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就是我们培育的白肉灵芝。”在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拉萨综合试验站站长熊卫萍的办公桌上,记者看到了直径约有20厘米的白肉灵芝干品。
据熊卫萍介绍,白肉灵芝的种属是近日才被确定的,与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科学家对外发布的灵芝属新种的分子生物学鉴定成果完全一致。
经过多次试验 野生灵芝被驯化
2011年,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拉萨综合试验站开始了“西藏野生灵芝栽培技术”的课题研究,当时共在米林、波密等地收集到13株野生灵芝菌株。
“经过多次纯化和试验栽培,我们最终筛选出了2株菌丝生长较快、长势强壮的菌株。”熊卫萍介绍,2013年,野生灵芝在拉萨栽培首获成功,栽培面积为0.6亩。
据熊卫萍介绍,一般野生灵芝的栽培分为制袋、灭菌、接种、菌丝培养、出菇管理等步骤。从菌种分离到菌丝布满菌袋大约需要3-4个月,到灵芝成熟还需3个月。“按这个时间计算,每年可收获两茬灵芝。”熊卫萍说。
有效成分含量 栽培灵芝较高些
熊卫萍说,课题组对灵芝的有效成分进行检测,并与野生灵芝做对比。结果表明,人工栽培灵芝的有效成分不低于野生灵芝,其中栽培灵芝的多糖含量达到3.8-4.6/100g,三萜类物质含量大于1.5/100g。课题组还将该其与内地多家企业等栽培的灵芝对比,发现均高于内地栽培品种。
此外,人工栽培灵芝的性状与野生灵芝也有差别,人工栽培灵芝看上去更美观,且一些朵型更大、肉质更厚。“目前我们栽培的灵芝中,最大的鲜品灵芝有八两重。”熊卫萍称,他们还计划在成都栽培该野生灵芝,研究地域环境差别性的灵芝性状及有效成分的变化。
记者了解到,人工栽培灵芝已成功在林芝、亚东、曲水、波密、察隅等地试种推广,400平方米的大棚每年至少可以收获500斤灵芝。
分子生物鉴定 结果为灵芝新种
近日,有媒体报道,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在西藏林芝地区发现了一个灵芝属新种——白肉灵芝。
看到该报道中对白肉灵芝的介绍,熊卫萍感觉我区人工驯化的野生灵芝与白肉灵芝非常相似。“2011年我们采集菌株时,当地人将所有的灵芝都统称为‘野生灵芝’。”熊卫萍表示,捕捉到白肉灵芝的信息后,他们在第一时间将筛选出的2株野生灵芝菌种标本寄到了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请专家做分子生物学鉴定。
几天后,鉴定结果反馈回来,确定我区人工栽培的野生灵芝就是白肉灵芝,而我区白肉灵芝人工栽培走在了国内前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