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2-7-24 11:53:48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梁故事会 于 2012-7-24 11:54 编辑
老梁故事会 中册 滴水成河 集腋成裘(四) 工厂化. 野生化 -工厂化精益求精 野生化返璞归真
2000.3.22、金针菇工厂化生产考察记实 长期在蘑菇销售第一线,丰源菇行的宋春领对于什么产品好销,什么产品滞销,自然非常熟悉。我印象中,大概是在1996年开始,小宋就经常在我耳边唠叨要搞工厂化生产。 当时我虽然嘴上没有说什么,但内心认定这是天方夜谭,不符合中国的国情,中国的工厂化起码在5年以后。中国劳动力多,便宜,机械化还不普及,尤其是产品的价格不高,搞工厂化肯定赔钱。 老梁这个认识其实只维持了一两年,到了1999年,老梁就开始接受小宋的理念了, 有条件的地方要搞工厂化,工厂化才能出精品,产品才能标准化。 2000年3月19日,经小宋介绍, 老梁在北京结识了台湾商人林先生,林先生在北京房山区建起了金针菇工厂化生产,老梁的显赫背景估计有小宋的吹嘘,林先生自然礼贤下士,请老梁到他的工厂考察指导了。3月22日,实地看了林先生在房山区的金针菇生产厂,公道讲,这是我第一次现场看工厂化,对于机械设备、工艺流程老梁自然不敢多言,但来而不往非礼也,也得说点什么。当时对于培养基配方,老梁还真的感到有改进的必要和余地,因为当年林先生的生产工艺是照搬台湾的,培养料配方也是一成不变,只能用米糠和木屑,我建议他试验试用本地原料,如玉米芯、棉籽壳、麸皮等。 参观考察了林先生的工厂化后,小宋还是经常念叨要建立工厂化生产,后来,他还在安阳折腾了一段时间,还说要聘请老梁担任顾问之类的,但后来不了了之,我也就再没有过问后续的发展。 当年林先生金针菇工厂化的流程工艺日记内有所记载,金针菇工厂化发展到现在,当然更加成熟,更加先进, 但主要的流程,除了液体菌种的应用外,其他程序和设备恐怕改变不大。 2000.3.22 上午与小宋一块到房山金针菇基地, 机械化生产,工厂化出菇, 自动拌料,装瓶,灭菌接种, 培养,出菇, 米糠33%和木屑77%, 出一潮菇就挖出, 可用作肥料和发酵后生产双孢蘑菇, 或生产其他食用菌。 一块规划生产菌种, 定下联系菌种客户。 10.28 下午到小宋处, 后87次一块到安阳。 小宋要在安阳投资300万搞控温控湿的工厂化栽培。 上庄基地也应该搞成工厂化, 不能搞大棚生产, 投资不少, 是农民式的生产, 出不了精品.
该贴已经同步到 老梁故事会的微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