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易菇论坛 - 食用菌论坛网!】首页English한글역日本语手机版论坛设为首页收藏
良工机械

易菇论坛 - 食用菌论坛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55|回复: 2

国家十二五重点规划图书《中国大型菌物资源图鉴》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版主

发表于 2016-1-9 17:47:12 |显示全部楼层
  书名:《中国大型菌物资源图鉴》
  ISBN:978-7-5542-1256-1
  装帧:精装    定价:1480.00  
  出版日期:2015.12
  作者:李 玉  李泰辉  杨祝良  图力古尔  戴玉成

  作者简介
  李玉院士  李玉,男,1944年出生,山东济南人,汉族,中共党员,中科院理学硕士,日本筑波大学农学博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药用菌学会主席,中国食用菌协会名誉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届、第五届学科评议组成员,《菌物研究》主编,《International Medicinal Mushroom》编委,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管理)专家、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国家教学名师,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育种室主任。
  30余年来致力于菌物科学与食用菌工程技术和产业化研究,将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相结合,以创新成果为依托,研究解决北方食用菌工程技术难题,促进了食用菌产业升级。建成了位居国内前列水平的菌类种质资源库,其中仅黏菌就报道了400余种,占世界已知种的2/3,发表新种46个,此前尚无中国人命名的新种,为近年国际上发表新种总数的1/17,出版了国内外独有的“目”一级专著2部及这一领域第一本英文专著和《中国真菌志—黏菌卷》。“黏菌代表类群系统研究”和“重要黏菌类群系统分类学研究”分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在食用菌领域筛选培育出50余个品种,6个通过国审;创新改进了全日光栽培黑木耳等8项关键技术,改变了传统栽培模式;建立生产示范基地26个,以“五位一体”模式进行推广示范,指导培训技术骨干8000多人次,带动3万农户,累计推广50多亿袋(菌包),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近60亿元;“食用菌新品种选育、配套丰产技术研制及产业化创新体系建设”和“北方食用菌高产、高效栽培新模式”分别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药用菌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70余篇被“SCI”收录或引用,出版著作20余部,获得国家已授权发明专利16项,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项。建立了教育部食药用菌工程研究中心,创办了《菌物研究》学术期刊,创建了食用菌专科专业和应用生物科学(食药用菌方向)本科专业,建成了相关的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并成为省部级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在国内率先形成了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较完整的菌物科学与食用菌工程人才培养体系,所带领的团队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及教育部创新团队,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先后主持并带领团队完成菌类科技与工程研究项目如国家科技部、农业部、“973”、 “863”、“948”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重点及面上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50余项,作为大会主席主持召开了国际和海峡两岸学术会议6次,对我国的菌物事业做出突出贡献。
  李泰辉博士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华南微生物资源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导,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导,中国菌物学会常务理事,广州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专家委员,《菌物学报》编委,《菌物研究》编委,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980年(1992~1994年留学英国)以来,发现菌物新属1个、新亚属1个、新种(新变种)38个、国内新记录种100多个。
  杨祝良博士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导,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Fungal Diversity》主编,《菌物学报》副主编,中国菌物学会副理事长,菌物多样性与系统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真菌命名法委员会(NCF)委员,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物种生存委员会(SSC)真菌专家组成员。
  图力古尔博士  蒙古国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泰山学者,吉林农业大学菌物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教授、博导,吉林省食药用菌协会副会长,中国菌物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菌物研究》编委,《菌物学报》编委,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
戴玉成博士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导,中国菌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森林病理学会副理事长,《Mycology》主编,《菌物学报》主编。发现和发表真菌新属4个、新亚属3个、新种146个、新组合种43个、森林新病原真菌52个、新食药用真菌26个、新生物工程菌15个,使我国木生真菌种类达到1 200余种,居世界首位。

