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40岁的郑贵朝是东莞市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在所里已经工作了14年,蛹虫草是他最骄傲的“产品”。通过多年的努力,郑贵朝团队的“蛹虫草菌种及子实体的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项目取得良好成效,相关技术成果先后获得了省科学技术三等奖、省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市专利金奖等荣誉。郑贵朝也凭此成为农业系统里最年轻的正高职称研究员。
2001年起,“半路出家”的郑贵朝和团队开始蛹虫草项目研究。收集合适的菌种是第一步也是最难的一步,郑贵朝团队通过野外自主采集、和同行交换、向科研机构购买等方式引进了100多个菌株,但经研究筛选,仅有几个能用。“这类菌种是北方的,南方能不能用?还有,筛选出的优良菌种容易退化,该如何保持其优良品质?”
通过多年的努力,郑贵朝团队的“蛹虫草菌种及子实体的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项目取得良好成效,相关技术成果先后获得了省科学技术三等奖、省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市专利金奖等荣誉。郑贵朝也凭此成为农业系统里最年轻的正高职称研究员。
2004年,项目取得阶段性成功之后,郑贵朝并不满足于此。“做出来是第一步,如何在同等投入下提升培育效率,扩大生产规模,这是第二步。现在我们已经在提高品质、确保安全等各个领域实现突破,这是第三步,”郑贵朝说,随后,科研成果受到企业关注,并成功进入市场销售,占有一定市场份额。目前,产品已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并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产品”(农业类)。
据了解,蛹虫草于1958年在吉林省首次发现,通过鉴定,认为它与冬虫夏草是同一个属,定名为蛹虫草。主产于云南(昆明、安宁、江川)、吉林(安图、永吉)、辽宁(沈阳)、内蒙古(哲里木盟),生于针、阔叶林或混交林地表土层中鳞翅目昆虫的蛹体上。冬虫夏草和蛹虫草是“兄弟”,前者是以冬眠虫体为母体的菌类,后者则以虫蛹为培养基的菌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