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峡模式”袋料香菇标准化管理监控技术 河南西峡的香菇生产模式,以其生产时间充足,配方优良,生产工艺稳定,产出的香菇菇形圆正,菇质优良,花菇率高,效益好而闻名国内外。在西峡袋料标准化生产程序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农药,是西峡县获得河南省“无公害食用菌标准化示范基地”荣誉称号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一部分 袋料生产 1、栽培季节 “西峡模式”的栽培方法,是以木屑合成培养基栽培的菌棒,在室内养菌,经越夏管理后,秋冬培育花菇为主的生产形式。以宽0.9米高0.6米的接种箱或塑料接种筒的全封闭“无菌操作”家庭式接种方式接种。这套技术,汇集了西峡县1991年以来的探索经验,并以从每年的栽培时间由4月20日截止栽培期,逐步缩短到三月、二月的原由中,找到并克服了影响栽培成菌效率的制袋接种、越夏管理及催菇育花措施中的多种不利因素。因此,这一模式的最新栽培方法,可以根据选用香菇菌株的菌龄长短,来决定栽培的任意季节及月份。 例如:计划在九月中下旬开始出菇,可在春夏二季依次选用939,9015,135,L26等菌株。夏秋季节栽培选用L26,087,925,983,CR02,CR04等菌株,当年出菇的截止栽培时间为九月下旬。在冬春季节出菇的品种,宜选用低温广温菌株CR02,925,983等。 1.1 菌种培养料,以粒度1~4毫米的细质木屑为最适宜。麦麸用量为木屑的20%,含水量以55%为宜,PH值6.5~7.5。 1.2 菌种生产,可以根据用种数量,批量投放。培养料的装瓶或装袋,均应适度压实,有利于掰块点种。菌种的点种方式以培养料表面接种的菌种生产形式有利于观察菌种纯度,确定接种安全系数,不宜使用中心深穴接种的菌种。禁止使用含杂菌菌种。 1.3 菌种的使用,一般要求长满瓶(袋)开始用种。待用菌种应避光低温存放。菌种储运,应防止碰撞或重压。如果菌种表面出现菌皮,要去掉菌皮。接种时保持接入呈块状菌种。如果压碎,会影响菌块萌发时间。含水量缺乏或过多的菌种不宜使用。 监督要点:①培养料配方准确,含水量接近比例,不过量。②菌种应有足够萌发活性。③过龄菌种或手捏变色菌种应慎用或不用。④烂袋,烂瓶,掉棉塞等怀疑感染杂菌的菌种禁用。 2.菇棚建造 菇棚是人工设置的出菇环境,以花菇培育为主的立体层架出菇棚,是冬季采暖、保温、保湿的最佳模式。采用双层遮阳,具有避光降温双重作用,采用塑料大棚,具有采光、保湿、和空气调节控制多种功能。完备的立体层架菇棚可以取代栽培袋在室内的封闭降温、点种菌袋培养和成品菌棒的全程管理,实现工厂化流水线作业。 用于覆土栽培形式的食用菌温湿光气调控菇棚,是利用恒定的地温和太阳光采暖与一体的多功能出菇棚。适用于四季覆土栽培出菇形式,如夏秋菌棒脱袋覆土出菇、冬春菌棒墙式出菇、生料菌床出菇等。特别适用于风大、干燥,气温低的地方,抗风、保墒、易建好管、用地温恒温。在高温地区使用高棚双层遮阴网夹草杉,可以调低自然温度3~10℃。 2.1 立体层架育花菇棚的建造:以专业化规模生产每棚1000袋左右的规格,每个菇棚长9~10米,棚与棚纵向间距1米;两排菇棚横向间距2.5米,方便运输和管理。菇棚呈"介"字型,底面总宽2.9米(其中:菇棚中心走道宽1.1米,两边出菇层架各宽0.9米,共分6层),中心高2.3米,左右边沿高1.8~2米.每棚可放1000袋;每亩667平方米,约建12棚左右.菇棚上层遮阳网高3.5米左右. 菇棚的立柱和棚上层遮阳网立柱应栽入地下0.4~0.6米.四边拉线采用地埋式拉线桩,有较强的抗风,抗倾斜应力.