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zh 发表于 2010-1-6 16:55:53

菜籽饼是指油菜籽榨油后的副产物吗?<br/>只听说可以当肥料种粮食蔬菜,也可以做氮源种平菇吗?<br/>菜籽饼的含氮量高吗

香菇人 发表于 2010-1-6 18:06:41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Mzh</i>在2010-1-6 16:55:53的发言:</b><br/>菜籽饼是指油菜籽榨油后的副产物吗?<br/>只听说可以当肥料种粮食蔬菜,也可以做氮源种平菇吗?<br/>菜籽饼的含氮量高吗<img title="dvubb" border="0" alt="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align="middle" src="http://www.mbbs.com.cn/images/emot/em04.gif" onload="imgresize(this);"/> </div>
<p>含粗蛋白45%左右</p>

myb 发表于 2010-1-6 20:23:54

发酵罐老弟的帖子非常好,能引起大家在技术层次的讨论,让新手可以从中受益!

菇香飘飘 发表于 2010-1-6 20:38:34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jn58jn58</i>在2010-1-6 20:18:43的发言:</b><br/>
<p>好帖<img title="dvubb" alt="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src="http://www.mbbs.com.cn/images/emot/em01.gif" onload="imgresize(this);" align="middle" border="0"/>都看入迷了</p></div>
<p>同感,此帖再现“发酵罐”的魅力。</p>

jn58jn58 发表于 2010-1-6 20:18:43

<p>好帖都看入迷了</p>

jn58jn58 发表于 2010-1-6 20:19:34

我地有不少的松针.不知能不能用来种平菇.

myb 发表于 2010-1-6 20:22:31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shijian</i>在2010-1-6 12:15:22的发言:</b><br/>
<p>&nbsp;&nbsp;&nbsp;&nbsp; 我这里处在太行山脚下,石灰价格低廉,七元一袋的石灰质量不太好,是烧石灰不太过的机械粉碎后建筑上用的,添加时注意测ph值,按需添加,作为辅料成本其微不必考虑。<br/>&nbsp;&nbsp;&nbsp; 草木灰也呈弱碱性、我每年都有几百斤的草木灰(食用菌废料燃烧炉副产品),两年能有上千斤、不知能否完全替代石灰,不敢妄言。</p></div>
<p>草木灰含有丰富的钾,笔者认为比白灰好</p>

w爱菇人 发表于 2010-1-6 21:25:47

看来兄台距离理想配方及模式又靠近了不少,成型了俺去取经哈。<br/>熟料为主,发挥其优势,用最低的成本实现周年化,标准化,且菇的质量有优势这个观点也是俺追求的,11月16日之至12月24日,做了9万多斤的平菇栽培,人均日料量300斤多点,实在不满意。采取土法,缩减用工量,让工人更省力,其潜力很大,需要的是稳定,不知道还要费多少脑力。

w爱菇人 发表于 2010-1-6 21:27:31

&nbsp;&nbsp;&nbsp;&nbsp;&nbsp; 我一直在考虑专业化、周年化、规模化生产到底怎样做(或者什么模式)才能比小农经济更具备优势。 可能这个观点与叶兄观点冲突,我在考虑短时间做出10万斤栽培时,叶兄建议要慎重,但是我还是义无反顾的实施了,不考虑因菌种问题污染两锅的因素,总体成功率大约在98%强,可是在秋季,败得一塌糊涂,期间有点对不起白大哥。

发酵罐 发表于 2010-1-9 01:05:27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w爱菇人</i>在2010-1-6 21:25:47的发言:</b><br/>看来兄台距离理想配方及模式又靠近了不少,成型了俺去取经哈。<br/>熟料为主,发挥其优势,用最低的成本实现周年化,标准化,且菇的质量有优势这个观点也是俺追求的,11月16日之至12月24日,做了9万多斤的平菇栽培,人均日料量300斤多点,实在不满意。采取土法,缩减用工量,让工人更省力,其潜力很大,需要的是稳定,不知道还要费多少脑力。 </div>
<p><font face="Verdana">棉壳的价高,对熟料来说可能真的是一种隐约的机遇,生料抛不了传统,技术不能突破,基于业余的规模,浪费劳力资源,价值不能体现。<br/>进入这个行业,有一部分是幻想的原因,无法集思广益,止于一人的智商,规模难以复制,利润看似很高,难看的却是产值。人均日料量300斤多点,这300斤的产值却实现了半年,实现这个人工的价值只剩下多产,但这个人工的能力早已榨干。套路使尽,改了再改,钱花了再花,东西废了再废,对人性要求太高,我是没有主心骨的男人。<br/>我的在450斤左右,人已经很累,假如质量源于热情,那还要再改,拌料搬料或发酵就是个不轻快的营生,我从翻堆发酵到一次性发酵到筐式发酵,还没发酵完,前些日幻想的传送带发酵仓还等着我浪费,我都快让人绝望了。<br/></font></p>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平菇生熟模式材料的选择和成本效益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