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myb 于 2013-12-7 16:19 编辑
菌丝徒长(拉丁语学名:overgrowthofhyphae) 食药用菌生产术语,指菌丝在培养基物中营养生长过于旺盛,以致影响子实体的形成,是食药用菌生产种一种常见的生理性病害,俗称“冒菌丝”。是指菌丝在培养基物中营养生长过于旺盛,以致影响子实体的形成,是食药用菌生产种一种常见的生理性病害。
该问题可在任何品种的食用菌上出现,如香菇菌袋表面菌丝不按预定时间转色,或在勉强转色后再重新发出新的白色气生菌丝;平菇、榆黄蘑等菌袋被“菌皮”包围,迟迟不出菇;金针菇等常出现菌丝徒长现象,表现为菌丝持续生长,密集成团,结成菌块或组成白色菌皮,难以形成子实体等等。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一是环境因素:由于栽培管理不当,如出菇室高温,通风不良,CO2浓度过高,培养基料水分及培养环境湿度偏高等均不利于子实体分化,引起菌丝徒长; 二是营养因素:基料中氮素养分偏高,碳氮比例失调,菌丝生理成熟度不足,生长阶段尚未进入转化期,菌丝进行大量营养生长,不能扭结出菇。 三是种性因素:品种(菌株)生物特性与栽培环境条件不匹配,如高温种在低温季节栽培,或低温种在高温季节栽培等;还有制作菌种时如用的母种属气生型菌丝,转管过程中又尽挑选些生长旺盛的气生菌丝,移接到腐熟过度的培养料上,培养温度偏高时,菌丝体就往往密布与瓶口上部,甚至结成块状。用了这种菌种就容易发生冒菌丝现象。
防治方法: 一是科学设计配方,使基料在营养全面的基础上达到均衡,尤其是不宜过多添加某种无机氮或有机氮。并及时划破或挑去菌皮,多喷水并加大通风以促进原基形成。培养基配比要合理,防止氮营养过剩。优化制种、选种。 二是培养料不应过熟、过湿;栽培过程中要加强管理,加强菇棚通风,降低CO2浓度,适当降温降湿,以抑制菌丝生长,促进子实体形成; 三是根据生产品种调控适宜的培养条件,尤其是注意调控通气和空气湿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