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3-8-31 16:07:30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不大不小菇 于 2013-8-31 16:09 编辑
mushroomfan [color=#999999 !important]2013-8-19 06:04我没讲清楚,略过了两步,让你觉得我混淆了概念。我其实想说两层意思。第一是,营养的争夺在相邻的菇体中会是一主要关系但并不是唯一的关系。换句话说,小菇之所以在菇群中最终成为小菇并不全是因为争夺失败,有可能是其余的主要因素作用结果。因为争夺只有在营养供给满足不了生长需求的(对所有的菇体而言)时才谈得上。如果有些菇体的需求本身就不大,争夺的关系就谈不上。当然,为何需求不大,这因素就多了。
第二层意思还没说得出来,那就是,单纯就争夺情况来说,你所归纳的胜负取决于原基形成早晚和局部菌丝的相对强健。这种看法可能有过于简单了点。没错,二者应会是因素。但该还有其余的因素。
————————————————————
mushroomfan [color=#999999 !important]2013-8-20 12:16其余的因素是啥?营养输送的实质是传质。如果系统地考虑这问题,应该由两主要因素确定:传质的横截面积和单位面积的传质速率。就速率而言,传质线上的菌丝细胞活性,反映出来是菌丝强健程度肯定是个主要因素,就如你所指出那样。但除此以外还有其余因素?我们知道,细胞对物质的传递,都是通过以液体为介质来进行的。因此,传质线上水分的保证与否至关重要。水分的保证不光让菇体直接得到所需水分,更可使那些可容于水或可与水形成胶体等等等等的物质畅通无阻地到达菇体。所以我猜测这就是我前面提到那些平菇在无节制供水下惊人高产的原因。
————————————————————
您 [color=#999999 !important]2013-8-20 16:03水分因素在任何菇种都是重要的这个毋庸置疑,你说的无节制供水,我认为描述不一定恰当,应该是在覆土或者类似条件下,培养料菌丝与外界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吸收通道,这样才能做到菇体需求的水分能够源源不断,所以我说存在二次栽培的现象,那样它和环境间的联系才是自然而紧密的,如果纯粹是覆土,不形成对环境的紧密联系(这是深入环境内部的),那么这个供应就是被动的。被动供水显然不行,因为即使一半泡在水里也不会高产。水分在菌丝间的传输,如果形成稳定的流向——主动运输,并伴随干物质的运输而发生,那么高产的解释就合乎逻辑,水分作用的关系也才成立。
你现在这样看水分供应的优势的观点,实际上还是佐证二次栽培的存在。我很难理解你看问题的方式,因为这样是断断续续对话,真的坐到一起讨论,你很多看法并不是和我不同,而是在慢慢证明我的观点。
我有这样的经历。杏鲍菇灭菌菌袋进水,下部有3-5cm无法长菌丝,也没坏,最后让它出菇,结果产量也看不出差别,几乎是1/5-1/4的原料没有菌丝——看得见的菌丝,居然产量没有差异,这个似乎说不过去,但出菇后,一段时间,里面就全部变白了,为什么呢?就是实际上里面有菌丝,也部分吸收了营养,当然不如上部那样完全,但因为形成了一个内部的供水机制,这个和二次栽培的环境供水有些类似了,因为供水这方面优于普通袋子,所以产量也没有差异。可惜的是,没有注意观察具体是什么样的变白过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