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畸形猴头菌的类型
1、珊瑚型:子实体从基部起分枝,在每个分枝上又进行多次不规则分枝,成珊瑚状。有一条菌丝束深入基质吸收营养与水分。少数早期死亡,但多数能继续生长,并在顶端膨大,形成分散的小子实体。
2、光秃无刺型:子实体呈块状,表面粗糙、无刺或少刺。菌肉软实松脆,个体肥大,新鲜略带褐色,味道同正常子实体。
3、色泽异常型:子实体形状正常,唯度颜色发黄,菌刺短而粗,部分子实体带苦味。有的子实体呈粉红色。
(二)发生原因与防治方法
1、珊瑚型:引进原因是培养料含有芳香族化合物或有毒物质。防治方法是灭菌的温度不要过高,更不能使用含异味的松、杉等木屑做培养料。猴头菌对二氧化碳十分敏感。当栽培室中二氧化碳含量超过0.1%时,会刺激子实体不断分枝,形成珊瑚状。因此,在保温的前提下,栽培室应空气畅通,特别是菇蕾形成后,每天都应进行通风1小时。
2、光秃无刺型:主要是水分不足,温度过高而引起的。栽培室不能超过22℃。相对湿度以90~95%为宜。如果温度高于24℃,湿度低于86%,就可能导致畸形菇的发生。因此,每天应坚持向空间或子实体喷雾,特别是温度较高时,通风换气时切忌让风直接吹向子实体,以减少水分的蒸发。
3、色泽异常型:水分不足子实体表面干燥,会产生橘黄色。再由于栽培室温度低于15℃,子实体开始变红,随温度下降,颜色不断加深。10℃左右子实体停止生长。在通风喷雾(尤其是早晚)时,应保持室温不低于18℃。
此外,菌刺长短不一,子实体基部狭长,形状不正常,是光线不足或光照不均匀而引起的。通过调正光源,即可得到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