  内容摘要

  中文摘要
  本图鉴记载中国大型菌物资源509 属1 819 种, 根据形态特征共划分十大类群:大型子囊菌196 种,胶质菌21 种,珊瑚菌47 种,多孔菌、齿菌及革菌637 种,鸡油菌(含钉菇类)11 种,伞菌653 种,牛肝菌130 种,腹菌75 种,作物大型病原真菌16 种和大型黏菌33种。其中以中国为模式产地的有370 种(约占全书所载种类的1/5),本书作者首次发现并已发表的有260 多种(约占全书所载种类的1/7),而且不少种类为中国或东亚特有种。本图鉴所载种类均以中国资源与图片为依据,并经过严谨的分类学考证,因此,较为全面而客观地反映了中国大型菌物资源的实际情况。
  本图鉴所载种类均配有宏观形态和(或)生境彩色照片,以及主要宏观形态特征、显微结构特征、生态习性、经济用途(食用性、药用性或毒性)和在国内的大致分布区域等的简要文字描述,一些易混淆的种还增加了与相近种的鉴别特征比较。凡例及第一章还对本书的使用方法、常用的分类学技术方法和各类群在现代分类学系统中的地位等做了介绍。为方便读者查阅,从第二章开始各章所载物种均按拉丁学名的顺序排列,书后附有相关的菌物学名词解释、参考文献、本书记载菌物的中文名称索引和拉丁学名索引。
  本图鉴内容与菌物学、食用菌学、植物病理学、卫生与医药学、生物资源学、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学等学科相关,可供菌物学工作者、蘑菇等菌物的爱好者以及相关科研机构的专业人员与院校的师生参考。

  Brief Introduction
   One thousand eight hundred and nineteen species (or varieties) in 509 genera of macrofungi known from China are documented in this work. According to their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hey are practically divided into 10 groups, and introduced in 10 chapters accordingly, including 196 larger ascomycetes, 21 jelly fungi, 47 coral fungi, 637 polyporoid, hydnaceous and thelephoroid fungi, 11 cantharelloid fungi, 653 agarics, 130 boletes, 75 gasteroid fungi, 16 larger pathogenic fungi on crops, and 33 larger myxomycetes.
  All species are evidenced with vouchers and photographs. about 370 species (occupying 1/5 of the total species) with type localities in China are included, among which over 260 species (accounting for 1/7 of the species) were firstly discovered and published by the present authors, some of them as specific species in China and East Asia, which have tried to present the latest knowledge about the Chinese macrofungal resources. All species are described accompanied with colour photographs showing their macro-morphology and (or) habitat. The macroscopic and microscopic diagnostic characters, ecological habits, economic importance (edibility, medicinal availability or toxicity) and geographical range in China are provide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using method of the book, related mycological vocabulary, common taxonomic techniques and positions of the fungal genera in modern taxonomic system are briefly introduced. For the convenience of the readers, all species in the ten chapters are arranged in alphabetical order of their Latin names, and indices of Chinese names and scientific Latin names to all species are appended.
  The knowledge of this book should be interesting for mycologists, mycology fans and mushroom lovers, as well as for researchers, teachers and students studying on edible fungi, plant pathology, healthcare and biomedicine sciences, bioresources and biodiversity, ecology and other related disciplines. It is an ideal reference for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the Chinese macrofungi and larger slime molds.

  本书前言
  经过三余年的努力,“中国菌物资源与利用”的第一部《中国大型菌物资源图鉴》业已杀青,在即将付梓之时和读者说上几句以表心声。
  本书涵盖的菌物类群是以蕈菌为主的大型种类。蕈菌又称菇菌或大型真菌,以区别于霉菌和酵母菌等其他小型菌物。中国古籍中将木生的大型菌物称为蕈,土生的称为菌,俗称为蘑菇。其实汉语中“菌”的原意就专指这一类真菌,相当于英文中的“mushroom”,德文中的“Pilze”,法文中的“champignon”,俄文中的“грибы”,日文中的“キノコ”。据《说文解字》记载,“菌”字指属于植物(艹字头),形状像一个圆形的粮仓(“廪之圆者”)的生命体;而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涉及这一类生物的字有30 多个,我们常用的“蘑菇”一词其实是从元代之后才开始使用的。按照《菌物词典》对这一类生命体所下的定义为:“…… a macrofungus with a distinctive fruiting body which can be either hypogeous or epigeous, large enough to be seen with the naked eye and to be picked by hand”,也即指子囊菌中的虫草、羊肚菌、盘菌、块菌(松露),担子菌中的伞菌、马勃、牛肝菌、珊瑚菌、芝栭等。但是,能同时满足(大到)“肉眼可见,伸手可采”两个条件者在菌物中应该还有大型病原真菌和黏菌,世界各国大型菌类图鉴中不乏将之列入门墙者。

