即抓握1小把翻拌好的培养料指缝间有水珠形成且不下滴为度。将培养料聚垅上堆,盖膜发酵,中途翻堆2~3次。发酵好后用20厘米×40厘米×0.004厘米的低压聚乙稀或聚炳稀薄膜袋简装料,就地开放接种。接种时将手清洗干净,把“全营养高氮型颗粒状EP318平菇脱毒原种”挖出,盛放在清洁干净的脸盆内。每袋装干料约1千克,湿重1.5千克左右,播菌种200克,采用2层培养料3层菌种盖料面的播种方法,袋两头撒播菌种70克,中间层撒播菌种80克,压平压实,用直径约2厘米粗的木锥棒从料袋中央垂直打洞孔,抽出木锥棒,洞孔内接入菌种50克。两头袋口套上塑料颈圈,盖上塑料海绵体塑盖。接种完后置20~28℃洁净培养室内的地面或床架上遮光发菌培养,每天早晚开门窗通风30分钟以上,一般15~20天菌丝满袋。
3.季节安排
EP318平菇属广温型菌株,出菇温度4~39℃,最佳出菇温度20~28℃。菇体25℃以下时黑褐色,高于25℃以上时颜色变浅成灰褐色或灰白色。利用自然条件栽培,于春、秋、冬出菇较适宜。长江流域可于9月~次年5月期间安排栽培和出菇,于栽培期提前20~30天进行栽培种生产。
4.无公害高产栽培
4.1 制栽培袋 无公害培养基配方为:①棉籽壳95%,草木灰或炭化谷壳3%,石灰1%,石膏粉1%,固氮菌肥0.2%;②杂木屑90%;麸皮5%,草木灰或炭化谷壳3%,石灰1%,石膏粉1%,固氮菌肥0.3%;③玉米芯(粉碎成黄豆粒大小)87%,玉米混合粉7%,草木灰或炭化谷壳3%,石灰2%,石膏粉1%,固氮菌肥0.2%。分别按比例称量,置拌料场地,干拌混匀后加水翻拌均匀,检查含水量65%左右,建堆发酵,中途翻堆2~3次。然后装入20~25厘米×40~50厘米×0.004厘米的低压聚乙稀或聚炳稀塑料薄膜袋筒内,每袋装干料约1千克,湿重1.5千克左右,播“EP318平菇脱毒菌株”栽培种150克,采用2层培养料3层菌种盖料面的播种方法,袋两头撒播菌种70克,中间层撒播菌种80克,压平压实,用直径约2~3厘米粗的木锥棒从料袋中央垂直打洞孔,抽出木锥棒呈通透状,两头袋口套上塑料颈圈,盖上塑料海绵体塑盖,或用2层报纸封口,橡皮胶圈扎实。依次进行制袋播种。
4.2 养菌出菇 气温低时,采用叠袋堆积排袋法,将接种后的栽培袋堆叠5~7层排放在培养室内;气温高时,采用“#”字形排袋或平地单排卧式排袋,袋间距3~5厘米。调控培养室温度在20~28℃之间,空气相对湿度65%~70%。门窗挂布帘使光线昏暗,每天早晨开门窗通风半小时,3~5天翻袋1次。菌丝环境清洁,将栽培袋移入装有纱门纱窗的出菇房或塑料大棚及清洁卫生的出菇场地(出菇场地的选择一是环境清洁,二是场地卫生,三是远离猪圈禽舍,四是近水源,五是出入口和四周经常撒干石灰,形成防御病虫的隔离带),去掉袋两头封口,堆叠5~7层进行催蕾出菇管理。地面泼水或喷雾水调节菇房空气相对湿度达85%~95%,调控温度在20~28℃之间,适时打开门窗增加通风量,给予一定的散射光至第一潮菇采收。
4.3 适时采收 当菇体全面伸展,菇盖直径10~20厘米,菇内部鲜嫩漂亮,尚未弹孢子时的6~7成熟为采收适期。采收时手握菌柄基部,用利刀成丛割下,削净菇脚残渣或泥土,即可上市鲜销或进行盐渍加工。
4.4 高产措施 第一潮菇收完后,清除袋口料面老菌皮及菇脚残渣,从袋中央通孔补入磁化水(将环形磁铁垂掉于铝锅中央,煮沸5~10分钟,冷却后加入2%白糖)。同前排袋出菇至第二潮菇收完。然后脱去袋筒,将菌棒从中分切成2筒,切面向上间距3~5厘米起立排放在已挖好的宽1.2米、深20厘米、长不限的畦里(畦底及四周用1%的石灰水浇洒消毒),覆盖2~3厘米厚的菜园沃土或火烧肥土,浇水润湿覆土,畦罩盖拱膜,膜上撒乱草或盖草帘遮阳,同前进行出菇管理至采收。收完后清除畦面表土约2厘米厚,重新覆盖约2厘米厚的菜园沃土或火烧肥土,浇水润湿覆土,同前进行罩盖拱膜、遮阳等出菇管理,还可采菇2~3潮,总生物转化率200%~300%,最高可达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