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种菇生涯(1-12)
编者按:刘永康写得《我的种菇生涯》,语言朴实自然,行如流水,除了里面的小标题是我根据内容添加外,其余基本未动。看看一位普通种菇人的真实自述,会给我们什么启发感慨,就是见仁见智的事情了。 我的种菇生涯刘永康(1)忻州研究所起步 我叫刘永康,系山西省五台县茹村乡南大贤人士。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高中毕业后便致力于北方果树的培植。2005年有幸结识了梁老师的高徒卢星圩,在小卢的引荐下得以投身梁老师门下学艺,从此便开启了我的蘑菇生涯。 记得那是2006年正月的一天,小卢冒着春寒把我亲自送到忻州食用菌研究所。在所里,我从基础入手,认真操作食用菌生产工艺的每个环节。白天实做,晚上有机会便看梁老师给的资料。认为有用的资料,以及生产实践体会便随手抄录下来,不懂的地方问询梁老师,如此理论联系实践进步很快。(2)北京窦店 初战成功 在研究所里,实习了两个多月,一天,梁老师突然打电话让我去北京房山窦店镇的龙凤宾馆组织生产菌袋。平生第一次去北京,心情甚是振奋。2006年3月30日,从忻州乘火车到十渡站下车,晚上在技术员梁吉荣的安顿下留宿葡萄园,这里青山绿水,有如画廊。次日清晨,小梁带我参观了树下出菇景观,硕大的虎皮菇向日葵盘般大小,心中十分惊奇,更加坚定了探索食用菌奥妙的决心。31日上午乘公交车顺利到达龙凤宾馆,下午见到了和蔼可亲谈笑风生的梁老师,梁老师简单问询了一下忻州研究所的生产状况后,便转入了正题,要我尽快熟悉生产程序,先从灭菌开始。梁老师发现当时河北人生产污染严重,主要是灭菌不彻底,他们灭菌光看温度计,只要够100°,即使蒙古包状灭菌包不鼓胀也不管。我接手灭菌后,马上生旺炉火,灭菌包鼓胀的硬邦邦,底部四周直冒蒸汽。正好梁老师随同张随生老板前来观看,一见此灭菌情况,老板高兴的主动同我握手,鼓励好好干。五一节期间,葡萄园,东太平山上松林里的巨型蘑菇轰动京城,参观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叹为观止。4月28日,从忻州研究所调来几个年轻小伙子和小姑娘,以后就在梁老师的指导下,郭艳和我为技术员组织生产菌袋,生产的井然有序,同时在实践中,我也增长了许多真本事。 (3)草菇栽培半途而废当年国庆节过后不久,梁老师安排我到海淀区白水洼基地,考察学习草菇菇房栽培技术。在那里,用心了解草菇生产工艺。江苏的老板雇佣贵州人用废棉菇房生产草菇,寒冬腊月,衣着单薄的贵州人一会儿在炎热的草菇房管理,一会儿又到室外的严寒中拌料,如果是北方人肯定吃不消,极易感冒,因此意兴索然,当时白水洼的老板也没有正儿八经生产的长远打算,我和梁老师只好作罢,白水洼的草菇生产基地也没有建立起来。
(4)白灵菇野生化 2007年新春伊始,梁老师派我去北京房山葡萄园种菇。五一节期间,野生化栽培的白灵菇洁白硕大,引得游人交口称赞,啧啧称奇。最大的有23斤重。节后,我开始搞椴木栽培,积累了大量实做经验,期间炎夏,红银盘也成功出菇。
梁老师啊,你这梁家军队伍不小啊。 学习的极佳机会
不大不小菇 发表于 2012-10-20 10: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梁老师啊,你这梁家军队伍不小啊。
哈哈,梁家军,将广兵多,人才济济啊! 本帖最后由 老梁故事会 于 2012-10-21 08:50 编辑
(5)南征北战 野生化种菇