  为了编好这本书,著者们思考了下面这些问题:
  首先,为什么要写这样一本书?
  中国浩瀚的古文献中有大量关于菌类的记载,较为系统地编撰成图谱则始于南北朝时期,至今应不下千余本。尤其是近十年,新书犹如雨后春笋,各地、各类出版社竞相推出,这是好事。且不说作者们付出辛勤心血和汗水的过程,仅就其科普价值而言,这类图书就功不可没,它们使过去少人问津的菌类生物变得越来越备受关注。但毋庸讳言,在诸多已有的同类出版物中,囿于出版时期的科学认知水平及作者专业水平等因素,措置失宜之处随处可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当今国人已在此领域跻身于世界前沿,在发现大量新种的同时也更正了许多过去的物种鉴定错误,对我国的菌物资源有了新的认识。因此,著者与不少同行朋友都意识到很有必要根据近数十年(特别是近年)研究成果的积累,出版一本能体现中国当代研究水平的,能与国际优秀著作比肩的,能更全面、科学地反映中国资源情况的大型菌物资源图鉴,为读者正确识别我国大型菌物资源提供参考。否则,仍抱瓮灌园,讹误相传,错谬就会继续贻误后人。因此,本书的出版可以说是时代的呼唤、行业的需求,也是同行的期待!
  第二,要写一本什么样的书?
  关于世界各国蕈菌类的图书,从各分类群的专著到科普读物,林林总总,使人目不暇接;而国内同类图书的内容结构与版式类型则相对较少,甚至相似雷同或摘录转抄,少有令人眼前一亮者。在撰写本图鉴时,著者考虑到:如果写成大部头的分类专著,其后果将会是曲高和寡,知音难求;而如果著成入门读本,则容易苟随流俗,缺乏新意。所以,著者希望在内容取材与版面编排等方面有所突破,努力使之图文并茂、科学准确、通俗易懂、美观活泼。“雅俗共赏,识者众,用者广”,“入世而不低俗”是著者的共识和追求目标。
  第三,采用什么体例来写?
  作为既可供科教专业工作者参考,又可作大众赏读和青少年入门的读物,用晦涩的科学术语和分类学者的系统体系编排,恐怕难以奏效。因此,编著者在介绍各种菌物的图文编排顺序上并未严格按照时下流行的现代分类学系统排列方案,而选择了从形态入手,以形态为主识别特征,把书中涉及的大型菌物划分为十大类群。同一类群中的种类按其拉丁学名的顺序排列,以利查找;种类归属尽量采用与近年系统分类学研究成果或分子生物学证据一致的属名;各属大型菌物的系统学关系则在“第一章 概述”中“本书涵盖的菌物类群”部分得到充分的体现。这样既能方便直观的认知,又可体现现代科学成果的内涵。一些相关知识在概述及名词解释中体现。易入门、易上手、易理解、易使用,为严肃而沉闷的知识性专业书籍平添些许活泼。
  第四,如何体现本书的科学性?
  科学性无疑是科学著作的灵魂,而科学又是一个渐进的认知体系。随着人类认知水平的提高、认知手段的改善和认知事物内在关系的深化,不断纠正错误就成为必然。在一个时空坐标点上,相对的准确是科学的体现。这也正是著者追求的境界。因此,为了追求真实和科学,本书所划定的大型菌物资源的地理分区,是在前辈研究的基础上,依据气候地理与自然生态环境等因素加以改进,而非是按行政区划进行划分。在本书分区系统中,采纳了中国植被类型划分的最新研究成果,结合了历年采集菌物的记录,对相关的种类进行了区域分布标记。希望这一新的尝试,能更合理、更科学、更真实地反映出国内各地的菌物资源特点及其与自然气候地理和生境生态的关系。同时,本书的描述和图片基本上是根据著者研究过的标本,在与国外同类群标本比较鉴定后才确认的,是严格遵循分类学原则的研究结果,无仅凭形似而入选者,避免根据不确定信息进行臆断或仅凭照片定种。在编撰中,本图鉴秉承了这样的原则:力求做到不确切的种类不选;照片、标本、描述不统一,无法相互印证的不写;不清、不实、不准的图片不用。即使今后的归属有所变化,研究标本还在,依据还在。用科学性体现权威性,用事实说话,体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第五,如何体现本书的代表性?
