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生产拌料工作要求
|
2009年7月23日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
字号[ 大 中 小 ] |
|
拌料
工作内容:
拉木屑、拌棉壳、打料、堆料、翻堆、添加辅料搅拌、搅拌完后铲料至装袋机旁,上料工待用堆料前,搅拌完后,打扫清理搅拌设备及所属场地。
工作要求:
提前5天开始堆料,按木屑64筐,棉籽壳31袋,主料标准,棉壳每次3袋放入搅拌机中,加水11桶,拌至不见白壳,料湿透,将32筐木屑按3.5*4*0.4铺开,将拌好的棉壳均匀铺在木屑上,再放32筐木屑,停10-30分钟,打料起堆,按长、宽、高5*2*1.2建堆,整平表面,按30*30cm距离打6cm洞至底,二天后料温升至58-62度时再翻一次,如此两次,作堆标准与堆料相同,翻2次堆后,次日作包。
制袋时,每次铲料后,添加麸皮一大桶,玉米面4碗,石灰、石膏各一斗,水两桶。拌5分钟,再加木屑混合料至满斗测ph值符合要求,水分65%再拌10分钟,停机铲料至装袋机旁。
友情提示:本文系菇农网友总结经验,仅供参考。
编辑:XS |
以上的这篇文章完全摘自《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难得这位先人也发现了现代人计量单位的模糊,竞以“筐、袋、桶、碗、斗”等这些计量单位来忽悠现代人。
这样的狗屁文章也能登上大雅之堂?《中国食用菌商务网》是否很随便?本人不得而知。
上述的:“筐、袋、桶、碗、斗”等,是1Kg的?1000Kg的?还是……?“3.5*4*0.4,5*2*1.2”是什么单位?“打6cm洞”能至底吗?“测ph值符合要求”,要求是多少?
以上一些模糊的计量,在《食用菌》、《中国食用菌》等等很多地方都见过。有的说一灶(锅)多少袋,一袋长多少菇等等。一般都不说袋的规格、干料重量等。
很多的计量单位早已普及,而且都已规范、标准化。为什么我们还总是用那些模糊的概念来计量呢?
希望本人的这点浅见能引起国人的重视,特别是新闻、媒体和出版单位的重视……
以下我又摘录了一篇麦当劳的成功经验和中餐的比较:
麦当劳成功的经验;三流的员工,二流的管理者,一流的流程。
所谓"三流的员工",不要求员工素质太高,高中毕业就可以。什么叫"一流的流程"?做任何事情都讲流程。比如打扫厕所,有手册规定操作流程分几步;选店址,有操作流程,一二三四怎么做。我问:"你怎么做汉堡?"他说:"做饭得讲流程,中餐不行。你看奥菜和准扬菜厨师,个个相当于博士水平。我们为什么不要求那么高的学历,也不要求那么高的本事?你看,我有流程。我们的汉堡怎么做?两片面包,一片牛肉饼,1/8盎司芝士酱,1/3盎司番茄酱。"
"打住,1/8盎司,1/3盎司,这个没有办法量化了吧?"
"我早想好你会这么问,我们有一把枪,挤一下1/8盎司,再挤一下1/3盎司,然后三片酸黄瓜,三片鲜黄瓜,二十粒洋葱碎粒。。。。。。。要带走,用包装纸一包,全世界一个味。"
有了这样的流程,高中文化程度的员工足够用了,根本不需要所谓的一流人才。你再看我们中餐馆,能否经营好,全凭大师傅的做菜水准。而培养一个中餐的大师傅又特别的难。没有十年八年的工夫,是熬不到掌勺大师傅的。为什么?因为没有量化,没有流程。我有一个朋友是德国人,他说,最恐怖的就是听中国的大师傅说:盐少许,味精适量,油七成热,炸八成熟。他把头都快想破了也想不出来,但对中国人来说,这全凭感觉。因为不讲究流程,不讲究量化,所以,中餐难以复制,同时,没有复制也就没有规模。
这就是我的观点:如果想让你的员工少犯错误,宁肯相信流程,也不要相信人;如果想要你的企业长久经营,宁可依靠流程,也不要依靠人。
本人观点:一流的流程,准确的计量。
不知读者有何感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