顶层遮阳网,全部固定在支竿顶部的8号铁丝上,有利于缓冲4~6级以上大风. 按上述要求搭建的双层遮阳网菇棚内部温度,比环境温度35℃调低2~5℃.如果在双层密度为85%以上的遮阳网下,再加盖草杉,棚内比棚外的自然环境温度35℃调低4~7℃. 监督要点:①每行栽杆对直,牢固,杆顶高度统一.②上层立杆顶的拉线拉平,拉直,拉紧.③出菇棚架牢固,周边无毛刺,放袋竹木棍上无尖刺毛茬.④上层遮阴网拉平,缝在8号铁丝上.⑤塑料棚膜搭严菇棚,四边各留出20~30公分.⑥出菇棚架上层遮阳网比菇棚长0.5米左右,便于加装菇棚端头抽口扣绳.⑦出菇棚上的塑料薄膜和黑网(或夹草杉),应用绳子每隔0.5米左右固定一道.⑧塑料棚膜两边(棚门除外)用沙土压牢.棚门用沙土袋压牢,方便进出菇棚. 2.2覆土式出菇棚的建造:这种菇棚具有廉价,易建,抗风,多用,调光,保湿,调温,调气,易管,增产等特点。适用于反季节(夏秋)鲜菇,花菇兼用,以及墙式出菇,覆土出菇和床栽袋料出菇等多种出菇形式.菇棚建造:用5~7米长的竹子,间隔1米插入土中,行间宽6.2米,两行竹子相搭,固定成中心高2米的弓棚,棚长视场地而定. 3.主要原料配备 原料配备以18×60公分栽培袋,每袋装晒干木屑1.5公斤,每炉1500袋为参考,加配麦麸15%,石膏1%,石灰粉0.5%.每1000袋用料见附表. “西峡模式”袋料香菇1000袋原辅材料配料表 注:此表按18×55公分栽培袋配料为例,参考2003年西峡市场价格及西峡县食用菌科研所"春栽袋料技术要点" 3.1春夏季栽培,秋冬出菇的原料配备:以坚实木质的阔叶类原料为主料,粉碎厚度1~3毫米,粒度3~6毫米,用∮4~6毫米的木屑粉碎锣加工的原料,经过3~6个月的越夏消耗,仍然可以为菌丝提供充足的出菇时期后继营养,可以出菇3~4潮. 3.2秋冬季栽培,春夏季出菇的原料配备:以木质纤维比较疏松类原料为主,如玉米轴,棉花杆,豆秸,葡萄枝,猕猴桃枝,稻草,花生壳,春栽香菇废料等类加工成粒.段.绒状均可.这类原料出菇2~3潮,主要产量集中在1~2潮. 检控要点:①各种袋料应呈颗粒等柔和状,用手抓握不扎手.②食用菌废菌棒要经过粉碎处理,无硬质干快.③麦麸类辅料必须要新鲜,不要变腐败.石膏选用食用及工业铸模用产品. 4.拌料 培养料合成的均匀程度,直接影响每袋菌丝长势及每批(棚)的管理易难程度.菌丝生长势态,菌棒管理方法.出菇易难程度以及产品质量和产量的关系.因此,培养料的合成,要求均匀,含水量与酸碱度符合技术指标要求. 石膏和麦麸是配方辅料中的主要原料.先将石膏掺入少量粗质木屑,进行预混合,在拍.压.拌合中打碎石膏中的结块后,再撒入摊开的大堆木屑中。麦麸可以直接均摊在摊平的木屑类主料上面,再用多齿菜耙子或铁锨进行预混合,翻拌2~3遍,打碎麦麸及木屑.锯末等原料中的干结团块后,再用石灰粉混合后的水洒均匀拌合2~3遍.拌料的方法和顺序是:用铁耙把木屑摊好并加入石膏,麦麸的原料粗扒一遍,用铁锨向两边翻堆--向中间拢堆--扒平摊均匀--石灰粉混入水中均匀撒水--向两边翻拌(检验加水量和PH值)--向中间拢堆(检验加水量和PH值)--拢向装袋场. 监督要点:①按场地大小配入适量原料.例如:按袋量配,1000袋或1500袋培养基原料一次加入拌匀,防止不均匀.②如果没有加水经验,第一次应少加水,拌一遍看看,不足再加,切勿加水过量.一旦加水过量,就要按比例加入合成培养料.③石灰粉加入方法,可以用一个大水桶(如大油桶),一次加足水约240公斤,均匀洒在平摊的料上,防止不均匀.④秋冬栽培原料中假如的微量肥料,可以先用少量水化开,用撒水壶撒到摊开的原料上,保证加入均匀.⑤检验含水量:一看:合成原料干湿均匀,场地上无积水,料上无浮水;二摸:用手抓合成料,有湿润感,用力握无水渗出,但手上有水印.