  作为一本覆盖全国主要生态区域的图鉴,其广泛性和代表性是一致的。通常来说,来自中国的才能代表中国;本国的种类越多越能更好地反映本国的特色;只有包含类群更多,才能更好地代表各个生物类群;只有研究和认识某个类群的物种越多越深入的专家,才能更好地代表对该类群的认知水平。为充分体现其代表性,本书从采自我国各生态区的数万份标本中遴选收录了1 800 余种(变种)菌物,使之成为迄今我国同类著作中收录种类数最多、由中国学者命名的种类最多,同时也是由著者参与发现的物种最多的大型菌物图鉴。中国菌物资源丰富多样,许多物种又与国外种类极为相似,要正确鉴定标本的种类,常常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甚至还有大量的存疑标本和未见确切凭证的标本、已有记录种类暂时阙如等问题,亦只能作为遗憾留给后人。所幸的是,本人的四位主要合作著者能与本人并肩作战,为本图鉴的科学代表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均是目前活跃在第一线的年富力强的学者,具有国内外完整的教育与科研经历,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在本书撰写过程中,他们的分工以各自熟悉的领域为主,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我国目前对相关大型菌物资源的认知水平。著写期间由于得到国内各地和各分支领域专家的鼎力协助与支持,使本图鉴的代表性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
  第六,如何体现本书的原创性?
  原创性的魅力对于所有不甘平庸的科学家来说是极具诱惑力的,也是多数读者所期望的,著作的原创才是最有生命力的。因此,本图鉴遵循追求原创、尊重读者的原则,收集了著者们多年专注钻研的菌物类群的图片与研究标本,并经过反复求证,撰写而成。这是著者们长期科研活动所积累学术成果的呈现。遴选材料宁缺毋滥,每一种类均有凭有据,丁一卯二,求真留实,避免张冠李戴、名实不符和滥竽充数。所有图文照片都是来自中国,材料撰写也以中国的标本(包括数百份本书作者发表新种时采用的模式标本)与图片为依据,不少种类为中国特有种及作者历年研究发现的新记录种,绝不借用国外材料或拼凑抄袭!这保证了图鉴的原创性与真实性。
  第七,如何体现本书的时代性?
  物种对于一个变化着的生命体系而言是相对稳定的、独立的,是科学认识生命世界的最基本单元,是在长期进化历程中通过生殖隔离、地理隔离等方式所形成的。探索物种多样性的奥秘一直令无数生物学家与爱好者所神往,历代分类学家的点滴积累汇成了巨大的知识宝库,而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崛起、发展和应用使得人们对物种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最新科学的发现更彰显出生命之树常青之伟大。由于历史和人所共知的那些原因,近两百年来,我国独立地针对本国资源开展的科学研究远远落后于东洋和西洋各国,时至今日仍有相当多领域处于落后状态,许多的研究还处在参照、模仿甚至直接借用他国资料的水准。中国对菌类的认知也概莫能外。过去受各种局限,在对西方命名的物种认识不甚了解的情况下,既不能拿自己的标本与之对比,也不能对自有的标本开展深入研究,盲目的李戴张冠现象比比皆是。我国的许多种类被长期错误地鉴定为欧美等发达国家已报道的种类,对相关的科学、生产与生活等造成极大的混乱。其实,东西方的生物类群从本质上有极大的不同。且不说中国数千年来奉为至宝、至今仍长盛不衰的灵芝一直在沿用欧洲的亮盖灵芝Ganoderma lucidum 的拉丁学名,其实中国广为栽培的灵芝根本就不同于欧洲常见的亮盖灵芝;大量种植的黑木耳和欧洲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judae 也不是同一个种!更不用说像绣球菌这样的“后起之秀”,就根本不是日韩等国都在用的绣球菌Sparassis crispa,而是广叶绣球菌S. latifolia 了。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菌物学研究水平总体上有了极大的提高,部分领域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近30 多年来,著者们也在各自的领域发现了大量菌物新种、新资源,更正了大量过去错误的鉴定,本图鉴在很大程度上总结了我国近几十年的研究成果,具有明显的时代性,能反映最新的研究成果。如,书中介绍的在公元2000 年后才发表的种类就有330 多种,它们无一不体现出新时代的烙印。
