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shroomfan
发表于 2013-5-12 23:19:11
香菇人 发表于 2013-5-11 07: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照片................
几张褐斑照片有点不常见。说是噬菌体,想必香老师自有依据。
不过香老师你看,下面这照片,斑状有呈圆形与接种口等距离分布状态,且园半径大概一致。说明什么?说明菌丝细胞增殖到大概同一阶段同步发生问题。噬菌体的攻击会有这种时间上,或增殖代数的同步特征吗?我不知道,但推断大概不会。
依我看,这更像是老化的特征。你不是说过试管种有转色就不要使用吗?图片上与那问题应该如同一撤吧。
菌种如有老化,抗逆差,噬菌体的攻击就顺理成章了。所以可能是两个问题并存。
多说几句,我从事香菇时间不长,实践经历和理论远没你丰富,对试管种呈褐斑的问题以前完全没认识(甚至还傻乎乎当成优良指标呢)当时上网时看见你和myb先生都这样点播,受益了,特别感谢。
http://bbs.emushroom.net/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TA2MTB8N2QzMmNjZWZ8MTM2ODM2OTE3NHwzMjI0NHw4OTQxMw%3D%3D
mushroomfan
发表于 2013-5-13 00:00:27
香菇人 发表于 2013-5-12 22: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退化只表现在个别点子上,可逆的.如果生理没成熟,那么整棒出的菇都有象似之处.如果全是这样那应该叫变异了. ...
"退化只表现在个别点子上,可逆的". 我概念有点糊涂了,这与老化有啥差别呢 (真心询问)?
严格说来,有的菌筒不同部位会有不同成熟度,如压迫部位,堆中底部内侧部位等。
照片中,如果同一批次菇畸形方式都与图中所示的大致相同,可能是变异。但畸形方式如五花八门,难说。
香菇人
发表于 2013-5-13 06:51:54
这菌棒发病为什么会有同心环很难解释.照片与实物有一定差别.实物不是转色状态.是表面菌丝消失,其下面的菌丝又会往上长.然后又会消失.病状会越来越重.请看所有照片.
补充内容 (2013-5-13 12:51):
正方;
香菇人
发表于 2013-5-13 07:16:14
这些照片有桔抗线.表面菌丝消失,能看到下面一层菌丝和培养基颜色.
补充内容 (2013-5-13 12:52):
正方;
香菇人
发表于 2013-5-13 07:23:12
香菇人 发表于 2013-5-13 07: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些照片有桔抗线.表面菌丝消失,能看到下面一层菌丝和培养基颜色.
照片上看象有桔抗线,实物不是桔抗线.
补充内容 (2013-5-13 12:52):
正方;
香菇人
发表于 2013-5-13 07:28:31
上面1083号照片能清楚看到表面少了一层菌丝.有少了一层皮的感觉.
补充内容 (2013-5-13 12:52):
正方;
香菇人
发表于 2013-5-13 10:11:39
本帖最后由 采菇丫头 于 2013-5-13 18:15 编辑
退化局部菌丝异常的一种现象,这与病毒无关.
田鸿
发表于 2013-5-13 11:58:07
中立方认为,目前食用菌病毒的危害性随着品种组分盗用侵权现象的日益严重正在逐渐扩大,组分盗用一方面造成病毒感染的机会大大增加;二方面使菌种编号混乱,栽培这不清楚所购菌种的纯度是否能达到要求,乱用菌种的潜在风险性大大增加;第三,因为组分盗用菌种造成菌种中含毒菌种的基数和使用面逐渐扩大,大大增加生产风险;同时,也大大增加了病毒在同类食用菌中传播的风险。因此,研究食用菌病毒和进行脱毒处理具有学术价值同时也非常有必要。但目前,鉴于体制、项目、设备、技术、经费等多方面原因,尚未有能提供脱毒实证商业脱毒菌种销售,目前市面销售的所谓脱毒菌种纯属噱头。
mushroomfan
发表于 2013-5-13 13:45:36
香菇人 发表于 2013-5-13 06: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菌棒发病为什么会有同心环很难解释.照片与实物有一定差别.实物不是转色状态.是表面菌丝消失,其下面的菌丝 ...
接受你说法,不是转色。但看了更多照片后,觉得老化是存在的。想谈三个特征:
1.褐斑从圆周开始,溃烂朝圆周以外蔓延,(使相邻两个圆周上的溃烂斑融合(图1693)),注意,而不是朝圆心方向扩散。解读出来应该是从细胞增殖到的某一代开始溃烂,往代数更高的菌丝区域发展。这现象如没有老化是说不通的。溃烂的诱因有可能是种源病毒,也可能是由外部经取了封的结种口入侵的杂菌。
2.光照下溃烂现象尤甚,这与光线会促进老化一致。
3.溃烂始于表,往内发展。
前二者是菌丝老化的典型特征,有了老化,杂菌可以入侵,自身的病毒也可能惹麻烦。 但第3条则说明有外源杂菌落的沉降.而自身携带的病毒没有理由只从表面生事。因此第三个特征更多指向杂菌感染,而非病毒。当然,这一特征也和老化有关。
补充内容 (2013-5-14 10:27):
那是已经老化到相当程度才有泛黄和萎缩。菌种老化的开始多是菌丝的浓白变延缓,突起物的生成吃力。不知道这些特征是否有所呈现。
补充内容 (2013-5-14 10:38):
不过一二潮菇按常规管理还正常,这到与老化相悖。
guojun_fxj
发表于 2013-5-13 15:29:09
菌丝脱毒技术乃源自植物组培的茎尖培养脱毒理论,但2者没有可比性和同源性,菌丝的尖端提纯和变温处理乃是必要纯菌种制作的技术必要,但一旦到商家媒体那就炒作成经济元素的骗子技法了!
补充内容 (2013-5-13 15:59):
植物茎尖培养的血清酶联检测在食药用菌的菌丝脱毒领域内应用还不多见!病毒电镜扫描观测和DNA检测等技术已见报道!中国人善于垃圾变成脑白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