三测试:用没有打开的栽培袋,夹入少量合成原料,用手压挤,拉开袋膜,轻轻一抖,袋膜上基本不沾料,用力一抖,可全部脱掉为合格.⑥PH值检测方法:常用的无试纸检测方法:手抓合成培养料,一般闻之有霉菌味,微酸味,微甜味,较浓甜香味,无甜味有轻微石灰水味.石灰水味浓的几种气味.其中,微酸味的PH值约在5.50以下,微甜味PH值6.5左右,较浓甜香味PH值在7.5左右,无甜味有轻微石灰水味PH值在8.5左右,石灰水味浓的PH值在9以上. 试纸测试:用广泛试纸一片,夹入拌好的培养料中,用手指用力压紧,松开后试纸颜色为黄绿色或淡绿色为合格,浓绿色为超高. 5.装袋: 用装袋机装袋,有利于减少培养料对栽培袋造成的微孔.要配备适宜的相应型号装袋机.栽培袋大,机型口径小,装出的袋料不均匀。西峡菇农组成的装袋队,不用装袋机,女人每人每天手工装袋200~300袋,男人每人每天手工装袋300~400袋. 装袋要领:拍打两面料均匀,抓住袋口轻轻墩,防止墩成大屁股,紧提袋膜不综纹;填料足,口抖净,拧劲折鼻绳缠紧,墩袋不要带木屑,袋口扎实捏不动;检验质量很简单,一看二摸用手掂:摸着硬,按着软,手掂两头腰不弯。 手工装袋方法:用5~10公斤塑料油壶对角切开,做一个装料铲,每袋1~2次即可装满。一手提袋口轻墩,装满后,一手提住袋口,一手均匀拍打袋面,促袋料均实.手抓提袋口,重提轻墩。袋口留8公分,抖净袋膜内原料,拧上劲,折回鼻,用绳子扎紧.装好的料袋放在阴凉处,防止日晒涨气变酸. 监督要点:①扎口坚实,袋底不变形(无大屁股),墩袋时应防止木屑垫刺袋底.②验袋呈"摸之硬,按之软,掂住两头腰不弯"的适度装实状态.③夏秋栽如有涨气,用针刺孔,再用透明胶布贴住. 6.检孔: 把装好的袋料放入大水盆或水缸中,拨转几圈,发现微孔进水处有湿润颜色圆团,迅速捞出用纸擦干,贴上5公分宽的透明胶片. 监督要点:①如有大孔,先贴严再浮水.②发现微孔,捞出立即擦干贴严.若速度缓慢,湿团消失,需要二次浮水.③胶片必须贴紧贴严. 7.排垛: 灭菌垛排放位置宜选在袋料接种后,养菌放置的最近处,有利于袋料接种前后,减少搬运距离,减少劳动强度和确保接种后的安全系数. 采用蒸汽炉充气灭菌的袋料排垛底部铺一层塑料,用砖铺成12公分高8公分宽的条格状通气道,(或用3~4公分厚的木板垫12公分支脚),铺一层麻袋护袋透气.每行排长2.5~3米,排放20~24袋每排叠放10~12层,1500袋约排5~6排.袋料排垛时,袋底一律朝向剁外.每排两头每隔一层缩收一袋.排好的袋剁四周均向剁中倾斜15度左右.防止袋料堆剁倾倒. 监督要点:①每隔3~4层,用麻袋布铺一层.②底部蒸汽气道应畅通无阻隔. 8.灭菌: 袋料排好,用6×6米塑料布盖严,剁角折齐,外盖黑网,用沙土袋压紧四边.留一冷气排放口,蒸汽上足后再压住.剁顶中心放一块砖.灭菌全过程保持砖块顶起状态,作为圆气标志.我们经过反复实验,双层幅宽17~20公分的栽培袋,从砖块顶起开始计时8小时停火,隔8~12小时,取出的袋料达到彻底灭菌。因此,规模化应用的灭菌时间从砖块顶起计时12小时结束.停火闷2~3小时趁热出炉,搬入室内.或原地不动,点燃3~4盒气雾消毒剂封闭降温. 监督要点灭菌,是袋料栽培的重要环节,如果出现灭菌不彻底,将会"全功尽弃".应严格把关)①蒸汽输出管插入剁中部.②灭菌烧火开始用大火,至100℃后保持"顶砖"状态.③做好后夜值班,防止睡觉掉火.如有掉火,每次从烧到"顶砖"开始,累计增加灭菌时间3~4小时.④严防灭菌炉(或锅)缺水干炉.烧坏设备及配件.⑤做好点火,顶圆气及中途情况记录备查.⑥大规模栽培,可以省去二次检孔,待降温6~8天接种时,选出微孔感染孔,贴上胶片,重新灭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