2007年农历九月九,协同梁老师去山西长治市参加郝主任的富硒杏鲍菇鉴定会。晚上留宿星级宾馆,第二天上午驱车参观了沁源太岳食用菌厂,大棚里栽培的灵芝出的正盛。下午,郝主任开车送我和梁老师去洪洞。随后,我留在万安镇石家垣村主持菌袋菌种生产。农历小寒节时,梁老师指令我去西梁村会同技术员祁国华发酵双孢菇料,当年当地经常下雪,料堆又加水太多,尿素也超量添加,发酵很不顺利。梁老师断然决定,添加新料重新发酵。
2008年正月十一,我和技术员梁吉荣同赴西梁村,添加麦秸重新发酵,终于按计划在鸡场林地种上双孢菇,效果还挺好,这为秋天大规模种植野生双孢菇揭开了帷幕。当此之时,林地种植虎皮,白银盘,鲍鱼,天花等品种,效果卓著,召开了现场会,菌界人士,诸如刘波教授等出席现场,对林下种菇评价很高,当真是洪洞、轰动。同时,闻喜县张局长那里的野生化栽培亦搞的红红火火。
当年6月份在梁老师的安排下,我去石家庄,闻喜进行了短期的技术指导。其后,在西梁村梁主任一再的要求下,于7月15日重返洪洞,伙同小梁进行了大规模的林地双孢菇野生化栽培,仅麦秸就是70多吨,同时按照梁老师的设计,我为西梁菌种厂画了草图。冬至前夕,参加了中央7套科技苑栏目拍摄的人工野外种蘑菇。元旦前,在梁老师的吩咐下前往忻州大沟基地,利用发酵料灭菌生产大白桩,离褶伞等几个本地台蘑品种。
(6) 重庆之行 印象颇深
2009年春夏之交,奔赴祁县九沟生态园生产平菇,小平菇,姬菇,木耳,香菇,双孢菇等菇类。采用果枝木屑做主料,常压灭菌,更新了码垛技术,菌袋生产效果很好。临近秋天,梁老师带我去重庆巫山基地视察那里生产状况,乘便饱览了三峡风光。具体路线是从太原乘火车到达湖北宜昌,从宜昌三峡大坝乘飞翼船沿江溯流而上,水面平静,宛如湖上行船。两岸青山,犹如水墨画成一样,途经秭归、巴陵,神女峰,直达巫山。巫山大庙基地采用菇房种植双孢菇,原料都从外地购买,效果不是很好,那里又麻又辣的菜肴,给我留下很深的记忆。短暂呆了几天后,便转道奉节,驱车直达丰都基地,梁老师部署工作事项。三天后,从重庆乘火车回到太原,结束此行。
梁老师,你的队伍没有被薄熙来收编啊,幸运,重庆可是个危险的地方。 不大不小菇 发表于 2012-10-21 11: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梁老师,你的队伍没有被薄熙来收编啊,幸运,重庆可是个危险的地方。
薄熙来还真的在2009年视察过我在巫山的林地种菇基地,并提倡靠山吃山,林下种菇 (7) 北京顺义收获颇丰
当年回家秋收完毕,梁老师安排我到北京顺义的林丰公司,会同郭艳,刘继东两技术员,短其内生产了大量的菌种和菌袋。三人互相探讨研究,各挥其长,收益甚丰。转眼冬去春来,2010年的春天应河北廊坊金丰科技园之邀,进行了大棚示范种菇,我和李浩派往此处工作。近40天后,完成任务重返顺义基地。7月份,在林总的安排下,去云南个旧市传授食用菌生产栽培技术,同时领略了四季如春,一雨成秋的西南边陲风光。约待了17天后,返回北京,着手双孢菇野生化栽培的发酵料工作。
(8) 驰援洪洞力挽狂澜
2010年11月份,我正在北京顺义基地工作,忽然一天晚上,梁老师打电话过来,说洪洞西梁基地生产出现了大问题,菌袋污染很严重,要求我第二天就从北京赶赴忻州,我自然不敢怠慢,连夜从北京顺义回到忻州,梁老师面授机宜,再三要求力挽狂澜。我领命即刻动身来到西梁基地,情势果然严峻。百分之九十的菌袋感染各种霉菌,尤以绿霉为重,掺不忍赌,原因有二,其一,接种方式不对头,其二,培养环境湿度太大。问题明朗之后,对症施法,提出修改方案,效果立竿见影,顺利生产出大批合格菌袋,为2011年春季杨树林大规模出菇奠定了基础。 洛神赋 发表于 2012-10-20 11: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学习的极佳机会
师傅引进门修行在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