  最后,如何彰显本书的艺术性?
  一本能让科技工作者案头必备,让读者爱不释手的好书,除了内容上的新颖、丰富、精彩之外,其艺术性也至关重要。要体现高水平的艺术性,编辑、版式、纸张、装帧、印制等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常言“好马要配好鞍”也恰恰说明了这层意思。当然“好鞍”并不是银样镴枪头般好看不中用的金玉其表。编辑出版作为一门学问,在一本书上完全可从内外兼修上反映出其综合水准。比较世界各国的同类出版物,水平各异,仅就精美程度而言,日、德的书籍出版水平相对较高。如何使本书跻身其间是对出版社的严峻考验。在当今彩印设备大致趋同的前提下,设计、纸张、印刷诸因素更能体现出版者的视野、水平和操控能力。本人十分感谢中原农民出版社的社长、总编及有关工作人员为做好这门功课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尽管历史上他们已有过众多精彩的展示,而此次精益求精,甚至打破常规的举措,更增强了版面的视觉冲击力与美学效果,实现了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文化与美的同时体现!当泛着油墨清香的新著放在读者面前时,相信得到的应是交口称赞。我们也相信时间最能检验出这本书的科学价值与艺术价值。
  本书除了编著者付出的辛劳之外,国内外一些著名的研究机构和学者们也同样慷慨相助,提供资料、标本和照片,令本书锦上添花,在此一并致以深切的谢忱。
  时下,学界不少人士已不屑于从形态水平认知生命体了!更懒于野外考察!趋之若鹜的则是在四个碱基对间的游戏!利用新科技开展研究本无可厚非,传统科学不断融入新的技术更是历史的必然,但是厚此薄彼,甚至舍弃根本,采用盲人摸象、沙土建塔的方式开展研究工作的倾向,真的会贻误后人!尤其是在SCI 影响因子指挥棒驱使下的如蝇逐臭、竞相奔高,加之心浮气躁、掺杂在追名逐利的大环境下,业已形成了蠹国残民的病学之态。如此下去纵有良方也无回天之术!不甘于现状的有识之士们,能有一颗“疏篱不与花为护,只为蛛丝作网竿”的平常心,到实践中,到田野中,到国民经济主战场中去,或许可以让人看到一线希望。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几十年的跋山涉水,风餐露宿,一草一木,一菌一菇,寸积铢累,终使这些大自然的精灵们以全新的姿态和读者见面了。出版了意味着一段历史的终结,又预示着新的开始。更新、更高、更精彩的新篇章就在前方!年轻的菌物学者们,“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对于本书不敢说力求做到了不失圭撮,但至少已尽力把错讹谬误降到最低限度,相信她可作为当今我国大型菌物资源研究的新起点。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只有菌物学人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事业才会长江后浪推前浪,不断创新。
  凝望着你们!企盼着你们!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注册

主题

听众

6412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6-1-10 20:39:14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好的书,什么时间可以买到?期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3009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6-1-12 07:35:59 |显示全部楼层
xinzj 发表于 2016-1-10 20:39
这么好的书,什么时间可以买到?期待*……

什么时候可以发行邮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易菇商城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