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福菇又名巨大口蘑,属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蘑菇属,其子实体丛生、白色、菌柄实心、棒状,外形美观。属高温型菌株,适宜在夏秋季栽培,出菇期在6 ~ 10月,能填补高温季节食用菌市场品种的短缺,给人们提供一种口感独特、味甜鲜美的珍稀菌类,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市场价格达12 ~ 16元/kg,是适合广大种植户种植、经济效益较高的品种,值得大力推广。近年来进行人工驯化栽培。据检测数据分析,金福菇营养丰富、全面。每公斤干品含蛋白质27%。子实体氨基酸含量是干物质的16.5%,菌肉肥厚、嫩白、口感好、味甜鲜美、是一种受国内外市场追捧的珍稀食用菌。金福菇将逐渐成为我国食用菌主导产品之一,在热带、亚热带国家具有极好的发展前景。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近年来引进了金福菇菌种进行栽培驯化研究,逐步摸索出栽培金福菇的模式和栽培方法、总结出一套成熟的栽培技术。 1 金福菇的生物学特性 1.1 营养要求。金福菇生长可利用葡萄糖、蔗糖、淀粉等作为碳源,以氨态氮和粗蛋白为氮源,氮源相对充足,可提高金福菇栽培的产量。 1.2 温度。菌丝体生长温度为15 ℃ ~ 35 ℃,最适生长温度为25 ℃ ~ 30 ℃;子实体发生温度为20 ℃ ~ 38 ℃,最适温度为25 ℃ ~ 35 ℃。 1.3 湿度。菌丝体生长阶段要求空气的相对温度为65% ~ 70%;子实体生长阶段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为85% ~ 90%,覆土土层的湿度为25% ~ 30%。 1.4 空气。金福菇为好气性真菌,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形成均需要新鲜的空气,形成原基需要CO2的刺激。 1.5 光照。金福菇栽培的产量、品质和光照的强度成正比,但强光会抑制子实体的形成。 1.6 酸碱度。菌丝体生长和子实体的形成pH值在6.5 ~ 7.5的环境,覆土材料pH值在6 ~ 6.5为宜。 2 覆土栽培技术 金福菇属草生菌,人工栽培原料来源广泛,棉籽壳、稻草、麦秆、玉米秆等农作物下脚料都可以做栽培原料。菌丝生长适宜于多种纤维的原料、混合发酵处理半熟料,培养料pH值以6.5 ~ 7.5适宜。 2.1 栽培季节。金福菇属高温型菌株,在自然条件下,栽培以当地气温稳定在20 ℃以上为出菇期,以此温度向前提50 d左右为栽培制袋时间,一般在4月下旬堆料制袋,出菇期安排在6 ~ 10月份。 2.2 培养基配方。棉花籽壳40%、稻草40%、麦麸10%、玉米粉5%、石膏粉1%、磷肥1%、石灰3%。 2.3 原料处理。将稻草切成5 cm长后用1%石灰水浸泡1 ~ 2 d,捞起来加入棉籽壳加石灰水拌均,建堆发酵,堆底先用毛竹架空,混合料放在毛竹上堆成长方形料堆,堆好后在料中间打孔以利通气,盖上薄膜。当料堆达65 ℃以上24 h后翻堆,共翻2 ~ 3次,堆料7 ~ 10 d。 2.4 接种、菌包培养。选用22 cm ×38 cm栽培袋,把辅助材料麦麸、玉米粉等与堆好的料混合拌匀,调节水分至65%左右开始装袋,每袋装干料0.6 kg左右扎口,常压下灭菌100℃保持10 h。灭菌结束后搬入接种室内在30 ℃左右环境中两头接种,接种后在培养室培养30 d左右菌丝可长满菌袋。再过7 d左右准备覆土出菇。 2.5 覆土出菇。覆土是栽培金福菇的关键技术,可刺激原基的形成。覆土材料要求固粒结构、通气保水的土壤如稻园土、果园土等,直径在1 ~ 2 cm。取土一般取30 cm以下的土壤,经曝晒后喷5%甲醛堆闷24 ~ 48 h后打开,使甲醛气体挥发掉。当菌丝长满菌袋,气温稳定在20 ℃以上进行覆土,先应调节土壤含水量,以手捏土壤有粘性,土壤中间无白心,含水量在20%左右为宜,覆盖3 cm厚,盖上地膜,2天喷1次细水,覆土10 d左右菌丝爬上土面时增大通风与光照,促进原基形成,15 d左右菇蕾开始形成,子实体生长期间保持湿度在85% ~ 90%。出菇期间每天保持适当通风,喷水在土壤表面或菇体表面,或向空间、地面喷水,保持土壤湿润和空间相对湿度。菇蕾发生后可掀掉薄膜或用竹条拱起做成小拱棚,以免菇体变色、发黄。 2.6 采收。从菇蕾形成到子实体成熟,需10 d左右,适时采收,当菌盖成半球形,尚未展平时采收。采收时手握菌柄,将整丛左右摆动提起,削去泥土。采收后清理床面残留物,用土壤补充床面。停止喷水养菌5 ~ 6 d,再喷水于土壤表面,可出3 ~ 4潮菇,生物学效率可达100%左右。
金福菇作为一种新型食用菌具有极好的发展前景,适宜高温季节栽培,填补市场上高温季节菌类稀少的空白,市场价格极高,栽培该品种收益巨大,具有极好的发展前景,值得大力推广。 |
|